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5章(2 / 2)

五胡烽火录 赤虎 5173 字 2019-10-05

“我再加一枚银币”,反应过来的商人开始纷纷抬价。眨眼之间,这个钱袋被抬到了十个金币的价格。

“十个金币,谁都被跟我争,我是他的恩主,这个钱袋叫别人买去,那对我是种侮辱,不管你们怎么加价,我都有优先购买权,所以你们别跟我争,我势在必得。”

赵小丁没想到,对方随手扔给他的一个钱袋竟然如此名贵。如果刚才对方这一行为是有意而为,那就他欠了一个天大的恩情。回想起来,他下车时的态度那简直是恶劣到了极点。

“我花了……三十个铁钱,雇了,雇了,雇了”,赵小丁结结巴巴的说。\\

“雇了国王的马车。”赵小丁的恩主接续道。他把十枚金币强行塞入赵小丁手里,复小心翼翼的从那个商人手里接过钱袋,仔细地珍视,嘴里还发出啧啧声。

“咕咚”,赵小丁一翻白眼晕了过去。他虽然已预感到这钱袋相当于一笔资助,可没想到,这竟然是“国王的资助”。

“我花了三十个铁钱,雇了国王的马车”,临晕过去前,赵小丁终于在脑海里把这话完整的说出来。他脑海里最后一个画面,是汉王高翼张着手,向他讨要三十枚车费的笑脸。

没人理会晕倒在地的赵小丁,他的恩主手捧着钱袋,小心翼翼的检查着钱袋的右下角,那里用金线绣着一头鹰,鹰头上戴着一顶王冠。

“王府的手艺,果然不同凡响。”赵小丁的恩主夸赞不绝。[www.69zw.com首发]。

马车里的高翼此刻已抵达了汉王宫。这是一座四层高的塔堡。二百米长,60余米宽,20余米高。它巍峨地竖立在九十九级的台阶上,气势宏大,规模宏伟。

其实,这座大楼说是王宫,不如说是政府办公楼。三山行政单位在楼里各霸一方,把这里当作办公室,而高翼及其三名王妃则只占据四楼的很少一部分。文昭不愿离开她发家之地,很少来上京城。高卉作为高句丽人,在汉文明熏陶下成长的司马燕容面前,也常自惭形秽,不愿并处,故而,平常这里也就司马燕容在。

司马燕容把这里家,除了因为她对海边风暴的不适应外,还因为她婚后受高卉与文昭的共同排挤,所以,她借口打理高翼的财务,迁居于辽河平原的中心——上京城,便从此不愿回三山。

作为汉统的维护者,黄朝宗等汉官当然要紧随司马燕容。\\他们不顾上京城尚未建设完毕,文官们就彻底把这里当作家园,早晨来此上班,中午携妻带女,在楼前的草坪花园散步,陪司马燕容聊天。

他们乐不思蜀,就连正常的冬季办公,都不愿迁回三山。于是,三山便出现了一种奇怪的两都现象。它的文官体系以上京城为根据地,而武官,尤其是水军体系,则以三山城为根据地。

此后,高翼饱尝了花心男人常遭受的奔波之苦,他经常两地奔跑,维护三防脆弱的平衡。不过,好在汉国采用封建制,它的领土虽然琐碎——倭国一块,朝鲜半岛一块,青州还有一块。但在封建制下,封邑的高度自治令中央所需关注的事务数量大大降低。

中国有一个著名的词就是起源于封建管理体制,那就是“承包”。这个词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实行,被认为是“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简单地说,封建管理体制其实就是分级承包制,后来经营管理学中的“部门单独核算制”也是起源于此。。不过,我们通常把这种封建管理制隐讳地翻译成“包税制”,以示区别。

本来,这种高度封建自治会造成中央权力不彰,国内割据叛乱不停。但由于汉国建立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船运体系,各地频繁的经济交往使领地间、郡县间相互依存度——或者说依赖度很高,使得那种在农业文明中常见的叛乱割据现象,在汉国内部几乎难以实现。

沿着层层台阶,高翼缓步走进这座大楼。他的到来没影响楼内穿梭的人群,认识的人在他经过时只微微鞠躬,脚步不停。不认识的人则直接昂然而过。穿着普通的高翼在忙碌的的人群中毫不起眼,他熟门熟路地顺着楼梯走向三楼。

三楼安静了许多,楼梯口横着一张桌子,桌前的警卫见到高翼到来,立刻起身鞠躬,高翼微微停步,颔首还礼。随后他扭身吩咐管家:“你告诉秋实宫一声,我去黄朝宗那里处理点国务,中午不回了,请她准备好晚饭。”

汉国的国体采用当时正流行的幕府制,但由于国小,没必要在他之下复设一个大将军,所以高翼自己担当起类似大将军的执事,其下的五相相当于五奉行,各自统管一方。一般的小事不需要高翼出面,但今天是五相会议,五相协调做出一个月的计划,同时相互通报各自的大事,高翼必须参加。

推门进来,五相都已安坐在各自的位置,看得出,他们已等了高翼一会儿。财相黄朝宗跟高翼较亲切,他见到高翼进来,仰脸微笑着问:“殿下,您今天又挣了多少车钱。”

“唉,得不偿失啊”,高翼一屁股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叹息着说:“才挣了30个铁钱。”

因为文官系统陆权思想较重,不肯回到旧都办公,加上春季过后,按规定高翼也应该来上京城主持国务,所以高翼数天前自三山出发,来参加这个国务会议。路上顺便去了温汤城,察看良种培育计划。这次有了赵小丁搭顺风车的事件。

其实,这次搭车事件纯粹是一次“做秀”,三山五相早已知道这事,所以黄朝宗才这样问。如果高翼在温汤城拉不上人,他还会沿途不断拉人,所以黄朝宗才会问他挣了多少车钱,以此推测他从哪儿拉上的客人。

“有人看到吗?”法相王祥追问:“我们是否该推动下一步了?”

“再等等”,高翼扭转了话题:“今天有什么大事?”

“大事……”外相马努尔急着献媚说:“我们打通了一条走私路线,经阿克苏姆前往君士坦丁堡的路线,第一批通过这条路线的人已经向我们申请定居,陛下,这是难得的好事。”

“走私人?”高翼皱起眉头,在记忆中搜索。

世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那些人才一来就要求定居?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