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2 / 2)

佩剑星痕 美丽的蛇 0 字 2021-07-04

“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德妃与英王斗的越狠,咱们的机会也就越多。主子,我昨夜琢磨了一下,我想咱们可以适当的加上一把火。不仅可以在德妃的背后推上一把,还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将郑州一系列事情透露给英王。咱们只是拿她当枪使而已。”对于这位对德妃心中始终不屑的蜀王对于德妃的不信任,陆文涛笑了笑道。

听道陆文涛的主意,蜀王沉思良久。虽然不认为老爷子与那位静妃有可能旧情重燃,因为两人根本就没有感情可谈。但也不得不承认陆文涛这个主意的确符合目前的形式。

现在当务之急便是先打垮英王,至于那位德妃与英王相比,简直愚不可及。德妃虽然会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但这个麻烦与英王相比小的可怜。这还是冷宫中的那位静妃还未出手,单单一个出宫不足半年的英王便几乎陷自己与万劫不复之地。若是那位听说曾逼老爷子数次低头的静妃出手,那后果?

想到这里,蜀王不禁有些不寒而栗。还是在宫中之时,自冷宫出来之后,蜀王对那位接替他们母子住进冷宫的静妃便极为好奇。尽管当年静妃之事,在宫中早已经成为禁忌,不准谈论。但在他有心打探之下,却也弄出了当年的不少秘密。对于这位静妃的手段,年轻的蜀王佩服的紧。他不敢想象那位静妃出手将会是个什么情况?

对于陆文涛这个一石二鸟的计划,蜀王虽然不赞同与宫中那位头脑简单的德妃联盟,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对自己目前最有利的一手。想及此处,蜀王点头道:“就依先生之计,孤这就返京。”

说道这里,蜀王略微沉思一下又道:“先生,孤这次返京为安父皇之心,至少要蛰伏一段时间。汝州、郑州那里还需要人坐镇。这样,先生暂时不要随孤返京。就按照昨日的商议,将二地之事处理完。待事情了解之后,先生也不要去京城,直接返回成都。父皇若想暗查孤,如今的成都是最容易打开缺口的地方。”

“今日抵达的吐蕃、大理高手都由先生指挥。此事孤不在过问,完全由先生执掌,孤只要结果。总之一句话,孤在京城之时,绝对不想在京城看到韩王的家眷,更不想听道汝州这里有什么不利于孤的传闻传出。”

说罢,蜀王看着陆文涛微微笑了笑道:“孤将前途交给先生,希望先生不要让孤失望。”只是他的这个笑容中却带着三分的寒意。

“请主子放心,文涛定会全力以赴。”尽管一直都极为自信,但在昨晚蜀王的那一席话之后,在总是一副什么事情都看的透的蜀王面前,陆文涛被蜀王这一阵子微笑弄的心中及乱。良久才咽了咽口中的唾沫,语气有些艰难的道。

“好了,先生办事一直甚合孤的心意。对于先生,孤还是信任的。先生下去做准备吧,孤这里也要收拾收拾东西。虽说汝州距京兆不远,但这必要的行李该收拾也要收拾的。”看着突然像是失去自信的陆文涛,蜀王笑着摆了摆手。

站在门口看着陆文涛的背影,蜀王没有转头,貌似随意的道:“你不必随孤返京,就暗中跟着他。待事情了解之后,便送他去见他的列祖列宗。还有那几个大理与吐蕃的高手也一并做掉,记得做的要干净。”

“是,请主子放心,属下这就去办。保证不会让主子失望。”在蜀王身后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黑衣人拱手道。

待身边没有了动静,蜀王悠悠的走到院子中,顺手摘下院子中一簇开得正艳的菊花放在鼻子下边闻闻之后打量着手中的花良久才道:“九弟,这次轮到我们了。究竟鹿死谁手,你我兄弟二人谁能笑到最后,究竟是你最后登基大宝,还是我南边为君,我们走着瞧。”

告别蜀王之后,返回自己房间的陆文涛没有半点独当一面的喜悦,反倒是忧心不已。直到属下前来汇报,才从沉思中被惊醒。看着眼前的第一心腹也是自己的亲侄子,陆文涛叹息一声道:“去查一查,咱们的人究竟谁露出了马脚,被蜀王看出来毛病了。”

听到他这话,应他之命而来的侄子不由得一愣,半晌才道:“八叔,怎么,咱们的行迹被蜀王看出什么来了?不会吧,咱们在这里的人都是咱们自己家的人,应该不会露出什么来。要说真的外泄,恐怕也是成都那里。”

