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2 / 2)

五胡烽火录 赤虎 5357 字 2019-10-05

天然的紫色染色剂极少,在化工时代来临前,紫色是最稀罕的颜色,无论罗马与中国,都把紫袍当作贵族服色。据说,这瓶墨水也是拂菻贵族所使,被马努尔千金购得并转送高翼。此后,紫墨水书写的文书成了三山王权的象征。而那些鹅毛笔,则经过三山人改造,换成各种笔杆,成了官吏的书写用笔。

可现在,高翼却没用鹅毛笔写字,他正在笨拙地挥着一支上好的毛笔,蘸着那珍贵的紫墨,在长长的条幅纸上,肆无忌惮地写着缺笔少划的三山汉字。也就是所谓“简化字”。

纸,高翼这样浪费纸,足以让孙绰愤怒。[www.69zw.com首发]。那是张孙绰所没见过的、雪白的长幅纸,连续不绝地半卷在一个木轴上,其上没有半点接痕。仅仅露出的一小截,就铺满了整个长桌。

“好了”,高翼画完了最后一划,一个丑陋的,但杀气腾腾的“武”字展现在众人面前。金道麟连忙伸手,高喊“我的”,将那幅字抢在怀里。

周围人不满的叫嚷起来,孙绰撇撇嘴,心道:“就这丑字,也敢拿出来现世,这群马屁精还跟宝一样的抢,至于嘛。”

孙绰不知道的是,高翼这是第一次用毛笔写字,而他平生用毛笔书写的兴致不高,因为字写得丑,流传到外的字幅更是罕见。这次,他有兴趣写毛笔字,是因为三山造出了第一批长幅纸。

这种长幅纸由于加了镁盐作漂白剂,它的纸质接近后世的镁纸,也就是后世所言的“永久性纸张”。它表面光滑,但吸墨性极佳,墨色不易扩散。。

高翼用了几年的时间仿制出后世的研磨机,将木材磨成纤维、制成了木浆,然后又仿制出古老的罗勃氏转动抄网替代手工筛网作业,从此,生产效率提高百倍不止,造出来的纸张也成了十分均匀的带状长条纸卷。而这批纸是该机械的第一批产品。

高翼第一次动笔,写在第一批三山“雪纸”上,姑且不论他的字是否丑陋难看,单是这个竹简、竹纸盛行的时代,造出这样不易碎的长幅纸,其历史意义便极其深远。

百余年后,珍藏这批字幅的三山人拍卖这些字幅。其中,金道麟所得的那个“武”字,更拍出了一百一十万金币的天价。孙绰的后人却只能抱着孙绰的《起居录》,翻开他记述当时场景的那一页号啕大哭,只责备先祖为什么当时没有抢一幅“汉王丑字”。

但在这时,孙绰只顾鄙薄,忘了他正准备谴责。倒是高翼看见他出现,放下笔打招呼:“孙兴公来了,这边请。。”

孙绰愣了一下,这才想起他原来的打算,可汉王正笑意盈盈,他不好意思直接斥责,只好先一拱手,礼节性的寒暄道:“汉王殿下正守岁么,绰乃外人,现在到这里是否合适?啊,两位王妃也在,绰有礼了。”

“合适”,高翼亲热地拉起孙绰,扭脸看看天色,自言自语地说:“啊,天亮了……我们先吃点饭吧。”

孙绰明显感觉到,高翼的寒暄显得心不在焉,他直白的问:“汉王,深夜召唤,有何急事?”

高翼没有回答,只是心神不定的拉着孙绰坐到饭桌上,随着高翼的落座,大厅里的人纷纷离开长条桌,一阵椅子乱响,众人都在饭桌上坐下。侍女们如穿花蝴蝶般的呈上杯盘。

高翼举筷,指点着碗内热气腾腾的食物,邀请道:“新年了,吃饺子吧。”

孙绰望着碗内的食物,很郁闷。<首发>。

这哪是饺子,这是馄饨。这是一种汉代诞生的食物,“以其混沌之形”而得名馄饨,也就是没有规则的外形。后来,三国时,古人把馄饨做成偃月形,这种偃月形馄饨应该叫做“粉角”,高翼怎称它为饺子?

没文化啊!你说大半夜的,提着贵重的琉璃灯把我找来,就为了听他念个别字?

吃什么饺子,有这样折腾人的吗?

“新年,第一件事得恭喜孙兄”,吃完饭,高翼食指敲着桌子若有所思地说:“恭喜朝廷重得玉玺。此后,朝廷正朔的身份已无可置疑。”

戏肉来了,孙绰打起精神,注意听着高翼的话。

是啊,正朔,晋廷南渡后,士人们拥立司马氏的一个藩王为新皇,拿的玉玺都是私刻的公章,论国土面积,晋朝比不过,直到桓温剿灭成蜀后,晋国的统治疆域才与赵国不相上下,现在,他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传国玉玺在手,那还不臭屁?

几千年来,中原大地打打杀杀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争夺正朔的名义吗?没有传国玉玺前,这段历史应该叫做“赵朝十六国”,有了传国玉玺之后,俺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是“东晋十六国”时代。

“据说,朝廷准备重新发放国书,赐予历书。我还打听到,段部鲜卑段龛已占据青州,举青州归顺。朝廷封段龛为镇北将军,齐国公。”高翼话说得很慢,似乎在考虑着措词。

“辽东这片地方已经有两位国公了,慕容隽与高句丽王都是国公。我听说,无论是慕容隽、高句丽王、段龛都不用朝贡。然而,因为慕容隽在前,朝廷的意思是,不封我为国公,仍以侯爵名义打发我。”

孙绰急着想辩解,但他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其他国家都什么待遇,但我与这三人接壤,不能不关心他们地位的变化。三国与我相邻,皆不需朝贡,而我却要朝贡……钱倒不是问题,我三山国富,只要朝廷与我通商,交钱也无所谓。

然而,地位的差异却令我难以忍受。说实话,我个人并不在意是公是侯,公爵侯爵不是一样吃饭行商,它既不能替我挡住屠刀,又不能阻止别人入侵。

然而,百姓在意,辽东诸胡在意。他们认为这是朝廷对我的一种侮辱,我若忍受下去,便是懦弱可欺。

我不认为他们这想法正确,但我不能挨个向他们解释‘我国之存亡不在于公侯之爵……’。所以,诸大臣决定:我们决不接受朝廷侯爵的封赏。朝廷真要如此封赏,晋使抵达三山之日,就是我三山叛离之时。

底下人群情汹涌,我不得不顺应民意。我只好派人截下那位晋使,目前,他的船正停在斧山港(山东龙口)。我希望孙公能够立刻搭船前往斧山,带晋使回去,然后向朝廷表明三山汉国的立场:贡赋可以交纳,封赏必为公爵。否则,我三山只得不服诏命。此后,辽西不复为晋土也。”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