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事不过三(2 / 2)

在众人的关注下,张潮对夏首辅继续说:「为表对首辅整顿内阁的支持,我意欲辞掉武英殿大学士,只当一个礼部尚书!」

夏言:「...."」

有人不讲武德!他脑子忽然有点乱,需要整理下思路。

按照常理来说,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如果要

拆开,肯定是辞掉地位略低的礼部尚书,只保留地位更高的大学士。官场规矩就是人往高处走,谁愿意做官越做越小?

可张潮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愿意当大学士,只愿意当礼部尚书,这让众人全都没想到。

官职越当越小的决心,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但众人仔细品味过后,发现张潮这样做,属于路走宽了。

第一,有夏言和严嵩在内阁,将来可能再多个秦德威,张潮在内阁根本没可能抢到执政实权,只会成为虚名大学士。

第二,张潮如果在内阁,秦德威回来后就会有点尴尬。

作为学生,实在不好直接越过老师,排名在老师前面,所以张潮会挡住秦德威前进的脚步。

于是张潮可能就在琢磨着,干脆就辞掉大学士,回归外朝。这样就能与秦德威错开,不会再发生挡住秦德威前进道路的尴尬情况。

夏首辅面沉如水,内心又快气炸了。要你张潮一个大学士有什么用?他夏言想要的是实职礼部尚书!

张潮面朝夏言,朴实厚道的说:「听到首揆时常说,阁臣数目太多了。

故而今日我主动辞去大学士,减少了阁臣数目,也算是响应首揆的号召,为首揆分忧了!」

张老师的不按套路出牌,又一次打乱了夏首辅的布局,正当夏言绞尽脑汁,正寻思怎么应对的时候,在内阁敬陪末座的张邦奇也站了出来。

他先对夏言说:「首揆所言极是!」又对张潮说:「玉溪所言也极是!」

然后面朝众人,沉声说:「当初为方便东宫监国,我张邦奇才以詹事兼了内阁大学士,如今皇上苏醒,我也就没必要继续做大学士了。

故而今日遵照首揆建议,辞去东阁大学士官位,从内阁离开,回詹事府做辅导东宫的专职!」

虽然有张潮珠玉在前,但张邦奇的这个表态,还是让众人吃了一惊。

不过仔细琢磨后,众人也就猜到,张邦奇大概已经是被打击的心灰意懒了,没兴趣继续呆在内阁这个是非地了。

最近张邦奇的表现一直很消沉和萎靡,不复去年那种上蹿下跳的劲头。

有不靠谱的小道消息说,秦中堂威胁要杀他全家,然后张邦奇就像被捏住了卵子一样。而且张邦奇所依靠的严嵩也怂了,所以张邦奇现在是一个完全失去斗志和进取心的状态,想着缩回詹事府一亩三分地,也是情有可原的。

如果张潮和张邦奇都辞掉大学士,内阁人数冗余的问题忽然就这样解决了。那么夏首辅整顿内阁的抱负算不算实现了?该不该恭喜夏首辅?

看着内阁只剩下了夏言、严嵩和凑数的张璧,反正众人莫名觉得有点诡异。夏首辅瞬间有点不知所措,场面再次失控!

自己想要的是礼部尚书和詹事两个实职,但这俩货居然不约而同的扔下大学士跑了,一个实职也没给自己留下!

事先谁踏马的能想到,我大明朝居然有主动自求降级的官员,还一出现就是两个!本该是凑数的文渊阁大学士张璧,此时一脸懵逼。

作为一个秦党的外围盟友,他自己也承认,在内阁就是一个混子,还是最不起眼的、经常被人忘的混子。

无论夏言、严嵩、张潮还是张邦奇,存在感都比他强得多。

忽然间,就可能要成为仅次于夏言、严嵩之下的人物,这让完全没有准备的张璧有点慌。

他很有自知之明,跟这两狠人在内阁,绝对没有好日子过!看看当初的翟銮,都被挤兑成笑柄了!

而且关键是,他张璧和夏言、严嵩都有点旧怨。

当初张璧当过几年詹事,夏言为了让老师陆深当詹事,在立东宫时

,把张璧弄走了,因此而结怨。

后来张璧作为湖广帮头领、张居正同乡前辈,在严嵩和秦德威之间,选择了似乎更有诚意、还明显要提携张居正的秦德威,又因此与严嵩结怨了。

看看夏言,又看看严嵩,张璧很明确的认识到,这样的内阁,绝对没法呆了!除了秦德威,这游戏没人玩得起,做人还是急流勇退吧!

下定了决心后,张璧对夏首辅开口道:「那个,我才浅德薄,不配位列中枢,正好首揆意欲整顿内阁,就把我裁汰了吧。

而且我年事已高,近来病情缠身,又不耐北地气候,欲祈求放归南方颐养。」夏言面色阴沉,一言不发。

张璧也不管夏言什么反应,说完就完事了。大家都是大学士,难道还能强逼他不准走人?

廷议之前,外朝官员们绝对想不到,能看到这样的内阁大戏。

本来还熙熙攘攘的内阁,瞬间就要变得空空荡荡了,只剩夏首辅和严次辅大眼瞪小眼了。

趁着冷场,严嵩心里正在飞速的计算和推演,如果自己这个时候,也提出辞职,情况会怎样演变?

会不会变成夏言的大型社死现场?夏言会不会当场崩盘?皇帝会不会产生猜忌直接把夏言弄死?

「咳!」严嵩清了清嗓子,想着说两句话试探一下局势。

夏言猛然转头,凶狠的盯着严嵩,目光仿佛能杀人,口中蹦出了四个字:「事不过三。」严嵩真被吓住了,低眉垂目的回到原位,站立不动。

必须要冷静!秦德威才是真正的大患,如果把夏言一下子打死了,来自秦德威的压迫岂不全由自己承受了?

现在自己的人设是跪舔夏言,稳住不能崩!

如果要找一个词来形容今天的廷议,很多人只能想到一个词,那就是「一地鸡毛」。陈春陈御史忽然说了个冷笑话,打破了沉寂气氛:「秦板桥回朝后,倒是不缺位置了。」夏首辅、严次辅、秦中堂,多么标准内阁人数,多么传统的内阁组合。

放到史书上,这绝对是最和谐、最默契、最有爱的内阁组合,只怕能与杨士奇杨荣杨溥、李东阳刘健谢迁这些著名的内阁组合争辉了。

拳怕少壮,就是不知道秦中堂以一打二,能不能打得过。忽然有人大喊一声:「夏首辅威武!」

众人循声望去,却见徐千户在外面扒在窗框上,朝着这边看。<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