第一百四十七章 回援(2 / 2)

而且周梦臣之所以不等步卒回去,一方面是等不急了,从这里到朔州,步卒行军最少有三天到四天的时间,这还是急行军。倒是也失去了战斗力,周梦臣还担心,步卒这样强度的机动之后。还因为体力消耗太过,如果遭受了鞑子大军的进攻。那问题可就大了。</p>

而明军在大同西北方向到朔州兵力,不过一两日光景,特别是大同右卫的一万多人,能很迅速地从北边投入战场。</p>

周梦臣不求马芳一场大胜。只求将鞑子拖住就行了。剩下的就是将各路兵力,乃至于山西镇的鱼腩兵,也要过来壮壮声势。将鞑子封堵在这朔州为中心的一小块盆地上,也就是大同盆地的西南角。</p>

周梦臣说做就做,当日两万骑兵仅仅携带这干粮,就一路返回宁武关。</p>

此刻的宁武关也聚集了两三万山西镇的人马。</p>

这一些人马是从山西镇东边调过来的,一部分人马是从太原府调过来的。</p>

并不是每一个军镇的调兵速度都能与常年备战,几乎一年三百六十日都在准备打仗的大同镇相比,这开战十几天了,才算是将第二梯队的军队聚集起来。至于第一梯队人马都已经被鞑子歼灭了。</p>

当夜,大同骑兵仅仅在宁武关中休息了两个时辰。并不是担心人受不了,而是担心马受不了。</p>

而周梦臣也没有闲着。他直接去见了白希绣。请让山西兵北上。</p>

只是白希绣却有些担心,他说道:“周大人,我不是不帮你。实在是山西镇的人马是什么样子,我很清楚,大人也应该清楚才是,让他们守守城池还行。至于其他的事情,是真的做不了了。”</p>

周梦臣也知道白希绣说的是真话,山西镇的兵,守偏关如此雄关,都能被一日而下,在周梦臣看来,何止是不能野战,连守城也是够呛之极。</p>

周梦臣说道:“无须他们出战,只需他们出关安营扎寨,全部打我大同的旗帜。做疑兵就行了。”说到这里,周梦臣语气微微一重,说道:“白大人,你可要想清楚了。这鞑子是从你的辖区跑到的辖区的,而且我数万人马还在山西镇,你们我两镇真不想合作下去了吗?”</p>

白希绣听了,心中一突。</p>

他最关注的从来是偏关的收复。只要能收复偏关。他才不管鞑子又打到什么地方了。但是他也很清楚。而今偏关还在鞑子手中,让山西兵去打偏关,根本是开玩笑。恐怕只能等鞑子抢够了。然自己退出偏关之后,山西镇才能去收复。</p>

只是这样的结果,却不是朝廷可以接受的。</p>

特别是周梦臣连连打胜仗,也让朝廷对捷报的要求高了不少。</p>

之前,斩首数百级,就是一场大捷。但是而今斩首不上千,朝廷都懒得动弹了,谁叫周梦臣一连打了两场斩首过千的大捷了。对捷报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对败报了。</p>

周梦臣以一己之力,推高了朝廷对边镇的考核要求。让他们不得不卷起来。</p>

白希绣估计,他真等到鞑子秋天主动退却的话,他就不需要再戴帽子了,因为他没有头了。</p>

只是如果数万山西兵出关,被鞑子一古脑给打光了,对白希绣来说,更是不可能接受了。原因无他,山西镇是二线军镇,他的全部兵额不过五六万而已,按照这个时代吃空饷的习惯,能有三四万人就不少了。</p>

而偏关之战,已经偏关后面一大片地方的沦陷,账面上折损已经在两万。他这聚集在宁武关的军队,已经是山西镇的全部了,再打光,山西镇可就真的没有兵了。</p>

只是周梦臣话说到这份上了, 白希绣也没有办法。再想起他是皇帝的宠臣,徐阁老的嫡系。丰城侯府的姻亲。这背影硬的简直不能再硬了。他只能说道:“周大人,白某人将自己一条老命,就交到了周大人手中了。还请周大人在陛下面前,为我美言两句。”</p>

周梦臣心中冷笑一声,不觉得白希绣有什么好美言之处,但是而今正是借重他的时候,一把抓住白希绣的手说道:“请白大人的放心,我一定在陛下面前美言两句,此战大胜,也会分白大人一份军功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