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强国的工业指标(2 / 2)

墨托菲头道:“钢厂和铁厂选址只需要挨着铁矿采集和河流附近,jiao通方便可供煤炭和产品运输即可!这边公司的那三千余人明日最好也跟着老板回去,有他们在,老板可以顺利的选好工厂地址!不过安排这么多人居住和饮食是个问题!”</p>

龍啸卿笑道:“这你不必担心!我那边早就建好了公司员工宿舍,安排三千人绰绰有余!钢铁厂选址不会有问题,八所村附近就有优质铁矿。运输也不是问题,门口就是天然良港。只不过琼州府的煤炭质量不适合炼钢,需要从广西萍乡购进!”</p>

墨托菲想了想,问道:“莫不是就是那个汉冶萍公司?”</p>

龍啸卿头,暗道这个墨托菲也不完全是败家子儿,对于中国的汉冶萍公司也了解。</p>

汉冶萍公司全称“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三部分组成,是中国第一代新式钢铁联合企业。19o8年,盛宣怀奏请清政fǔ批准合并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而成立。到辛亥革命前夕,该公司员工7ooo多人,年产钢近7万吨、铁矿5o万吨、煤6o万吨,占清政fǔ全年钢产量98%以上。由于汉冶萍公司是清政fǔ惟一的新式钢铁联合企业,控制该公司实际上等于控制了清政fǔ的重工业。</p>

龍啸卿收购克德钢铁联合体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准备同汉冶萍公司进行竞争,他知道这个汉冶萍公司从成立那天起实际上已经被日本人控制了。该公司向日本商人大举借款,前后十几次,至191o年共借款227o多万两白银。在与汉冶萍公司借款合同上有很苛刻的条件:借款以厂矿财产和铁砂为担保;期限为3o年;铁砂除汉阳铁厂自用外,应尽先售与日本人;铁砂售价由双方议定,不受国际市场影响;日本八幡制铁所可以预购。日本商人从19o8年到1915年每年从大冶铁矿运走铁砂6~7万吨,使汉冶萍公司在191o年实际上已经受制于日商。</p>

铁砂被日本人大量运走,造成汉阳铁厂实际上根本无法做到年产钢7万吨的目标,只有可怜巴巴的3~4万吨,导致清政fǔ重工业完全受制于日本人,依赖进口。</p>

</p>

在19o8年前,世界工业强国以生铁产量来衡量。因为那时候的工业技术和军事装备大多数以生铁为主。随着英国全钢制战列舰的出现,19o9年后,世界工业强国的指标以钢铁产量为标准。</p>

191o年,美国钢铁产量达到第一钢铁大国。德国(137o万吨),英国(648万吨),沙俄(344万吨),法国(341万吨),日本(16万吨)排在后面,日本只有可怜的16万吨钢产量。当然,中国清政fǔ更可怜,只有可怜巴巴的4万吨,而且是中下等钢。(详细数据请到本书作品相关查阅)</p>

龍啸卿收购克德钢铁联合体后,先进的炼钢设备将使中国的钢铁产能一下子提升十万吨钢,如果算上汉阳铁厂的7万吨钢,那么中国的钢产量将达到17万吨,在重工业钢铁这块将追平日本。这将是相当振奋国人的消息,而龍啸卿也会因此受到朝廷重视,地位从平民跃居到对国家举足轻重的地位。</p>

没错,龍啸卿就是准备用即将成立的龍氏钢铁公司来打广告,树立招牌,打响龍啸卿的民族工业领军人物的名号。只要出了名,那么将会有大批国内外先进分子过来投靠,对于龍啸卿日后大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p>

龍啸卿可能是喝多了,同墨托菲这话时就做起了美梦。直到墨托菲叫了他好几声后才清醒过来。</p>

只听墨托菲皱眉道:“萍乡煤矿离着琼州府虽然不远,但它基本上被日本人控制,如果你从他们那里购买煤炭的话,将来会受制于人!”</p>

龍啸卿头,问道:“那依你的意思是?”</p>

墨托菲想了想,道:“我们这里有自己的煤矿工厂,从马尼拉海运到八所港算起来更为划算。而且美国政fǔ奉行中立政策,即便有战争出现亦不会影响煤炭的供应!”</p>

龍啸卿头道:“那就先不解散煤矿工人,让他们继续采煤,直接供应我们新钢铁厂所需!”</p>

二人敲定了细节,相谈甚欢,于是不知不觉间便喝了不少的酒,皆有几分醉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