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四王分兵(2 / 2)

列强代理人 破名 6077 字 2019-10-05

如今安庆之战结束,湘军胡林翼、曾国荃、李续宜等部十几万大军也空了出来,难道还能坐视你去围杀曾国藩不成?只要这十几万大军调到皖南,那李秀成等人能保证全身而退就算成功了,岂敢再奢望吃掉湘军?

心里虽然明白,但是干王与英王总不能开口打击杨辅清的积极性。况且,太平天国军事体制混乱,各军主将互不统属,陈玉成。洪仁玕即使开了口,人家杨辅清还不一定领情。

洪仁玕看到杨辅清已经表态,就把目光落到了陈玉成身上。此时,陈玉成尚有大军四五万,他的动向也十分重要。

陈玉成感受到了洪仁玕的目光,低头沉思了一会,说到:“本王不回天京!如今天国是处于定都天京以来最大的危局之中。依本王看,短则三五个月,长则一年半载,江西、安徽等地都将是清妖的地盘。那时候,天京就成了孤城!”

不理会沉思的洪仁玕和略有不忿的杨辅清,陈玉成继续说到:“孤城不可守!本王决定率军北上,过淮河,经淮北,入河南或者山东,与当地捻军会合,力图在鲁豫两省再开辟一片新天地。。鲁豫两省是京畿重地,如果本王在那边弄出了局面,狗皇帝肯定害怕。只要他一害怕,肯定要调江南军队北上清剿。那时,天京的压力必然减小,诸君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四处征战,再现天国昔日光辉!”

“好!”洪仁玕听了这话,不禁站了起来,高呼到。“果然好计谋!淮北、徐州、山东等处至少有几十万捻军,在当地也算混的有声有色。只不过因为捻子各自为政,互不统属,所以才没有形成局面。如今英王率大军北上,手执天王令符,不怕捻子不听号令,以英王之才,对付当地绿营团练之兵,实在是大材小用。依本王看,只要几个月,英王爷的战功必定会惊破了咸丰的狗胆!”

说完,洪仁玕就哈哈大笑。虽然这一切都处在设想之中,但是此刻总算有了一点出路,总比刚才无法可想,坐以待毙要强上许多。

杨辅清虽然向来看不起陈玉成,但是仍然不能否认这是条妙计。。听了这话,他也不住的点头。

陈玉成要是能在山东、河南坐大,别说天京无恙,就是皖南、赣北的压力也会减轻很多。到时候,克复安庆,再收九江,重夺武昌都将不是梦想!

几人计议已定,便各自分头带兵离开。 洪仁玕,林绍璋带兵回援天京,防止湘军顺江而下。杨辅清带兵南渡,准备继续经营皖南、赣东北两地。陈玉成则带六万残兵北走,准备去会合捻军,另外开辟根据地。

再说湘军在安庆杀长毛、占府库,获得了巨大的军事胜利之后,一连几天,都是日日宴饮,好不快活。

这日,忽闻报,安庆北部长毛四散而走。胡林翼得知消息之后,又召集众将在安庆的原巡抚衙门召开临时军事会议。

此时的胡林翼,面容萧索,双目深陷,哪像刚刚得胜的将军,根本就是一个病入膏肓的老头。看来这一场大战,是彻底的耗光了他的元气。

“咳咳…….”最近胡林翼发话都是未语先咳。。“我军已经克复了安庆,现在局面大好,但也大意不得。今日接到飞报,集贤关那十几万长毛四散而走,咳咳……众位大人有何…..咳咳…..”

胡林翼现在的身体,即使是说几句话,都要费很大的劲。胡林翼也察觉到了自己的状况,当下也不再说话了,用手指了指李续宜,对着他点了点头。

众人也不发话,目光都转向了李续宜。攻陷安庆,大功一件,他这安徽巡抚肯定要落实,目前来看,因为胡林翼身体日差,李续宜这个安徽巡抚就成了这些人的首领。

李续宜也不客气,直接说到:“庐州、安庆如今都在朝廷手中,皖中已经彻底的没了长毛的立足之地。现在的长毛就是在江西东部和皖南等处还有少许未灭,如今曾国藩大人在皖南与长毛争斗,本官主张率军南渡,一战而定皖南。然后再派大军四处征伐,数月之后,长毛就会只剩下天京附近的地盘了!”

