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论 史(2 / 2)

佩剑星痕 美丽的蛇 0 字 2021-07-04

想到这里,黄琼心中不禁暗暗叫苦,这话那里是应该问自己这个刚刚进封的郡王的,应该问旁边的太子才对。人家才是储君,自己即便卯足了劲头,最多还能在京城混上两年,然后就要被发配到封地那个没有围墙的高级监狱去,问自己有什么用。只能让太子内心起疑。

现在自己无论是在宫里还是宫外,一点势力也没有。要是此时激怒了太子,恐怕自己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不行,这个风头自己此时绝对不能出,现在自己应该是藏拙的时候。

实际上黄琼心理清楚这个问题在平常人家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如果问别人也不算什么重要的事情。但是这是在天家。皇帝向一个几乎没有什么希望继承大统的儿子询问治国方略,就多少有些会让有心人事怀疑皇帝的用心了。

譬如说现在就站在自己身边的这位太子。更何况自己现在的身份微妙,处境更加微妙。要是自己回答过了,抢了太子的风头,恐怕会立刻因来杀身之祸。

打定主意不去与太子抢风头的黄琼连忙道:“父皇,儿臣虽然自幼从母亲读书,但是母亲的学识还是毕竟无法与当世大儒真正相比。而且俗语有云‘站多高,望多远。’母亲虽然才华横溢,但是毕竟久居深宫,目光太局限了。古语有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儿臣久居内宫,视线有限。我想这个问题太子应该比儿臣更加有见解。”

岂料黄琼的话音刚落,太子却道:“九弟,为兄素闻静妃娘娘当年有女诸葛之称。想必由静妃娘娘亲自教育出来的九弟,才华应该会远胜愚兄。父皇既然问到,九弟不要有什么顾虑,让为兄也见识一下静妃的才华。为兄对静妃的才华可以说仰慕已久。”

太子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虽然保持着一贯的笑容,但是这笑容却让黄琼看的有些发憷。

黄琼知道太子的这些话,恐怕没有一句是真心话。仰慕已久?是处心积虑报复当年被圈以久了吧。但是皇帝问话自己又不能不回答。原来希望自己退一步会换得太子的谅解,向太子表示自己无意与他一争风头。但是却没有想到人家却是进逼了上来。

黄琼天生就是一个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脾气。既然太子已经逼了上来,黄琼咬咬牙便道:“既然父皇问儿臣,那么儿臣就知无不言。”

“实际上前唐亡国主要有三大弊端,一是宦官之祸,前唐自肃宗起,宦官之祸愈演愈烈。这些宦官不仅掌控朝政,掌控军权。甚至皇帝的废立也操控在这些宦官手中。皇帝一旦触犯了宦官的利益,这些宦官便敢动辄弑君。中晚唐多位皇帝被宦官所杀。”

二是藩镇之乱,前唐自安史之乱以后,兵权多掌握在地方藩镇手中。这些藩镇拥兵自重,时叛时定,朝廷稍不满足这些藩镇要求,便动辄反叛。前唐在平定这些藩镇叛乱时,消耗了巨大的国力,使得西北各族趁虚而入。外忧内患更加削弱了前唐自安史之乱之后始终未曾恢复的国力。”

“平定这些藩镇叛乱不仅耗尽了前唐的国力。而且一旦讨伐失败朝廷便威风扫地,对各地拥兵自重的藩镇更加事无忌惮。更严重的是这些叛乱的藩镇节留朝廷税收,使得朝廷财力枯竭。”

“再加上宦官的专权,朝中大政无不出自宦官之手。这些宦官那里懂得什么智治国方略。藩镇叛乱和宦官专政,使得前唐的国势日益衰败。这也是我朝太祖定下内宦有干政者,诛九族的原由。”

三是王公大臣奢靡无度不体恤黎民。前唐著名诗人白乐天的诗便是道尽了中唐以后黎民百姓生活之艰辛。儿臣以为这三点,尤其是最后一点才是前唐亡国的真正原因。”

黄琼回答的可以说相当的得体。这三点正是大齐官修唐史中,对前唐大势抨击的几点。大齐立国之后,试图用这样一种宣传口径,让百姓知道是大齐皇帝将他们从宦官专政和军阀混战中解救出来的。

黄琼用官修史书上的实情来回答,即回答了皇帝的问话,又减少了太子对自己的过度猜忌,很是一举两得。

不过对于黄琼千篇一律的回答,皇帝看起来一并不是很满意。不过在看到站在自己身边的太子之后,也就没有多少什么。

皇帝是什么人?不说个个是人jing子,也差不到那里去。对于黄琼教科书似回答自己问题的原因,皇帝一下子就想到了。只是基于城府极深以及事情涉及到自己的两个儿子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别有深意的看了黄琼一眼。

