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仪 式 (求订阅)(2 / 2)

李诵对接见使者这样的活动并不感冒,觉得与其参加这样的活动还不如省出时间来教幼宁和几个幼小的皇子皇孙乘法口诀呢,但是职责所在,只得在太子宰相陪同下在延英殿召见了各地使者。除了单独接见过的三人外,只有成德王承通和淄青那个叫李世焘的属官给李诵留下了印象,和在秦楼一样,李世焘一进大殿就先往乐师队里描,行大礼的时候又抬头观察皇帝和太子,杜黄裳脸一黑就要把这小子拖出去砍了,幸亏李公度反应快,道“乡野小吏,睹圣天子容颜,惶恐不知所措,故而失礼”,李诵才装模作样赦免了这厮。。

繁琐的礼节后,李诵命年后就要赴任的武元衡和郯王,均王,溆王等招待各镇使者,又和太子,杜黄裳等驾临太极宫,接见新罗,日本,南诏,回鹘以及号称是大唐外甥的吐蕃使者。本来这样的活动排场要摆得很大的,以显示大唐对万国来朝的骄傲以及庄严态度,但是李诵一句话把礼部官员顶了回去。。李诵说:

“虚的就不要搞了。等安西北庭治下各国来了再说吧!”

因此今天这个接见仪式是隆重而简朴。吐蕃使者上国书,转达了吐蕃外甥赞普对大唐舅舅皇帝的敬意,并表达了赞普的和平愿望。李诵自然是满口大话,就差说要构建和谐唐蕃关系,签约战略合作伙伴了。。吐蕃使者又委婉提出今年以来大唐凤翔、泾原、保义(陇右)三镇在节度使张敬则,段佑,刘澭的唆使纵容下,频频袭击骚扰吐蕃,尤其是河湟地区,给吐蕃军队造成极大损失的同时,掳掠了大量奴隶和牛羊,请求舅舅皇帝约束三镇,并且最好将最为恶贯满盈的凤翔节度副大使李愬和兵马使野诗良辅交给吐蕃制裁。不然外甥就只好冒犯舅舅了。

礼部员外郎刘禹锡出班厉声驳斥道:

“河湟为我陇右故地,大唐何时将陇右割让给了吐蕃?所谓奴隶者,皆我大唐子民,奈何以我子民为贱奴哉?若要刀兵相见,我大唐带甲二十万,随时恭候!”

吐蕃使者犹要强撑,李诵道:

“贵邦佛本二教国师可好?”

吐蕃使者虽然强硬,但是没想到死穴被李诵点的这么准,只得放低姿态。。由于宗教之争,吐蕃这几年已经连续挂了俩赞普,国内矛盾尖锐,全民动员已经不可能了。

接下来的各国使者就没有那么多话了。新罗使者一如既往地祝贺大唐皇帝万寿无疆,日本使者秃着脑门俯首跪在大殿上用字正腔圆的长安话说:

“额代表额们天皇??????”

回鹘使者是满口平安,这个公主也好,那个公主也好。李诵坐在龙座上边听边想,总有一日,朕要将所有公主都接回来。虽然这些公主他一个也不认识。

仪式虽然结束了,但是刘禹锡的话还是给李诵提了个醒:不只吐蕃,唐开国以来历次对外战争,尤其是安史之乱后,丧失在西域各国的公民极多,远的甚至在阿拉伯,这些公民大都沦为地位低贱,有的忘记了自己的出身,更多的却眷恋着故国。李诵还记得自己读史时看到的唐朝使者出使吐蕃经过河湟时许多穿着吐蕃衣服的唐遗民在篱笆后窥视,乃至流泪下跪的记载。而这种记载,现在他案头就有一份。李诵的眼眶有点麻。

李诵道:

“今日当值的翰林是谁?传他来见。”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