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北美之帝国时代(1 / 2)

 印度东北部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p>

英国海军暂停了攻击,也没有再去夺回下缅甸地区以及丹那地区。</p>

缅甸人一边跟英国人谈判。一遍偷偷将从复兴军那里购买的火炮运到前线。</p>

而英国人希望尽快将俘虏给赎回来。</p>

这样等到援军到来之后,他们就能够全力进攻达卡城,争取将缅甸的主力在达卡地区消灭掉。</p>

</p>

石达开对达卡城进行扫荡之后,带着几百辆的马车,载着他们在达卡城中搜集到的所有财物离开了这里。</p>

这座城正式送到了伽罗亚的手中。</p>

可是,此时城中除了搬不走的房子,其他的东西几乎都被圣军搬空。</p>

城内的百姓除了年纪大的,走不动路的以外也全部都跟着圣军转移了。</p>

孟加拉人对缅甸人有天生的恐惧心理,也许是因为两国历史上都对对方做过过分的事情。</p>

他们似乎认定了缅甸人进城之后一定会屠城。</p>

最后跟随石达开离开的孟加拉人接近十万。</p>

其中有两万青壮划进了猛虎军中。</p>

哈桑的这个将军做的很好,在他的管理下,这些孟加拉人显得非常有秩序。</p>

哪怕实在艰难的行军途中也没有出什么乱子。</p>

哈桑的手段也很简单,就是将那些不听话的人全部杀掉。</p>

剩下的人就会自动地按照规矩做事。</p>

这些孟加拉人一部分负责帮助圣军赶运马车,更多的人只能够用头顶肩扛的方式搬运。</p>

他们路上五天的口粮也都在自己的身上。</p>

石达开虽然不管他们的饭。但是英国人在达卡城内储备了几万吨的粮食。</p>

因为要运送财物,这些粮食无法全部上车运输。石达开索性让这些孟加拉人自行取粮,作为他们的口粮。</p>

就这样这支十几万人大队伍向东北方向浩浩荡荡而去。</p>

还好向东北方向两三百公里外就到了圣军的控制范围。</p>

他们将从锡尔杰尔北上阿萨姆地区。</p>

令石达开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孟加拉人中还有很多的工匠。</p>

原本这些生活在达卡的孟加拉人就大都是以手艺为生。</p>

这正是石达开所需要的。石达开的手中现在不缺农民,也不缺战士,但是会手艺的工匠在阿萨姆地区非常的稀缺。</p>

这次从达卡城还抢到了很多的机器。有些是英国人留下的,看起来还比较新。</p>

有了这些孟加拉人,这些机器就有人能够操纵了。</p>

伽罗亚入驻达卡地区之后,整个东孟加拉的河口以东就落入了缅甸人的手中。</p>

圣军控制区的南部现在压力大减。</p>

石达开只要做好古瓦哈蒂以西地区就好了。</p>

这大大改善了圣军的战略形势。</p>

欧洲的普丹战争已经酝酿得差不多。</p>

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丹麦王国已经将国内的大军派往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地区。</p>

他们准备在此迎战德意志邦联的大军。事实上对面也确实有一直大军在集结。</p>

光是奥地利就派出了一万五千士兵,还有其他邦国的一万五千士兵,再加上普鲁士的五千人,一共是三万五千士兵,浩浩荡荡地向西北推进。</p>

丹麦人直接集结了五万大军向南压去。</p>

同时丹麦的海军也在哥本哈根集结,准备随时从海上捅德意志邦联的后方。</p>

在北美,堪萨斯城与威奇塔城之间的河畔地带。</p>

战争又回到了那种小规模的偷袭战状态。</p>

刚刚过去的那场大战,让双方的损失都非常的惨重。</p>

南北双方都在用自己的爆炸抨击对方不人道。</p>

这让南北双方的矛盾越加的严重。</p>

甚至是有南方的商人在北方的城市受到攻击。</p>

首都华盛顿,南北双方的政客也在不停地进行口水战。</p>

华尔因为在这场战争中的出色表现,现在成为了南方军的副指挥官。</p>

受到了德雷顿将军的器重。</p>

当然了,投桃报李,长江安保继续从加州调兵过来。</p>

总兵力几乎占到了南方军的一半。</p>

反正这些南方人有钱,长江安保现在在这里白吃白喝还能够拿着南方军的军饷。</p>

何乐而不为?</p>

董书恒成功地做到了借鸡下蛋,在北美养活了一支大军。</p>

最近长江安保甚至还帮复兴军拉来了一起订单。</p>

五万把F185后装枪以及一千万发子弹。现在这种枪已经不是非卖品了。</p>

对于向南方军输送武器,董书恒是一点也不排斥的。</p>

能够加强南方军的实力,董书恒是一定要做的。</p>

这样的胜利的天平就会向南方倾斜。</p>

假如南北战争,南方军胜利了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p>

相信不光是董书恒,就是屏幕前的朋友们都一定非常想知道。</p>

通过观察长江安保的人作战。这些南方将军发现这种后装枪比普鲁士的德莱塞更加的稳定,射速也要更快一些。</p>

所以他们决定通过长江安保向华夏订购一批这种枪支。</p>

这也算是对复兴军一直照顾南方生意的回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