众人点头称是。经过安庆一战,长毛主力遭到巨大创伤,就以现在的长毛兵力,已经无法再控制如此广大的地区了,众人此刻都将除了天京之外的长毛地盘看成了囊中之物。。

曾国荃说到:“李大人所言极是,但据报伪英王陈玉成率军北走,有入淮北的趋势,一旦让这厮进了捻子的地盘,立住脚之后。恐怕再要收拾他,就要难上许多。”

李续宜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说到:“这样,胡老最近身子不好,不便行动,就由他来镇守安庆。鲍大人、多大人、曾大人,您三位率军南渡,助曾公取皖南。至于这陈玉成,就由本官和李明峰大人负责追击!”

众人都觉得这样安排很是合理,连声称是。

此时,胡林翼喝了下人送上来的汤药,脸色逐渐好转。在听了李续宜的安排之后,胡林翼说到:“本官麾下有湘军七万多人,安庆这里给本官留一万就够了,剩下的你们都带走吧。”

众人听了,都喜形于色,这时候,哪怕是多一千人,那也是多一分胜算。如今一下子多六万,众人哪能不喜?

胡林翼又瞧了瞧李续宜,意味深长的说到:“续宜啊,本官知道你因为续宾的事情,对陈玉成记恨在心。但是你要记住,你率军追他,万不可过了淮河!咳咳…….要想过河追他,必要请得朝廷明令才可!”

李续宜叹了口气,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听懂了。

胡林翼之所以这么说,是怕李续宜太过鲁莽,犯下大错。长毛闹起来之后,绿营八旗都是屡战屡败,唯有湘军才能克制。但是树大招风,随着湘军的不断扩大,朝廷也越来越忌惮这股汉人的军事武装。

为了防止湘军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也为了安湘军之心,朝廷将势力范围划的清清楚楚。淮河以北,河南、山东、直隶、陕西、山西,甘肃等处,都是由僧格林沁节制;淮河以南,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等省由湘军势力节制。

虽然没有明令,但是意思已经非常明显,湘军决不可踏入这几个省份,否则就是别有用心的表现。

这虽然是限制湘军的手段,但是从公正的角度来讲,朝廷也算仁至义尽了。划给湘军的几省,颇为富庶,而且职位也多。湘军众将只要忠于朝廷,荣华富贵,倒也易得。

湘军诸将也知道功高不可震主,没有反心的曾国藩、胡林翼都是严令部下,不许带兵进入僧格林沁的地盘。

李续宜自然也知道这是朝廷与湘军之间的默契,即使他如今是湘军重将,但也不敢挑战这个默契。所以李续宜就示意胡林翼尽管放心,他不会如此鲁莽。

事情安排完毕之后,众人都退出了巡抚衙门,各自回军营整顿,准备及早出兵。

经过兵力调整,胡林翼部的许多湘军划入李续宜的旗下,李续宜的部队增长到了三万人。常胜军比较特殊,一般士卒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根本无法使用西方武器,更不懂西方的战术,所以常胜军没有经过扩充,仍然是四千余人。

七月十五日,鲍超、多隆阿、曾国荃带领湘军、鄂军八万人马南渡至皖南,准备会合曾国藩剿灭李秀成、李世贤这一对兄弟。

七月十六日,在陈玉成起兵北走的第四天,湘军与常胜军共计三万四千人马也离开了安庆,北上追击。

第二天,当大军抵达桐城之时,李续宜与李明峰就接到报信——北上的陈玉成与常胜军的吴长庆、刘铭传在淮南打起来了!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