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传抄成风(2 / 2)

汉并天下 东仙轩辕 0 字 2021-07-04

与此同时,由于民间流传的书籍全都是用竹简书写而成的,想要转到纸张上面,工作量太过浩大。所以在民间也催生了一种新的职业:抄写书生!

在长安城、雒阳城等各地,都能见到三五成群的儒生,甚至是太学的学生走上街头,招呼着向来往的行人呼喊,招揽生意、代人抄写竹简书籍。

这种情景俨然成为了大汉的一种新的景观,就连天子刘洵听闻之后,也是赞叹不已:人才在民间啊!

就在这时,商贸令王炆入宫觐见,向天子刘洵奏报了一个情况:“长安城纸张工坊的产量已经供不应求了!”

这就导致大汉纸张商社的生意收到了很大的影响,在长安城内甚至出现了一纸难求的情况。

“天家,如今大汉纸张商社在各地开设的铺面都是人满为患,民间百姓蜂拥购买,门阀士族派门客、家人前去抢购,各地商贾日夜购买分销到大汉各地郡国,就连官府也派人抢货,想要多购买一些!”

说到这里,商贸令王炆有些担忧的说道:“天家如今民间传抄成风,民间百姓都争抢着抄写一些书籍以便传家、育儿,这种势头非常符合天家最初的设想。可是眼下纸张的产量跟不上,哪怕是臣已经绞尽脑汁,也无法在短期内大举提高产量,还请天家降罪!”

天子刘洵虽然早已经料到纸张会受到追捧,但是万万没想到会如此大火,甚至开始出现脱销的情况。

甚至按照商贸令王炆的说法,此时长安城内因为纸张供不应求,纸张的售价已经从五铢百张上涨到七十铢百张,甚至还一度出现有钱无货的情况!

一时间,“长安纸贵”的说法传遍了整个长安城,成为一时笑谈。

天子刘洵听到这里不由哑然失笑,原本的洛阳纸贵竟然变成了长安纸贵,还真是世事无常啊!

此时,天子刘洵沉吟了一下,而后说道:“此事朕也是始料未及的,算不上商贸司的过错。”

商贸令王炆急忙拱手说道:“谢天家!”

而后天子刘洵继续说道:“此番纸张的产量不足,商贸司就尽快在雒阳城和司隶各地修建造纸工坊吧,不要再等下去了。”

商贸令王炆说道:“臣,领旨!只是如此大规模的修建造纸工坊,所需钱财甚巨,臣担心……”

“没什么可担心的!”

天子刘洵挥了挥手,说道:“朕会诏令少府卿,让少府准备所需钱财,同时也会诏令尚书省,让尚书省各部协调各地郡国,全力配合商贸司的行动!”

有了天子刘洵的保证,商贸令王炆顿时轻松了不少,当即拱手说道:“请天家放心,臣即刻着手各地造纸工坊的修建,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扩大纸张的产量!”

两个月之后,雒阳城和司隶各地的造纸工坊几乎同时竣工,商贸司下属的造纸工坊一跃增长到二十八家!

在各地修建造纸工坊的同时,商贸令王炆和商贸丞唐博集中力量,招募了大量的工匠,并且从全国各地收购了巨量的树皮、麻头、破布、渔网,将麻头、破布等原料。

这些新修建的造纸工坊即刻便投入了生产之中,在天子刘洵的关注下,当月便开始有所产出,一个月之后,各地造纸工坊的产量开始井喷,几乎翻了三倍以上!

这一日,少府卿霍利、商贸令王炆、商贸丞唐博一同入宫觐见,向天子刘洵禀报了纸张的生产事宜。

听到眼下长安城和各地的纸张价格已经降了下来,直接从最贵的七十铢百张,降到了四铢百张,比最开始的时候还要低。

如果不是商贸司在刻意维持纸张的价格,估计现在纸张的价格还要更低!

天子刘洵看着少府卿霍利、商贸令王炆、商贸丞唐博有些自得,不由笑着说道:“三位爱卿不要就此止步!眼下纸张主要还是在长安城和司隶各地流传使用,我大汉国土广袤,朕要的是纸张在天下各地推广使用!所以,眼下纸张的产量还是不足,商贸司要提前开始在各地郡国修建造纸工坊,少府要全力调拨钱粮支持!”

少府卿霍利、商贸令王炆、商贸丞唐博自然明白,此时长安城和司隶各地便已经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贾,这些商贾恨不得争破头也要购买纸张回去贩卖,据听说现在在扬州和幽州等地,纸张的价格已经炒到了上百铢百张的高价,即便加上路途上的运费,对于这些商贾来说也是十几倍的利益!

所以,少府卿霍利、商贸令王炆、商贸丞唐博对天子刘洵的主张非常赞同,纷纷拱手领旨。

仅仅数日之后,商贸令王炆便向天子刘洵提交了一份实施方略,准备在各地郡国修建造纸工坊。

天子刘洵当即批准,并且转发尚书省和少府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