“查,必须查出来。咱们借助蜀王之力造成黄逆自乱从而复兴我大唐一事策划了这么多年,现今到了最关键之时,绝对不许出任何差错。如今黄逆内部为争帝位闹得不可开交自相残杀,正是我们复兴大唐的最有利的时机,无论是谁都必须多加小心。一丝差错都可能引起我们全盘计划失败。”

说道这里陆文涛长叹一声道:“自我大唐龙纪元年,黄逆遣军攻破成都,昭宗与宗室诸王被俘,大唐亡国之后,我李氏皇族便有如丧家之犬。黄逆不仅尽诛我被俘之昭宗与宗室诸王,还暗中派遣大批人手追杀我大唐宗室。百余年下来,我大唐多少宗室死于非命?”

“我与你父之曾祖父乃是昭宗皇帝之第五子景王李秘。当年成都城破之前,昭宗皇帝鉴于以往诸朝对前朝皇族皆大势杀戮之先例,为了给大唐保存一丝血脉,密遣极为可靠的心腹暗中携带大批珠宝护送刚刚成年的棣王出成都前往川东之渝州一带躲避。”

“当年先祖虽然年纪幼小,但国破家亡的仇恨却未敢丝毫放松,并立下遗训,身为李氏子孙务必以兴复祖宗伟业为己任。当年你之曾祖父为实现复兴大唐之伟业,特地将你祖父兄弟三人分别更名换姓分别送到三处习文练武。”

“甚至为了取得被伪朝历代皇帝严密控制的兵权,牺牲你祖父、二叔祖以成全从军之你三叔祖之战功,使得你三叔祖得以青云直上,官至统管伪朝之军政大权的太尉,淮阳郡王之位。”

“只是可惜,你三叔祖过于求稳而功亏一篑。你三叔祖虽然执掌伪齐朝政数年,但却未待时机成熟便仙去。你那几个堂叔又极为不成器,未能在你三叔祖身后控制住京兆之驻军,使得现今的皇帝有了翻盘的机会。”

“唉,可惜天不假年。若是在给你三叔祖数年时间,以当时的形势来看,复兴大唐极有把握。若是你三叔祖心胸在开阔点,不是怕自己的侄子分一杯羹,生怕大权落在别人手中,能容下自己的子侄,也不至于无后可用。”

“叔父,既然当年权倾朝野的淮阳郡王是三叔祖,您与宫中的那位静妃也可以称的上堂姐妹的关系,而英王也算得上您的外甥,我们又何必去帮助蜀王这个外人?我们协助英王夺取大位岂不是更佳。”

对于这些自己第一次听到的秘密,陆文涛的这位侄子被吓呆了。他虽知道自己是前唐皇室之后,但却不知道自己家与当年权倾朝野,几乎谋朝篡位成功的淮阳郡王居然是自己的亲叔祖。既然那位淮阳郡王是自己的亲叔祖,那么那位英王岂不是自己的?想了半天他才磕磕巴巴的道。

“你别跟我提那个贱人。你三叔祖大业未成反倒仙逝,身为执掌伪朝**之政的她非但不利用自己的身份控制朝政,反倒帮助伪皇稳定军心,劝降了你三叔祖在军中的心腹诸将。”

“你这个姑姑为人虽然为人性子冰冷,但自幼冰雪聪明,才智不要说那些女人就是大部分男人也无法相比。若是她能出面收拾残局,事情又何必走到今天的地步?她身为李家子孙,却为帮仇人稳定朝局,李家无这等不孝之子孙。”

“至于那个英王,哼哼,你别忘了他虽然流着我们李家的血,但却是黄家的子孙。你那个姑姑为人精明,这个英王自出宫以来的表现明显继承了她的精明。我们去了非但不能稍有借助,反倒是会自投罗网。”

说道这里,陆文涛顿了一下道:“今日我与你说这些是因为你是我们这一支中的长子嫡孙。我一直未婚,你几个伯父叔父所出诸子又大多愚钝,极缺天分。李家能否兴盛,恢复祖宗之伟业就靠你了。”

“你不要再在汝州呆下去了,今夜连夜返回成都,那里才是我们的根基之地。”说罢,陆文涛转过身,从被褥下边拿出一个信封交到自己的侄子手中道:“我多年苦心经营下来利用蜀王的这棵大树,利用川西多山的地形,秘密联络吐蕃各部发展了不少的势力。这些现今都交给你了,你要善加利用。”

听到叔父的这些不详之语,陆文涛的侄子不由的一愣。看着自己侄子面带不解的表情,陆文涛叹息一声道:“如今蜀王对我已经产生怀疑。以多年对他的性格了解,恐怕他不会让我活太久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