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2 / 2)

佩剑星痕 美丽的蛇 0 字 2021-07-04

尤其是那些原主逃亡在外,现在已经无主的土地的重新分配,油水更是多多。自己大钱虽是不敢拿,但是小打小闹的依旧弄了不少。自以为做的隐秘,那里却没有想到被这位主不哼不哈的都看在眼里。

看着二人的脸色,黄琼知道自己的敲打应该起到了一些作用,笑笑的转过话题,状似随意的道:“郑州城内近日来的那些吐蕃与大理人是怎么一回事啊?”

听到黄琼的问话,苏进皱了皱眉头欲言又止,沉默了一下还是将目光转向了郑洪。按照大齐官制,捕盗之事一项是由同知负责的。

接到苏进的目光,知道此事应该由自己负责,刚刚从惊吓中清醒过来的郑洪咽了咽唾沫道:“王爷,这事下官是知道。这些人是前日进入郑州府的,说是过来采购一些货物。下官也一直命人加紧盯防,只是这些人一直没有什么异动而已,又都是异邦人士,手中更有黔中路与川西路开出的凭信,没有充足的理由不好轻易下手拿人。”

“糊涂。我大齐有律例,外邦人士无论何种身份,无论何种理由,没有朝廷尤其是中书省认可,一律不得入境。而非贡使,等闲更不得入京畿重地。仅仅凭借着黔中路与川西路的凭信,也能到这京畿重地的河南路来?谁给了黔中路与川西路的官员这么大的权利?”

说到这里,黄琼强压住心中的火气道:“大理国一向事我大齐甚恭,那些大理人也就罢了。吐蕃这两年随内乱不止,但对我大齐一向狼子野心,那些吐蕃人这个时候到这郑州来能有什么好事?况且本王听说那些吐蕃人中大多都是番僧。难道吐蕃真的没有人了,连和尚都出来做生意了?”

“那王爷您认为这些人该如何处置为佳?”听出黄琼语气中的不满,郑洪连忙道。

黄琼没有急着回答他,而是站起身来走到窗子边支开窗子。初冬的冷风顺着打开的窗子涌进屋子打在屋子内几个身上,让毫无防备的苏进与郑洪二人不由的一哆嗦。

转过头看着不明自己意思的两个人,黄琼笑道:“二位大人现在有什么感觉?”

“王爷的意思,我等愚钝实在领悟不到,还请王爷明示。”见自己身边的郑洪不敢开口,自己两人又不能不答,知道郑洪心中有鬼的苏进便张口道。也许之前在英王府由于对将自己调至英王府任长史而不满,之前在英王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是应付差事而已的那段日子中对这位英王不了解,但这段日子下来,苏进当初对这位年轻主子的轻视早就消失了。

眼前的这位王爷岁数虽然不大,但手段之狠,心思之细、魄力之大尤其是城府之深在自己接触过的皇子之中绝对排的上第一。即便是一向以城府深著称的蜀王若是论起手段、魄力恐怕也不如。最起码在大庭广众之下,未奉圣旨便大开杀戒,将郑州府上下文武官员几乎杀的一空,这样的魄力是绝对不会有的。

更何况一个成长在冷宫中,出宫之时朝中半点根基全无,就连皇帝对其也是冷淡之极,不过封了一个郡王的皇子,居然能在短短半年之内便使得皇帝由当初了冷淡转变成现在的器重,其圣眷之隆,即便是中宫的几个嫡子也比不上。这其中的转变很值得让人深思。以皇帝的性格来说,眼前的这位主能走到今天的地步绝对不是靠朝中某些传言所说的那样依靠投机取巧。当今皇帝可不是好糊弄的主。

看着英王脸上始终带着的淡笑,苏进想起刚刚他话中的怒意,在回想起初入郑州之时大开杀戒之时这位主脸上也是这般表情,心中暗自摇头,朝中传言英王是笑面虎的传言真没有说错。这位主就算心中怒及,这脸上的笑意也绝对不会减少半分。甚至有的时候怒意越重,这脸上的笑容也是越盛。想起自出京兆以来的一些事情,苏进不禁有些失神。

看着不明所以,甚至有些走神的二人,黄琼道:“现在已经是冬天。无论是对于人来说,还是对这世间的万物来说,一年四季中属冬天是最难熬的季节,这是为什么?”

