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积极应对(2 / 2)

“遵旨。”</p>

“张之及。”</p>

“孙师傅。”</p>

“宣大一线总兵都是出身京营,还有你京营管辖的地方。你立刻下令,死守京畿与山西交界,千万不能让建奴一入一马再进入河北京畿。”</p>

温体仁郑重的加言道:“这是政治需要,更是朝廷皇上的脸面问题,千万马虎不得。若有建奴一人一马越界,我要参你。”</p>

这是这次温体仁说的唯一一个有价值的话。</p>

张之及站起郑重保证:“臣将京城防卫交给副将,臣当亲率主力京营沿内长城布防。若有闪失,臣定会战死为国。”</p>

在宣大的长城后面,沿着山西边界到怀来,在当年跶旦打到北京之后,大明不惜财力,又建设了一道长城,称为内长城。而内长城之内的防区,也归京营十三营,留守六卫管。</p>

崇祯很满意张之及的表现:“爱卿尽责就好,不要总说什么死不死的,现在就去安排吧。”</p>

张之及起身告退,大步出宫安排调度去了。</p>

孙承宗再道:“请皇上下旨,立刻严督山西巡抚洪承畴,筹措足够粮草,准备为其他各地调动过去的援兵提供后勤,绝对不许上次那样,饿哗变了将士们的事发生。”</p>

崇祯刚要说什么,温体仁站起来:“这道旨意臣亲自拟。”</p>

赵兴接口道:“臣将严密监视建奴动向。”</p>

孙承宗道:“不但要监视大同方向的建奴,更要严密监视辽西和东江镇方向建奴,以防皇太极狗急跳墙多路出击。”</p>

赵兴点头。然后提出:“臣请带锦衣卫北镇抚司五千精锐,出京,协助小国公防守内长城一线。”</p>

赵兴之所以如此请求,就是皇太极在崇祯七年的入寇,提前了,小舅子张之及是在那次入寇时候牺牲的,这提前了,可别张之及也提前战死,自己得出去看着他。</p>

对于赵兴的请求,孙承宗不再言语,因为锦衣卫是皇上亲军,不归兵部管。</p>

崇祯非常满意哪有事,赵兴都主动掺合一脚的精神,尤其他手下镇抚司的那七千将士,是上次扭转战局的功臣,战斗力,忠心,那是没的说的。</p>

“有爱卿这支精兵强将,朕就可安心了。这事就这么定了,你去安心杀敌,后续的事,朕会会同温首辅协同有司办理,保证你们后续无忧。”</p>

赵兴感激的谢恩之后,急匆匆的就出宫,准备带着本部出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