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真正的藏宝(1 / 2)

 第151章真正的藏宝</p>

时穿头:“酒糟做好后,要注满这个大锅,怕要uā一两天的时间;搅拌这锅浆水也需要三五天,生火蒸馏也需要三五天,恰好我接的公差,也需时间打听一下曾癞子藏身处——你去给管家一声,让他传信给城里,就我正在追捕中,没三两天恐怕回不去了。”</p>

酒糟要做好不是一会儿半会儿的事情,之前,要对锅炉维修一番。以前这活儿是海公子的,现在只能时穿动手。找个理由支走了跟随的仆人、佃户,时穿关上了锅炉房大men,找个工具叮叮当当敲一下锅炉,让它发出动静,稍后,时穿再转悠了几下,便随手掀开锅炉前的一块铁板。</p>

铁板下是一个向下的台阶,时穿四处看了看,又故意用手中的工具敲击了一下,而后端起一盏油灯,慢慢的走下台阶,向锅炉底部走去,并随手合上了铁板,关闭了这扇通往地下的men户。</p>

锅炉是半埋在地下的,每次投料前,海公子都要检查一遍炉体,兼带有维修的意图。因为酿酒的投料比例属于独家配方,加上摆lng这玩意也需要独men的技艺,出于大宋朝绝技不外传的惯例,投料前几天就是海公子独处的日子,家仆人们都知道这,所以绝不来打搅时穿的行动,反而要特意拦阻那些没事来锅炉房窥探的闲人。</p>

走过地下盘绕的蒸馏管,时穿mō索着走到一块厚重的青铜板面前,他在青铜板上下左右mō了一下,只听“咯噔”一声,仿佛men的销被解开了,青铜板后随即又lù出一条向下的甬道,时穿缩着身子端着油灯钻进甬道口,而后从里面将青铜板复位。</p>

就着灯火的照耀,时穿从甬道上走下几节台阶,空间顿时开放起来,他得以直起身子走路……</p>

海公子在自己的庄园里栽培四季果实,是为了酿造ī家酒,为此他每年有四次来到现在的“时园”,亲自监督果酒的酿制——其实是为了这座地下庄园,这里才是海公子真正的藏宝地。</p>

顺着甬道走几步,时穿来到了一扇石men口,这座石men实际上是凝土结构,但由于宋人不知道凝土的特所以这座大men让宋人看到,多以为是通体的一块巨石打造。</p>

时穿将油灯放到地下,他伸了伸手,四处mō了一下,从黑暗中mō出一个油壶来,在men轴上倾倒了一些油,而后他弓起身子,用全副力量缓缓的推动了石men。</p>

石men开了,那里面隐藏着海公子十年的心血,也就是海公子临走时念念不忘,要求毁去的某些跨时代东西。</p>

时穿从地上重新端起油灯,走进地下石窟大men,他先是沿着四周走了一圈,将墙壁上的油灯一一燃,整个地窟的面貌呈现在眼前,时穿望着左右,在昏暗中脱口而出:“真像一个防空dng,娘的,他十年分身在此,就为建造这么一座防空dng?哦,备战备荒?”</p>

应该,海公子建造这座防空dng,似乎也担心被后人发觉其中蕴含的跨时代技术,他i心翼翼的完全按照宋代的风格修建地窟,整个的地窟格局就像埋设在地下的四合院,里面甚至按通常乡宅格局修了闺房、厨房、卧室、nv墙、后uā园,以及类似绣楼样的建筑,仿佛这就是一座宋人躲避战火的地下藏身。</p>

地窟四周的墙壁是用巨大的石料建成的,时穿mō索着石缝,在黑暗中笑了:“这是古代修长城的配方,其实粘土加石灰再加一陶瓷粉,用来粘合石料已经足够了,还要特意加上糯米汤、ji蛋清——真是招白蚁啊。”</p>

据北京城墙的建筑配方就是这种,又据这种建筑配方完全可以媲美水泥……但其实,这种配方骨干还是“bō特兰水泥”配方,其余的,不过是一些添加剂。</p>

地窟面积很大,海公子夸口,他已把崔i清所住的崔园底下全部挖空了,但其实海公子并没有做到,他大约也就挖出了崔i清后uā园的面积……时穿稍稍想了想,也理解了——当那座庄园住上人的时候,如果地底下全是空的,日子久了,崔园的人肯定会怀疑,并传出什么鬼怪神灵的故事,唯有把地窟掘在无人居住处,才能保证安全。</p>

时穿走到地窟的水井位置,他在墙壁上拨lng一番,推开一扇厚重的大木板,木板后的石墙缝出微弱的光亮,时穿在石缝里mō索了一圈,将填埋石缝的杂物取出来,而后轻轻撬动那块巨石——巨石松动了,光亮紧接着透进地窟。</p>

这块石头是整个地窟唯一活动的石头,将填塞石缝的石棉取下,再将石块u出来,墙壁上会出现一个dng口,这个dng口正通向崔园后uā园的水井。</p>

井口传来微弱的话语声,似乎是几个丫鬟在谈话,话音伴随着脚步声渐趋渐远,时穿在井壁边侧耳倾听了一会儿,又将石块重新塞上,再用隔音的石棉塞满石缝,然后将掩藏的大木板复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