听到黄琼如此一说,二人更加有些摸不到头脑。半晌,郑洪才有些不敢确定的道:“回王爷,冬天对于万物难熬是因为冬天的天气太冷,草木皆枯死,山中动物寻找不到食物,是以很多动物忍耐不住饥寒。包括对人也是一样,一年之中四季除了冬天之外皆有东西可以果腹,而冬季却找不到任何野果、野菜可以果腹,所以对于人来说冬季也可以称的上一年四季最难熬的季节。”

“郑大人的回答有些道理。但本王却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的残忍就在于它用它的寒冷将一切敌人,包括可能威胁它的敌人统统都扼杀在萌芽之中,不会留下一丝隐患。”对于郑洪的回答,黄琼摇摇头笑道。

听到黄琼的话,二人不禁一愣。二人都是聪明人,虽然脾气秉性不同,但都可以说得上一点就透的人。黄琼这几句意思已经很明显的话,他们稍微一思虑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王爷,这是不是在商议一下。这些人不管怎么说非我大齐人士,若是断然处置了很容易引起两国之间的纷争。那些吐蕃人也就罢了,可大理国一项事我朝甚恭,若是冒然捕杀,恐危及两国关系。毕竟我朝与大理国是藩属。”琢磨出眼前这位主意思的郑洪有些不敢确定的道。

“那郑大人的意思是这些人是我大齐子民就可以随意处置了?若是涉及到外人便需谨慎从事?”对于郑洪的回答,黄琼心生不悦的道。

听到黄琼这些话,郑洪刚刚退去的冷汗瞬间又出来了。连忙解释道:“下官不是这个意思。下官只是以为涉及两国之间之事应该以慎重处理为好,否则一旦引起两国jiu纷,则很容易出大乱子。况且朝廷再三诏告对于诸藩属以及北辽、吐蕃之人违律入境者一律捕获之后或是押解出境或是送交京师交由朝廷统一处置,各地不得随意处置。若是我们擅自处置了,朝廷那里也不好交待。”

“有什么不好交代的?难道非要等到他们有什么不轨的举动在动手?既然他们违律,未得朝廷准许便擅自进入我大齐京师腹地,那还有什么客气的?”说罢,黄琼转过头对郭晨道:“郭副使,你调五百精锐,在调一部弓箭手,协助一下郑大人。如遇抵抗格杀勿论。”

说到这里黄琼别有所指的笑了笑道:“仅仅凭郑州府的这些差役不见得能对付得了这些大理人与那些吐蕃的番僧。”

在之前对话中一直旁听未发表任何意见的郭晨听到黄琼的吩咐连忙道:“请王爷放心,末将一定调最精锐的人手协助郑大人。只是王爷咱们这里没有通译,万一因为语言不通引起误会那怎么办?”

听到郭晨的疑问,黄琼微微皱了皱眉头道:“郭副使,本王问你一句,若是这些人没有通晓我大齐语言之人,他们又是如何摸到郑州来的,还告诉别人他们是来通商的?别告诉我这些人天生就知道我大齐的各地应该怎么走。”

对于郭晨的疑问黄琼很不满意。这个家伙是故意装糊涂还过于小心不想承担一丝责任,这点小事还需要请示?

黄琼邹眉头的时间虽然短,但却没有逃过一直在仔细观察着黄琼的郭晨。见到英王对自己的疑虑有些不悦,郭晨不敢再啰嗦什么,连忙下去布置了。

看着郭晨离开的背影,苏进略微沉思了一下道:“王爷,您是担心这些人此时到郑州来是有什么不轨的企图?难道他们此时来郑州是想?”说罢,苏进有些担忧的看了看黄琼。到底是一府的首宪,考虑的事情要多得多。况且虎牢关那场针对这位英王的刺杀,让他这个当初的英王长史在事后听说之后至今心有余悸。他真的想不出,若是这位王爷在虎牢关真的遭遇不幸,皇帝会如何的震怒。

“不错。此时的郑州除了那些试图捞些好处的人之外,是其他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我们抵达郑州也不算短的日子了,你可看到有外地商队来过?大齐自己的商人都不敢来,何况这些外人?”

“况且郑州向来以农为主,即不像汝州那里出产瓷器,也不比江南出产茶叶、绸缎。这些人这个时候来郑州总不会是购买粮食的吧?即无利可图,那么他们来郑州所为何事?”

“不过,本王到不认为他们此来是针对本王的。如今的郑州府值得他们动手的目标可不单单是本王一人。”苏进的话一说完,黄琼就知道他恐怕领会错自己的意思,以为自己此举是为了自己。

“如此说来依王爷所见,他们这些人如果真的有不轨之心,是针对那位主的?”苏进倒是一点就透,马上就明白了黄琼所指的是什么。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本王既然答应父皇,将韩王的家眷安全护送返京,就一定会做到。人无信不立不是吗?”对于苏进的话,黄琼微微一笑道。<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