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2 / 2)

五胡烽火录 赤虎 5638 字 2019-10-05

“国危民坚,君戮力救国,然,却犯下了大罪,立下了不赏之功,接下来,司马大人要继续救国吗?这个国家还值得救亡吗?

吾故知君之不舍!

虽然,这国祉像割韭菜一样一茬接一茬地收割忠臣烈士,可我们这个民族最令人感到悲壮是:我们一茬接一茬地往外冒忠臣烈士,挡也挡不住。\\这说明,上天还没有抛弃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还有救。君若一心救之,我当为臂助。

可叹的是,君身在这个国度,尽心国事,终将遗臭万年。”

桓温慢慢地折起了信纸,淡淡地说出了他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若不能流芳百世,遗臭万年也行。”

按照正常的历史,桓温不仅遗臭万年,而且死后,子孙后代被人斩尽杀绝,譬如闻鸡起舞的祖逖、刘琨。

桓温并不是最后一个得到这种遭遇的人,主持淝水大战,挽救了晋朝的谢安也遭遇了类似待遇,他的子孙后代被人斩尽杀绝。<首发>。

晋朝也不是最后一个这样对待救国功臣的朝代,宋有岳飞、明有袁崇焕、清有林则徐,……至于无名无姓,没有影响力的救国人士,那就不胜枚举了。

这是传统,三纲五常的传统。屡杀屡禁,累累前车之鉴也阻止不了的救国传统。

“港外停着三艘战船”,桓温看完了信,柳毅也不再兜圈子,他指着窗外说:“船上载着三万七千石(一千吨)粮食,上等战刀一万柄、铠甲3000付、良弓5000张。这是我主赞助大司马北伐的。

需要说明的是,鄙国国体不同,虽君王亦不得私自动用国赋,这些都是从我主个人腰包里掏出的,是我主的个人赞助……至于以霹雳炮朝贡的事,再也休提。敝国体制不同,便是国主答应把这种军之利器私下送给大司马,国人也决不会答应。为此,我们不惜与晋相绝。”

其实,高翼也不会答应把火炮输送到晋朝。<首发>。在火炮诞生之初,有人也提过这个问题,但那商人向高翼提出贩卖申请时,高翼的座舟刚好行驶在大东沟,这不禁使他想起了甲午战争。

在甲午战争中,为什么北洋水师大败覆灭,人们总结了许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北洋水师是支上下猛吃回扣的腐败舰队,而日本舰队不吃回扣,结果,亚洲第一的、吃回扣的北洋水师遭遇了弱小的、不吃回扣的日本舰队,完败。

在官场潜规则不作重大变更的情况下,即使向晋朝输送一艘跨时代的航空母舰,他们也会重演“甲午”。

而最令人担心的是,他们还可能向外出售航空母舰,包括它的技术和设备,哪怕是自己的敌人。

所以,高翼决定:无论如何不能把先进武器交给晋朝兵将。

这是汉国既定方针,不可改变。柳毅的说法,不过是婉转拒绝。

桓温阴沉着脸,正考虑继续逼迫的可能性,门外冲进一名辽国军人,他挥舞着一只铜管,急吼吼地喊道:“冲锋快报,两京……”

才喊出这句话,那人发现屋里还有几个外人,马上闭住了嘴。。

柳毅神色如常地接过那名军人递上的铜管,当着桓温的面,从身上掏出一个钥匙打开铜管,倒出一封帛书,展书而读。而后,他挥手斥退那名军士,微微一笑,讲书信放在一边,继续说:“司马大人,请尽快派人卸载那些物资,我们还要乘那艘船回国?”

桓温沉吟未语,目视孙绰。孙绰立刻插话:“柳相要走?那么,辽商是否也全走?辽国是否要绝晋?”

“我们回不回来,全看大司马的意思”,柳毅平静地说:“取消封街令,辽人的商铺由辽人做主,我们自会回来。”

取消封街令并不是今天会商的重点,何况为了获得霹雳炮,桓温也打算给辽商一点甜头。再说,刚收了汉王私人赞助的巨额军资,怎么也得表示一下。所以桓温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首肯。

“封街令今日取消,不过,士农工虞——士为首,凡朝廷士子于此地聚会,辽商会社当妥为安排。”桓温回答。

“诸民平等”,柳毅寸步不让:“我等建广场,原为让购物客人休闲散心。士子?嗤,不在我商社购物的士子,恕不招待。”

“没有王法了吗?”,桓温怒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王在法下,即使我王在此,也当遵守商社规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嗤”,柳毅摇摇头,不再辩论这个问题,他缓了口气,又说:“这样吧,我们尊重当地习俗,也搞个等级制。

譬如:我商社推出贵宾服务,凡在我商社购物达到一定数额者,给予贵宾待遇,数额不同,贵宾等级不同,最高者为‘紫金级会员’,次者为白银级,再次者为青铜级。三级会员皆可免费在我商社享用场地会所,不过,皆需提前预约。

紫金级会员,每月使用我会所场地,次数不予限制;白银级每月四次,青铜级每月一次,其余时间恕不接待。

但市场广场不再限制范围内,庶民可随意在我广场停留歇洽。”

孙绰听到这话,松了口气,他看着桓温,像是自言自语,又像劝解说:“各让一步吧。”

桓温缓缓地点点头。

如此一来,最喜欢购买奢侈品的各世家大族,获得一个高级会员待遇不成问题。而作为贿赂,辽汉商社也会赠送部分高官显贵高级会员待遇。只要有差别待遇,他也好跟那些士子交待了。

双方又商量了一些细节问题,桓温起身告辞。临出门时,他装作随意地问:“燕汉战事进行得怎么样了?”

柳毅一愣,他看了看桌案上的冲锋快信,回过神来,淡然地说:“事无不可对人言,好叫司马大人得知,我汉国如期发动‘两京战役’。汉王将燕国大军牵制在和龙城一带,武相金大人则带十五万大军,跨海攻击蓟京。刚才传来消息,鄙国武相已破蓟京。”

ps:因父病故,耽误更新,请朋友们见谅!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