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2 / 2)

五胡烽火录 赤虎 5860 字 2019-10-05

高翼一拍胸膛,高声喊道:“王,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我,还有汉国领下四十万百姓,我们将跟着王,随着王的战刀所指,我们无所畏惧。”

高翼苦笑了一下:“你哪里知道,燕国随意就能聚集起百万大军。”

“可我们有霹雳,我们有大炮,王,听说你五千人就击溃了二十万大军。我们国内还有两万军队,照这样核算,燕军来八十万,我们也能打他个落花流水。”

高翼脸色和缓了一下,心里却在暗暗叫苦。

那是一场不可复制的胜利,汉军的土雷初次亮相,让不知所以的燕军士气崩溃,但再次相逢,有了思想准备的燕军就不容易被恐慌所击倒,那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战争到最后,拼的就是财力和物力。

可这些高翼不能说,当燕军鼓动比汉国人口还多的大军,满山遍野而来时,高翼不能让汉国的士气泄底。\\他只能做一脸平静状咬牙坚持。

大不了抛弃那些瓶瓶罐罐,撤回三山,做持久战的打算。水军在手,撤回三山的汉国只有他打燕国的份,轮不到燕国鲜卑人发言。

“我们的火药储备怎么样?”高翼关心的询问其战争准备状况。

战争,并不想文人想象的那样,依靠运筹帷幄就可以决胜千里,它凭的是战争物资。拿破仑与普鲁士的一场二三十万人的大会战,消耗了4200万磅炸药,请注意是“万磅”。而美国雕刻总统山总统雕像,用去了714万磅炸药。

燕国与汉国一旦开仗,那是一场百万级的大会战,光储存的炸药至少要1万吨。这还是冷热兵器交替时代的炸药数。如果双方都使用热兵器,1万吨炸药甚至不够一天的消耗。

“我不知道……”,高雄坦率地说:“自汉王南下以后,国务院发布命令,禁止水军开炮,而后,修路用的炸药也停止发放。听说,各军械工厂正在疯一样的赶制火药。<首发>。

自那以后,我水军战船从硫球岛运送了130余船硫磺,每船运送三百吨左右,累计四千吨。此外,第二水师从九州岛运送了上百船硝石,据说倭国上下还在砍伐木头,烧制木炭,浓烟滚滚笼罩整个倭岛。

木炭是由商船运送的,具体运多少,我不清楚,按照硫与硝的用量测算,我们现在储存的火药应该在万吨以上。

还有土雷,今年已经停了肥皂的生产,全力生产炸药油(甘油)。我预计,那些炸药的量绝对够燕军喝一壶。”

高翼听到这儿,心情略微开朗一些。万吨炸药在手,一场小规模的战斗应该足以应付,剩下的事就是看韧力了。

当夜,高翼直接抵达三山汉王府安睡,他回来的消息立刻通过快马传递到龙城。

在他走后的数个月里,汉国的臣民发疯一样的修建自己的堡寨。他们明白一场规模巨大的国战即将开始,这是一场不死不休的战斗,拼搏到最后,只有一方倒下才算胜利。<首发>。为了不让自己倒下,他们将自己的屋堡建的又厚又高,这场疯狂建堡的活动,倒使得滑轮、起重机这些设备迅速普及。

“战争,比十所大学更容易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天,高翼看着连夜赶来汇报的五相,感触万千地说:“圣贤之言,诚不欺我。”

“圣贤?哪位圣贤?”,这里面就陈婴读的圣贤书比较多,他还不了解高翼那喜欢胡言乱语的毛病,所以讶然的问。

高翼避而不答,他拿起那份建设报告,兴致勃勃地说:“如今各地都以屋堡为生活中心,早晨出堡劳作,夜晚回堡安歇。我有意推广这种‘屋堡行政’。”

“怎讲”,黄朝宗问。

“就是把屋堡全部升格为城。一城为一邦,以城邦制管理百姓。一郡设数城,城中准许居住农民、匠师、士兵、行政官及其家眷,而各城交易则在城下町进行。百姓平常围绕着城市生活,一旦遇到入侵,则退后城内,居城而守。

城外,我们禁止闲杂人员建房居住,若有违反规定者,则房屋推平,人判为奴隶,以劳作赎罪。这样,我不不许通过特别的通知,就能做到坚壁清野。

还有,城市居住人口过多,怎么办?那就再建一个卫城。卫城建好后再分流人员,我们用连续的城堡构成‘石头长城’,让燕军来了,什么也得不到!

行政么,各城设立城守,主管军事;设立司法官司法警,主管治安;设立城主,主管民政。实行封建包税制,由城主负责经营城市。城市税收的十分之二归城主,士兵薪水由兵部核发,司法官司法警薪水由刑部核发。税收官,市政官由城主负责发薪,城市经营得好则税收高,税收高则城主及其属员收入高。

弹劾,弹劾体系也要搞好,我们承续西汉体制,各地由乡老组成议政监察体系,但也要改变一下,比如:乡老也有人数限制。每百户准许选则一位乡老代表民意。人口有两百户的城堡准许选两位乡老,以此类推。

此外,乡老也非固定不变,每五年由百姓来次推举,凡无从军经历、无文化者不能参加推举。也就是说,只有退役军人与退职官员才有资格参选。而不足百户者,准予合推一位长者。这样一来,城堡中年龄最大的人会自动当选乡老——不管其是否识字。”

晋代是中国最黑暗的时代,后人很难想象这时代汉人所经历的苦难与折磨,但晋代也是中国最接近世界先进政体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国跨上了城邦文化的边缘——坞堡政体。同时,中国也开始了重返封建制的尝试。

可惜,紧接而来的、一浪接一浪的“民族大融合浪潮”,让中国许多好传统完全丧失,而得到中国传承的倭国,却在一个荒凉的岛上,从结绳记事开始,一点一点接近文明。而其后,承继了残存魏晋文化的隋唐文明,却开出了民族最璀璨的花朵。

现在,高翼所做的一切,就是把中华文明重新拉回正确传统的怀抱。

他能完成这一切吗?

没有人知道?

“现在我们谈一谈备战吧”,金道麟耐不住了,他打断了高翼关于政体的探讨:“据闻,燕国打算集结60万大军西征,我们该如何应付?”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