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碾压(2 / 2)

汉并天下 东仙轩辕 0 字 2021-12-07

有了这二十年的过渡,倭地其余数百国都会受到巨大的冲击,甚至后续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倭地国家向大汉帝国申请内附。</p>

天子刘洵给南中大将军、东瀛侯刘宏下达了诏令,同时也划定了一条红线。</p>

那就是倭地万事以大汉帝国为尊,以汉家苗裔为尊!</p>

凡是倭人与汉人发生争端,不论对错都要严惩倭人,绝不姑息!</p>

这道追加的诏令发来之后,南中大将军、东瀛侯刘宏心中还有些迟疑,认为此举无疑会加剧倭地的动荡,此时应该实行剿抚并用之策,一面以汉军绞杀反抗兵马,一面对倭人百姓施以怀柔之策才对。</p>

可是天子刘洵的这道诏令不容置疑,根本不给南中大将军、东瀛侯刘宏任何商议的机会,这也是刘宏十分不解的一点。</p>

不过南中大将军、东瀛侯刘宏还是不折不扣的执行着天子刘洵的所有诏令,在稳定住邪马台国故地的局势之后,便继续率军征讨倭地其余各国,凡是与大汉帝国反抗之国,不论大小、远近,都会遭到汉军的打击。</p>

这样的战事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共计有七十多个倭地国家被汉军进攻,其中十九个亡国,其疆土被划入东瀛州,同样实行军管。剩余的五十多个被进攻的倭地国家就此衰落下去,随即便遭到周边倭地国家的进攻,败亡也只是时间问题。</p>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倭地剩余的两百多个国家全都畏汉如</p>

虎,根本不敢再与大汉帝国为敌。</p>

那些依旧想要与汉军对抗到底的顽固分子也成了过街老鼠,几乎所有的倭地国家都不敢再与这些顽固分子来往,甚至还不断派出兵马协助汉军,对这些顽抗到底的势力展开围剿。</p>

一番基站下来,倭地的反汉势力基本上绝迹,东线的局势彻底的稳定了下来。</p>

随着南线和东线的彻底稳定,大汉帝国的战事就只剩下西南高原和北面草原两面而已,如此大汉帝国便可以集中所有力量与羌人和鲜卑人展开决战。</p>

陆军部这边捷报频传,海军部也给天子刘洵带来了不小的惊喜。</p>

经过数年的研发,海军部对大汉海军的战列舰进行了改良,大幅增加了火器的装备数量,优化了船帆的数量和大小比例,使得大汉帝国的战舰可以航行更远、速度更快、火力更强!</p>

天子刘洵大喜,当即下诏,命海军部继续进行改革,将所有的舰队进行整编,分别为北洋、南洋、西洋三支舰队。</p>

其中北洋舰队的驻地包括幽州、山东、东瀛州等地,南洋舰队的主要活动和驻扎范围是扬州和东南沿海等地。</p>

而西洋舰队的驻地和活动范围则是在交趾郡以南等地。</p>

至此,大汉帝国的三大舰队彻底成型,也标志着整个东部大洋成为了大汉帝国的内湖!</p>

为了加快海军的整编和重新部署,天子刘洵特意召见了阁老兼财政部尚书耿寿昌。</p>

经过商议之后,专门给海军部特批了七百万缗专项经费,用于三大舰队的驻地基建费用、人员培训和征召的费用。</p>

至于三大舰队战舰的打造、更新和维护等费用,天子刘洵也给予了支持,命少府卿霍利筹集五百万缗经费划拨给海军部使用。</p>

海军部尚书杨辅先后收到了两笔巨款欣喜不已,可谓是满面春光,当即制定了一份《大汉海军发展五年规划》,将这两笔总共一千两百万缗的海军经费如何使用做了详细的规划,并且呈报给了天子刘洵。</p>

天子刘洵审阅过之后非常满意,当即批准实行。</p>

七月上,天子刘洵召集陆军部尚书史曾商议军务。</p>

天子刘洵决定趁着眼下西南高原的气候比较适宜的机会,督促镇军大将军、建昌侯赵安发起一波攻势,争取吃掉一部分羌人的兵力。</p>

同时在北线也展开进攻,争取打破北线的僵持局面。</p>

陆军部尚书史曾同意天子刘洵的意见,当即拟定了两份陆军部命令,于次日飞马发给镇军大将军、建昌侯赵安,以及瀚海都护府都护韩增、安东都护府都护郭著,命三人尽快组织所属兵马展开进攻。</p>

北线,瀚海都护府北部边境,汉军大营。</p>

瀚海都护府都护韩增、安东都护府都护郭著收到陆军部的命令之后,便立即召开各部将领,以及呼韩邪单于、左贤王、卢屠王三人商议军务。</p>

</p>

当二人出示了陆军部的命令之后,一众将领纷纷赞同进攻,众人当即制定了大军的进攻方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