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1 / 2)

佩剑星痕 美丽的蛇 0 字 2021-07-04

 听着这位郭副使语气中颇为有些抱屈的话,黄琼笑了笑道:“这到是本王的不是了。()是本王有些片面,错怪你了,本王向你道歉。你放心你这些日子里所做之事,本王会如实上奏皇上。不管怎么说,你在收复郑州之后能如此迅速的稳定局势,本身就是大功一件。本王会在皇上那里为你请功。”

听到英王身为一位亲王居然会向自己道歉,这位刚刚还感觉自己受了莫大委屈的郭副使不禁呆了一呆。为将多年的他还没有听说过有哪一位上司会对下属道歉,即便明知道自己错怪了下属,最多也就在私下场合做一些补偿而已,大多数都是装作没有发生一样。对于那些讲究上下之分的上司来说,当面道歉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更何况道歉的还是一位当朝亲王这样的超级大员?

看着听完自己道歉的站在那里发愣的郭副使,黄琼拍了拍他肩膀道:“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布置吧。不过看这里的情形,本王暂时不能将这郑州府衙作为自己的行辕了。这样,今晚本王就与郭大人在那位兵马使衙门挤一挤如何?不知道郭大人欢不欢迎?”

“这是末将的荣幸。末将这就按照王爷的吩咐去安排。请王爷先移驾去兵马使衙门休息。末将这就安排人去收集百姓的状子呈给王爷审阅。不过,王爷,您最好还是给末将派一个人来。末将是武将,弄这些民生实在是有些为难末将了。这几天下来实在有股子心力交瘁的感觉。”被黄琼这一拍,马上从失神中清醒过来的郭副使,发现自己居然在英王面前失态,连忙躬道。

“本王从你的那些话,看的出来,你这几天的父母官做的还是比较称职的。这样,你暂时再勉为其难一天,待明日于都指挥使大军,特别是新任郑州知府赶到之后,你就可清闲一些。”

“好了,本王就不多说了。一会与那些百姓好好的解释一下。这里本王就不久留了。一会若是被人认出来,就不好了。对了,你将这些百姓的状纸带来时,把查抄郑州府各级官员家产的名目也一同给本王带来。”黄琼鼓励了一下被这几天的民事弄的有些身心皆疲的郭副使,没有任何犹豫的翻身上马离开。

看着黄琼急匆匆离开的背影,这位郭副使却有些摸不到头脑。从这位英王在平叛圣旨下到骁骑营的当天发布的十杀令,看的出来这位年轻的亲王还是很是爱惜百姓。但今天却眼看着这些前来伸冤的百姓而置之不理?难道他就不知道这是争取民心的一个绝佳机会吗?

与基本上不参与,也不关注皇子之间帝位争夺战的于都指挥使不同,这位郭副使虽然也不参与,但却无时无刻不在注意朝中的动向。与出身平民,走到今天地位完全是靠一刀一枪的战功真实拼出来的于指挥使不一样,这位郭副使是出身于地道道的武官世家。家世使得他对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还是投注了很多的目光。

他的父亲在本朝曾历任大同防御使、御林八军之左右龙骧军都指挥使、兵部尚书,致仕时已经做到枢密院枢密副使、颍川侯的高位上。这还是因为大齐朝有定制,武官不得为相。否则按照皇帝对他的信任与器重,这位颍川侯也许会做到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样的宰辅位置之上。

不过让这位颍川侯在未达到大齐朝规定的一品官员七十岁致仕年龄便甘心拿六层俸禄退休回家的最关键原因大齐朝对官员任职的一项严格,也是被所有官员认为最不人道,最缺德的一条规定。

按照大齐朝的规定,父子同期为官,在父未致仕之时,子为文官的不得任四品以上之职,不得外放知州以上实缺。就算熬到了四品,也只能在翰林院、国子监、秘书省、礼部这样的并无实权的清水衙门中任职。

相对于文官来说,武将的限制略微宽松一些,毕竟这个年代很多武将都是世家相传。一旦按照文官同等对待,根本做不到任人唯才。也会造成武官,特别是合格武官数量不足。

不过对武将的限制虽然不若文官那样厉害。但也明文规定父未致仕,子不得担任御林八军各军都统司都统、京城四大营旅指挥使,边军防御使、都统,地方卫军兵马使以上职务。但按照大齐惯例,履历之上若是没有不做过这几个职务中的一个,向上升那根本就不可能。仕途最多坐到地方卫军的一府兵马使便倒头了。

没有在这几个职务上任职的经历,不要说升到枢密院副使、殿前司指挥使、副使、兵部尚书这样武官能做到的顶级职务,边军各防御大使、四大营都指挥使、御林八军都指挥使、这样的实权职务,就连兵部侍郎或是一路节度使这些差一点的职务都不要去想。