见黄琼跟自己耍滑头,皇帝便失去继续问下去的兴趣。他知道以自己的那位前妻之能,亲自教出来的人如果就这么一点能力,只能照本宣科话,那恐怕连她自己也不会相信。

不过既然黄琼不想多说,不想在太子面前出风头,他也就没有勉强。更何况黄琼知道进退,能摆正自己身份地位,这一点让他很满意。

皇帝知道有太子在,这个与自己并不熟悉的儿子不会在多说什么,便转移话题道:“你此次出宫的府邸,太子已然为你准备好。朕刚才听到高无庸言及你并没有多少东西,甚至就连衣物也没有多少。想必这些年在冷宫你过的也很清苦。朕从内库给你拨银一万两,绢三千匹。恩准,你的俸禄照比亲王。”

说到这里,皇帝看了听完他这话之后,面无表情的太子一眼道:“这个亲王俸禄,是太子特地为你请奏的。朕不能不全他这兄弟之情,虽然有些违反祖制,但是朕也恩准了。”

“另外你和你母亲身边一直没有什么人。太子身边的人也不多,这样朕在从朕身边的太监中给你调拨八名太监,再选十名宫女照顾你的日常起居。至于仆役上的缺乏,除了太子给你准备的一部分之外,朕在准许你自招三十名。另外这个屏风既然你喜欢,那朕也就忍痛割爱将它赏赐给你,希望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黄琼一听皇帝居然将那个自己相当垂涎的屏风赏赐给自己,连忙道:“儿臣不敢夺父皇心爱之物。父皇赏赐给儿臣的东西已经够多,儿臣已经感激不尽了。”

“九弟,这就是你的不是了。古语有云:君有赐,臣不可辞。九弟饱读诗书,这个道理应该明白的。”太子见黄琼请辞,便说到。话虽然说的得体,却直接将黄琼推到臣的地位上。意思告诉黄琼,你虽然与父皇是父子,但是更是臣,包括在他这个太子面前也是一样。

皇帝听到太子的话,摆摆手道:“君无戏言,既然已经说出口,那里还有收回的道理。赏赐给你,就是赏赐给你了。你领受便是。你出宫在即,朕还有其他话要和你交待。不要在这件屏风上牵扯,你是朕的儿子,朕赏你一件心爱的东西算什么?”

“你出宫别府居住,你的功课不要放松。朕今后还是要与其他皇子一样,随时考教的。还有,你一直在宫中居住,与诸兄弟交往的比较少,你要和诸兄弟多多来往,不要特例独行。要学会与人亲近,不要象你母亲那样对什么人都冷淡异常。”

“你出宫之后,要严守皇子的本分,不要与朝中大臣过多的交往。更不许结党营私。另外,不要以为自己出宫别居,就得意忘形、肆意妄为,胡作非为。朕觉得有一个永王已经足够了,不想在出现另外一个永王。你明白?如果朕发现你与永王一样,朕绝不轻饶。你既然是皇子,就不能做出有损天家颜面的事情。”

这个时候,皇帝才象一个父亲一样,对黄琼出宫之后的生活和学习,仔细的叮嘱着。

黄琼听完皇帝的话,连忙跪下道:“儿臣谢父皇恩典,谢太子的照顾。儿臣一定谨遵父皇圣喻,谨守本分。请父皇放心,儿臣是儿臣,绝对不会是永王。”

“那就好,朕会对你听其言、观其行的。今后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递牌子来见朕。好了,你出宫去吧。”听完黄琼的回答,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示意黄琼可以退下了。

黄琼见到皇帝示意自己可以走了,跪拜谢恩之后便在太子的带领之下离开温德殿,准备回自己的新家去开始独立生活。

走出温德殿之后,太子看着黄琼,笑道:“九弟,父皇可对你真的希望很大呀。就连那个最喜欢的屏风都赏赐给你了。你可千万不要辜负父皇和我的重望。”

说到这里,太子亲热的拉着黄琼的手道:“走走,大哥带你去看你的新王府。那里以后就是你的家了。有什么不满意的尽管和大哥说,大哥保证让你满意。”说完别具深意的望着黄琼笑了笑。

尽管在说话的时候,太子的脸上一直满含笑意。但是这笑意在黄琼看来,怎么看都是阴笑。看着太子脸上的笑容,黄琼心里长叹一声,知道自己今天尽管已经很小心,但是却依旧得罪了这个家伙。<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