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韩邦奇的邀请(2 / 2)

原因很简单,周梦臣之前不是没有讲过学,但是听他讲课的,要么是周梦臣自己弟子,要么是寻常学子,而在横渠书院不一样,听周梦臣讲学的人,都是韩邦奇口中所说的,关中读书种子,这些人都是有读书功底,甚至在儒学经典之上,有一定的造诣,可不是好糊弄的人。</p>

甚至可以说,周梦臣之前的讲学,都不能称之为讲学。最少与心学学者所说的讲学,是不大一样的,唯独这一次,才算是真正的讲学。</p>

讲好了,自然皆大欢喜。如果讲不好了,将来很多事情,就不大好办了。</p>

只是周梦臣岂能怕了这个挑战,他心中暗道:“我如果连横渠书院讲学都应对不了,将来还有什么勇气下江南,与王阳明的弟子当面对垒啊?”</p>

“不,正面驳倒王阳明的弟子。最少分庭抗礼。气学又怎么能压过心学啊?”</p>

周梦臣不求,自己能说服心学学者。因为他太清楚一件事情了。想要将自己的观点塞入别人脑袋之中根本不可能,大多心学学者,可以说一辈子都在研修心学。他们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悟,乃至于有自己的信仰。而且学术这东西,很难说谁对谁错,虽然周梦臣觉得心学不适合而今的大明,甚至在明代灭亡之后,很多学者人认为王阳明的心学对明亡富有责任。但是王阳明的学问真是一无是处吗?</p>

当然了不是了,如果王阳明的心学真的一无是处,怎么到了现代还</p>

掀起阳明学的浪潮?</p>

肯定有他闪光点。</p>

周梦臣从来没有想过,他一讲学,让江南心学学者倒头就拜。这根本不可能,但是绝对不能在论战之中输了,剩下的就是争取中立者了。一旦输了,那些中立者都不认气学了。</p>

其实很多人都是人云亦云的,即便王阳明的心学在江南风行,但是真正掌握心学真谛的人还是少数,大多数人不过是看个热闹而已。</p>

偏偏这样的人,就是世间的大多数。</p>

周梦臣心中转过无数年头,说道:“师叔邀请,我岂能不去?只是而今春耕,在春耕之后,尚有很多事情要做,只能等等了。”</p>

韩邦奇说道:“那是自然,你只要答应便是了。我也要准备准备,恭候王门气学掌门大架了。”</p>

虽然横渠书院是关中读书人的圣地,但关中读书人也不是时时刻刻在横渠书院之中。所以,韩邦奇如果不事通知的话,恐怕等周梦臣讲学的时候,人数不会太多的。</p>

周梦臣说道:“师叔说笑了。不过,在下也不敢有辱师门,必有一得供关中父老观之。”</p>

韩邦奇见周梦臣如此,当仁不让,说道:“那好,我到时候就要看看,王浚川之后,你承了他几分学问。”</p>

虽然之后,周梦臣依然在巡视各地工程,但是周梦臣的心思已经在讲学上了。</p>

王阳明将讲学视为天下第一等事情。而周梦臣此刻也渐渐明白为什么了。天下之间,有太多不足之处了,周梦臣一身即便是累死又能做多少事情?</p>

必须寻找志同道合的同志,大家一起努力,才是更有效率的事情。而且如何寻找志同道合之士,自然是讲学,通过讲学,将与自己相同观点的人聚集在一起。</p>

甚至周梦臣感觉到,王阳明以讲学为天下第一等事情,其实,就是中国版的思想启蒙运动,只是很多事情,都被明清易代给打断了。</p>

周梦臣现在抱着同样的想法,只要天下之间,多一个懂科学,懂逻辑,懂理性的人,周梦臣比自己赚钱,比自己升官都要高兴。</p>

因为这代表我辈有人了。</p>

而眼前这些庶务,周梦臣早已轻车熟路。根本不用多用心,都能办得妥当。自然将心思都放在讲学上。</p>

他有时间就在思考,在横渠书院要讲些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