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集 雅加达!雅加达!(2 / 2)

大明1937 我是猫 10309 字 2019-08-29

此次随同向小强夫妇一起去德国的,除了四个保镖,还有三位旅伴,都是五六十岁、已经退休的老头。一个叫宋如海,原先是大明驻柏林大使馆的6军武官,也是个外交老手,对德国了如指掌。一个叫孙继业,是原大明驻莫斯科大使馆的6军武官,也是对苏联了如指掌。第三个叫王鹤翔,是原国防部下属军工总局的副局长。这三个老头都是退了休,现在又身负特殊使命,以私人身份跟向小强结伴“旅行”。

这次向小强带的保镖都不是警卫连的,而是特意从保安队选的特工。上次警卫连选人虽然也是从保安队选的,但那主要注重的是身手。这次选保镖不但要身手好,更重要的是德语和俄语必须精通。

此刻向小强一行人正在餐饮部一间包厢里用晚饭。除了向小强夫妇、三位顾问、三个保镖(一个在门口站岗),还邀请了阿尔弗雷德-克虏伯。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1906年出生,现在还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这个人是克虏伯帝国最后一任掌门人,1939年执掌克虏伯帝国,横跨整个二战,战后被关了几年,然后一直执掌克虏伯直到6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克虏伯集团共欠下263家银行共计10亿美元的债务。1967年他去世。之后没几年,一代军工帝国克虏伯集团垮台。

圆形舷窗外是漆黑的大海,包厢里灯火辉煌,一桌子精美的中餐把克虏伯吃的啧啧赞叹,说他来大明这些天,美味的中餐让他每一顿都很难忘。尤其是在永安公主号上的这顿饭更是如此。他在说,一个精通德语的保镖同时就在翻译。向小强呵呵笑着,说道:

“阿尔弗雷德老弟,不瞒你说,我也有同感啊!这一桌几乎以海鲜为主,在南京那些达官贵人的府邸里,可能有更好的厨师,但却不容易有这样新鲜的海鲜啊。”

向小强肚子里暗笑:德国菜即使在西餐中,也是公认比较糟的。和公认世界第一的中餐相比,你个德国佬没把舌头吃下肚,就算不错了……

餐桌上,大家吃着海鲜,喝着1906年的白葡萄酒。这是向小强为了招待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专门为他开的和他同岁的葡萄酒。向小强如此有心,阿尔弗雷德很感动。他一边喝着酒,一边很自豪地说起他自己的名字来历。

克虏伯帝国的奠基人也叫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他生产的大炮曾使俾斯麦在19世纪中叶先后战胜了奥地利和法国。阿尔弗雷德的母亲伯莎就是他的孙女。伯莎的婚事是德皇威廉二世亲自安排的,他要外交官古斯塔夫迎娶伯莎,并且在姓氏上加了“克虏伯”,以便经营这个显赫家族的事业,防止它落入政敌之手。

克虏伯家族一直是德意志军国主义的柱石,受到国家最高当局的垂青。恪守时间、遵从纪律、执行命令是这个家族的传统。以用餐时间为例,早餐是7时15分,7时16分到的人就会现餐厅关了门,别人已开始用餐。另外,即使在大冬天,古斯塔夫-克虏伯也不肯拨旺壁炉,有意把办公室搞得寒气袭人,以免变得无精打采。阿尔弗雷德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阿尔弗雷德颇为伤感地说着自己童年的屈辱记忆:德国战败、皇上流亡、协约国来他们家拆工厂、父亲被宣布为战犯、工人起义并占领埃森,法国人占领鲁尔区……然后,提起希特勒,他是交口称赞,称元是德国的救星,德国的希望,只有元能让德国重新站起来、洗刷耻辱,能让他的家族的以重振。

阿尔弗雷德对向小强非常热乎,他知道这个比自己还小几岁的人,是当今大明帝国的实权人物,手中握有几乎是凭着自己喜好“随意扩军”、“任意采买军火”的权利。他知道向小强的一句话、一个点头,就可能让自己的家族赚进天文数字的钱。

就在他压低嗓子、贴近向小强,想跟他切入正题、试探一下大明将跟德国合作到什么程度的时候,包厢门外有人轻轻敲门,说道:

“大人,您的电报。”

向小强点点头,一个警卫起身开门,另一个在门口站岗的警卫盯着一个服务生进来。那服务生捧着一只银盘,上面放着一封电报,很恭敬地对向小强微微鞠躬道:

“向大人,您有一封国内的电报。”

向小强知道,豪华邮轮上都有电报部,专为乘客收电报所用。只不过一般乘客的都是明码而已。他点点头,那个警卫接过来,又给了服务生一张小费。服务生恭敬地欠身,退下。

警卫问向小强道:

“大人,现在就破译吗?”

