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京城阔少(上)(2 / 2)

混在明朝 红色四月 3818 字 2019-10-04

他大约30岁左右的年纪,和常德坤相貌果然相似,只是少了几分浮华之气,多了几许沉稳干练之色,一看之下就明白常书欣为什么将家族的生意重担交给他,而不是那个“二世祖”了。\\\

看到王锐那么年轻竟坐在首席之位,常德乾的心中不禁暗暗奇怪。不过他有着世家子弟的良好教养和礼貌,脸上丝毫不露。当刘毅为其介绍这是来自于京师的童公子时,他也是客气地微笑说了声久仰,颇有几分大家风范的样子。

王锐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心里对常德乾已有了初步的印象。他也并不多言,同样客套了一番,但却故意流露出了淡淡的一丝倨傲,以符合他眼下京城阔少的身份。

俗话说:养移气,居移体。王锐从当初的封侯拜将到现在的位极人臣已有不短的时间,身上自有一公尊贵的气质和威严的气势。这种东西可是装不来的,因此常德乾很快就感受到了这点,心中不由得暗暗惊讶。

以常家在大同府的财势,他虽然从不刻意表露,但与人在一起时总隐隐有高人一等的感觉。这不仅是他自己的感觉良好,而是旁人的态度和他自身气质、修养综合作用的结果。

可是面对着王锐时,常德乾一向的那种优越感突然变得荡然无存,心中反倒是不由自主地涌起了一敬畏感。\\\这种感觉他只有面对父亲时才有过,因此心里暗自惊异,心知这个童公子绝非是一般人物。

场面上的客套后,众人分别落座,酒菜也流水价呈了上来。

刘毅作为东道,热情地招呼着众人饮酒吃菜。酒当然不能枯饮,自然少不了闲谈。

常德乾似是随意问起了一些京师的传闻和趣事,王锐心知他这是有意无意地在试探自己,忍不住心中暗笑。他身为内卫统领,恐怕已是天下间知晓秘密最多的人。更何况又是久居京师,对一切自是了如指掌,因此应对从容,谈吐间另有一种不凡之处,令常德乾不知不觉中更为心折。

言谈中王锐自然也对常家大大夸赞了一番,说是常家的名声在京师亦大大有名。

像这种恭维的话常德乾每天不知要听多少箩筐,从来没放在心上。但这话今日从王锐口里说出来自有不同,令常家大少也忍不住虚荣心发作,心中着实是高兴。

酒过三巡,众人间已是熟悉了许多,于是常德乾顺口问道:“不知童公子此番到大同府来所为何事?是来游玩?还是有什么大生意?”

王锐早就在等着他有此问了,此时闻言自是不禁心中大喜,当下微微一笑说道:“有劳常公子挂心了,在下此来除了押解一批重要的货物外,的确有一桩生意要做。不瞒常公子说,今日是我请刘大哥将你请来,除去结识一下赫赫有名的常家之外,还有生意想和常大公子谈一谈,不知公子有没有兴趣?”

常德乾微微一怔,随即哈哈一笑说道:“童公子不必客气,以公子的身份想与我们常家做生意,那是在下的荣幸。不知公子说的是什么生意,可否详细说来听听?”

王锐淡淡一笑,不慌不忙地说道:“大同府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实可称得上是一块宝地,这一点刘大哥和常公子想必比我更加清楚。不瞒公子说,此番在下是奉了家父之命而来,看上的乃是大同府的矿产!”

常家的生意主要是颜料、票号与盐业,对于矿产还真的从未涉足。

做生意的还从来不会嫌弃自己的买卖更大,于是常德乾不由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说道:“哦?不知童公子看上的是什么矿产?”

王锐笑吟吟地说道:“煤!在下看中的是大同府的煤矿!”

常德乾闻言忍不住又是一愣,随口说道:“煤?公子说的是煤矿?”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山西乃是中国储煤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而全国最大煤矿恰恰就是大同府煤矿!

大同煤矿储量大,可采煤层多,平均厚度3040米。硫、磷杂质少,发热量高,且煤层稳定,易于开采。当然,这是现代才勘探出来的,在当时那个时代还只是些手工的煤窑而已,常德乾等人又怎能想得到自己正住在一座大宝藏上?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煤炭最早的国家,已经有六、七千年利用煤炭的历史。隋、唐至元代,煤炭开发更为普遍,用途更加广泛,冶金、陶瓷等行业均以煤作燃料,煤炭成了市场上的主要商品,地位日益重要,人们对煤的认识更加深化。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唐代用煤炼焦开始萌芽,到宋代,炼焦技术已臻成熟,标志着煤炭的加工利用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但当时由于工业水平的所限,煤炭还远达不到像今天这样乃是动力之源的重要地位。所以说在那个时代煤矿的重要性远不如铜矿、铁矿、银矿等金属矿产,常得乾闻言自是不禁感到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