虽然兵部侍郎、各路节度使与四大营各营都指挥使、御林八军各军都指挥使、边军各防御大使的品级相同。但大齐朝的管辖之权尤其作为大齐主力军的四大营、边军的管辖之权在枢密院,而调兵之权在殿前司。

大齐尤其是本朝,历来出战都是枢密院下文,殿前司调兵。只管军需、低级武官选拔以及地方卫军的兵部实权可差的多了。兵部尚书虽然一般都兼任尚书左仆射一职,但地位与枢密院武官副使、殿前司正副指挥使无法相比,何况级别更低的兵部侍郎?这一点从品级上就可以看的出来。枢密院副使、殿前司副指挥使是从一品,至于殿前司都总指挥使更是正一品大员。而兵部尚书即便兼任尚书左仆射也不过是正二品。若是不兼任只不过是从二品。

正是因为当年这个桂林郡王为了限制世家势力控制朝政,而特别制定,即便黄琼当年那位权倾朝野,几乎谋朝篡位成功的外公也不敢轻易改变的规定,使得这位年纪虽然还未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颍川侯,但为儿子的前程着想,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退休回家。

要知道他不仅仅是当时已经从边军调回之后在浙江路杭州府兵马使任上已经坐满一任,若是在不能升职,只能调回京城侯任,或是掉到枢密院或是调到兵部任闲差的郭晨这一个儿子。还有一个自进士及第之后,仕途也算顺利,但到四品之后在礼部已经当了四年主事的大儿子。他若是不致仕,这两个儿子恐怕除非他死或是熬到七十岁正式退休,否则看不到半分升官的可能。

作为一个世家出身的官员,郭副使对朝中的局势要远比一直明哲保身的于都指挥使清楚的多。他很清楚,自己能做到目前这个位置,固然因为自己也算能打,在边军之时也立过不少战功。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也与皇上对自己那位还算处于年富力强,但急流勇退的老爷子奖励不无关系。

当年淮阳之乱时,老父是御林诸军各都指挥使中第一个站在皇帝这边,更是在其后为皇帝稳定军心出了大力,之后又始终忠心耿耿鞍前马后的效力,方才使得皇帝对其一直另眼相看。所以对他的仕途还是很照顾的。

但老父在自己调任骁骑营副都指挥使时交待自己的那些话,让他也知道自己坐到现在的这个从三品的位置,在京军之中尤其是四大营之中已经基本到头。再想往上上,若是背后没有有力的支撑,恐怕很难再进一步。尤其是皇帝在世之时,自己基本上没有在上升的可能了。

皇帝对老爷子虽然器重有佳,出于某些考虑,更愿意用一些平民出身的武官。现任四大营都指挥使全部都平民子弟出身,无一个世家子弟。无论世家子弟在能打,立再多的功劳也不用。就连都指挥副使、都指挥同知这样的职务中,世家子弟出身的,自己都是唯一一个。

若不是自己在边军之时出过死力,立过几次大功,就算皇帝对老爷子再怎么照顾,这个骁骑营都指挥副使这样一个品级虽然称不上高,实权也称不上大,但位置却是非常重要的位置也轮不到自己坐。

自己依靠在边军时优异的表现,以及在地方卫军也称的上卓越的政绩,在调任骁骑营都指挥副使时,与同为世家出身那位京兆尹成为本朝诸世家子弟中唯二的四品以上高官,而并称为本朝诸世家少有的英才。

自己的家势对自己仕途生涯是一大助力,但这也只是对于初期。在职务上升到一定程度之时,反到是一大障碍。除非自己能靠上某一能在皇帝面前说上话的实力人物。

不希望止步在这骁骑营都指挥副使职务上的他,一直对朝中局面极为关注。对诸皇子的争斗,虽然抱着不参与的态度,但也一直在密切关注。不过知道皇帝用人之上的毛病而现在只不过四十余岁,还算年富力强的他,将做到枢密院副使或是殿前司正副指挥使这样武官巅峰职务的希望放在了下一任皇帝的身上。

对于诸皇子之间的争斗,他不能说了如指掌,但也不能说一无所知。在他心中,这些皇子为了争夺帝位几乎无所不用其极。而这位英王自进入骁骑营的那天起,他就有些看不透。这位英王进骁骑营之后,对骁骑营军务从不穴手,更不过问。甚至连出战平叛,都用的骁骑营原班人马。自己连一个人手都未往里面穴。如果说这位英王在骁骑营的表现,是知道皇帝的底线,而可以躲避,但为何这位英王面对如此大好的拉拢民心的机会,却就这样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