“对。”

警卫立刻坐到一旁的沙里,掏出密码本,逐字逐句翻译起来。很快,警卫把翻译好的电文交到向小强手里,神情慌张。

向小强低头一读,不由得也是大为吃惊。

电报是朱佑榕给他的,不过这倒不稀奇,关键是朱佑榕在电文中,先是授予了向小强大明帝国钦差衔,然后又命令他暂停休假,立刻以人民卫队司令、帝国钦差的名义,接管邮轮,成为永安公主号上的最高长官。然后,立刻指挥邮轮以最高度,尽快开往新加坡。

关于进一步命令,两个小时内会继续送到。

向小强放下电报,抬头愕然。

这是什么意思?尽快开往新加坡?原本就要走马六甲海峡,肯定要经过新加坡的啊。看这意思,是要在新加坡有什么要事,要停一下?那也用不着这么大动干戈,又是封钦差大臣、又是接管邮轮的……难道国内有什么政变了?

向小强又研究了一遍电报,确信自己没有理解错。他把电报给三个老头看了一遍,征求他们的意见。因为海上接管船只,这不是小事。

三个老头研究了一遍,认为既然是陛下的旨意,那就得遵从。

向小强点点头,决定遵旨行事。他把电文折起来放在口袋里,跟阿尔弗雷德告了罪,然后叫上秋湫和两个警卫,让服务生带他去见船长。之所以带上秋湫,他觉得这种海事,有一个海军军官在场,会好的多。

来到船长室,向小强说明了来意,并把女皇的电文给船长看。

船长是个六十来岁的老人了,白苍苍,但很精神。他看完电文,微笑道:

“向大人,陛下这么安排真是太好了。现在就需要一个向大人这样精明果断的人,来撑起这件事啊。”

向小强还不明白,看船长好像已经有数了的样子。他奇道:

“船长阁下,说实话,我也是刚接到陛下的电报,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呢。”

船长长叹一口气,从桌上拿起一份电文,递给向小强。

向小强看到,这封电文是大明帝国海事大臣、海军大臣、和海军总参谋长的名义,联合通电的。命令在东经85度到130度之间、北纬15度到南纬20度之间的,所有大明军舰、民船,立刻以最快度开往雅加达。两个小时前,那里又开始了大规模的排华骚乱,而且估计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当地原住民正在以屠-杀、奸-淫、焚烧的方式,攻击所有的华人家庭、商铺、工厂,雅加达已经陷入一片血泊。

所有附近的船只,必须无条件驶往雅加达,帮助当地华人出逃,运载他们到新加坡、马来亚、菲律宾等地。永安公主号,必须在新加坡放下所有乘客,才能腾出仓位来运送当地华人。

向小强心中一阵剧痛,颤抖着放下电报纸。

老船长摇摇头,叹道:

“这种事又有了……进入二十世纪,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向小强没多说什么,这种事情他不陌生。他只是沉声问道:

“什么时候能到?”

“最快度,到新加坡要明天下午,到雅加达要明天夜里了。”

也就是说这二十多个小时中间,会有成千上万的头颅被砍下,成千上万的妇女被奸-污。至于那些被焚烧、劫掠的房产财物,已经忽略不计了。

向小强深吸了一口气,颤声道:

“好好开船吧,拜托了。”

……

五分钟后,永安公主号歌舞升平的舞池、宴会厅、赌场、电影院、拍卖行,还有全船的其他地方,音乐突然中断,广播器里响起一个声音:

“女士们先生们,我是船长。万分抱歉打断了你们。十个小时之后,你们必须在新加坡下船……我重复一遍,十个小时之后,你们必须在新加坡下船……”

全船各个场所,乘客都嘈杂起来了,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船长是疯了还是怎么的。但是接下来的话,让所有人都静下来了。

“……永安公主号刚刚接到以及女皇陛下的旨意,和帝国海事大臣的命令,离开新加坡港后,必须全开赴雅加达,参加疏散当地华人的行动……请大家配合……”

大家一下都明白怎么回事了,全船一下子鼎沸了。所有乘客都冲出正在消遣的场所,冲回舱房中,打开收音机听新闻。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