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回京(2 / 2)

然后看着赵兴,郑重的压低声音道:“你的计策好,连我这个不懂军事的都知道好。但见君上有难不救,即便你占领遵化有天大的功劳,最终你还能逃了死罪吗?老弟啊,你就长点心吧。这次皇上让我这个司礼监的监丞,来跑这一趟只要是个小太监就能办的事的目的,你还不清楚吗?”</p>

被王和中这么一提醒,赵兴倒吸了口冷气,呆呆的坐在那里根本就不敢动了。</p>

是的,自己做事还是太过想当然了,自己忘记了,现在的自己,身处的是该杀的封建社会,皇上安危大于天的时代。即便自己最终拯救了宇宙,就一个坐视君王有难不救,就是天大的死罪。于谦挽救了大明,这是天下人皆知,但最终的结果如何?前车殷鉴不远啊。</p>

想到了这里,赵兴立刻找来洪承畴,将皇上圣旨交给他看,然后断然道:“我们遵照圣旨,转兵武清。”</p>

结果王和中伸着脖子道:“圣上的意思是,洪承畴大人带兵去武清,老奴陪着赵大人回京,立刻,马上。”</p>

洪承畴明白了,皇上派王和中来,就等于是押解赵兴回京了。</p>

洪承畴是个忠臣,他也不敢违背皇上的意愿,也只能遵守。</p>

于是,洪承畴询问:“大人带多少兵马回京?”</p>

赵兴看向了王和中。王和中却淡淡道:“圣旨的意思只要赵大人和我一起回京,带多少兵没说。”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p>

赵兴沉思了一阵:“勤王大军已经云集,再多,京师的给养也供应不上。再有兵部公文,让你带兵进驻武清,那么你现在就转兵去,我带智风六百缇骑跟着王公公回京面圣。”</p>

王和中点头:“这样就好,那我们现在就走吧。”</p>

十二月十日,赵兴和王和中带着六百缇骑从正阳门(北京南门)进入北京。</p>

一入北京,赵兴立刻感觉到,整个北京就有一股世界末日的气氛。</p>

敌人十万大军兵临城下,而朝廷里是战是守还在无休无止的争吵,举棋不定。每日北面炮声日夜轰鸣,却总是有败绩传来。今日这里失陷,明日那里丢失。上午传来,什么镇子被建奴屠杀一空,下午又有哪个重镇被建奴杀的鸡犬不留。今日哪个勤王军战败,明日又有勤王军半路哗变。这个说袁崇焕是卖国贼,引建奴入寇,那个说袁督师是忠臣,亲代大军勤王,真真假假的流言满天飞。</p>

负责京师管理的顺天府的官人,只是四处张贴告示,但内容要么空洞无物,要么前后矛盾让人无所适从。</p>

负责治安的五城兵马司被调到了城头守卫去了,锦衣卫的指挥使吓的报病在家不出了,整个京城的治安彻底的崩坏了。流氓地痞四处趁火打劫,滞留京师的流民和城外涌入的难民,更是趁机偷鸡摸狗,让正常的小民一日三惊。</p>

所有的人都人心惶惶的奔走,传播着流言,抢购着各种物资,物价飞涨,而那些粮商家家关门,无数的百姓手托金银,却是粒米难求,这更加剧了京城的混乱。</p>

现在的京城就用一个字形容——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