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有钱不如有势(2 / 2)

最重要的是,这样一来,无论府衙县衙,都不好在方举人那笔财富上再花心思。</p>

“剩下的钱,我准备拿出一部分来更换团练装备,另外,我准备推出《租借案》……不,租借方案。具体是:我团练出面,购买相应的机械设备,比如型旋床、钻床、锻床、织机等等,出资请师父,教授这些机械的操作技巧。此外,我团练作坊还将制作玻璃的技术传授给团练。</p>

按照《租借方案》,这些机械以及之后的手艺,不收钱,全部无偿传授给诸位,诸位学会后,可以回家组建作坊,我崔庄作坊承诺将一些活儿,物件外包,有各位的作坊制作,今后那些机器的租金就从收购价中逐步扣除。</p>

当然,生意做大了,你们也可以自己对外承包——团练作坊之所以前期收购你的的产品,不过是本着扶持的意思,只要你们能按月付清机器租金,等到机器本价付清那天,这些机器都是你的了。”</p>

看着下面激动地窃窃私语的保甲长,时穿笑眯眯的继续:“这是一项福利,是对团练的福利,所以这些措施只针对团练及其家属,今后各乡送来的团练,准许每名团练两名家属学艺,想学什么自己挑,学成之后带着机器走。而团练本人,则每日上午训练,下午进入团练作坊学习制作玻璃,学成之后直接在作坊做工,工钱从优。同时,学成的玻璃手艺准许传给家人,准许自办作坊……”</p>

那位老成持重的保甲长马上问:“承信郎,你团练作坊需要多少人?之前的家属准许学玻璃手艺吗?”</p>

“我团练作坊准备训练五百人,之前的家属不许学玻璃手艺。”</p>

“那也不成啊,团练五百人,学成之后可以教授家中,逼不好就是五百个作坊,如此一来,玻璃还能卖出价来?”</p>

时穿轻轻摇头:“我想走得不是奢侈品路线,我要走的是平民路线,诸位放心,玻璃可以做出的东西很多,咱大宋有五百个作坊不算什么,照样能把所有的货都销出去。销不出去的货,只要质量合格,我包圆了。”</p>

这下子,还有谁想到时穿的残暴,都想着时穿的厚道了!</p>

这是给乡亲们分了一大笔红利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时穿教授给大家的,可是谋生手段,是可以传承家族的致富门路!</p>

施衙内看着有心痛,大会散了之后,他悄悄地问时穿:“大郎,给他们分钱就行了,何必……这玻璃作坊,你不是跟我一起做吗?”</p>

时穿一边笑着跟热情的保甲长打招呼,一边把施衙内揪到一旁,悄声:“你呀,你不知道,总批发商也是赚钱的,哪怕他什么也不生产——渠道为王啊。</p>

你放心,咱家的作坊照开,我教给你用玻璃做首饰的技巧,玻璃首饰,全大宋一亿人,谁没个两三件,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一亿啊,你有多大产能?</p>

什么……你,我挣了钱再去收买需要的人手,跟之前拉上人一起挣钱,有什么区别?”</p>

衙内想了想,回答:“能用钱收买到的人不可靠,就是花了钱办了事,恐怕以后还要变心。”</p>

</p>

“正确!我现在需要的不是钱,而是势力,与其现在把方举人的财富匿下来,拼命赚钱再去收买他们,最后自己落不上多少钱,还逼了个吝啬的名声,不如现在花钱投资,拉上大家一起赚钱——这是个宗亲社会啊,我给大家人情,让大家明白,跟我混有肉吃。有这个名声,我在海州还愁不赚钱吗?”</p>

最重要的是,一场战争,需要的物资是海量的,与其事到临头,事无巨细的自己生产,自己管理,还不如把生产力分散开,让所有的人都成为战争机器上的一个齿轮……</p>

施衙内不明白时穿的长远规划,眼前保甲长热火朝天的讨论让他心动,知道自己和时穿合办的玻璃作坊还能开,他心急难耐的问:“你,经过这事,涟水军那里不会再闹腾了吧?我是不是可以回家了?方举人的盐场还在那里,我顺便把玻璃作坊建起来,也好抢个先。”</p>

其实,时穿也都等急了,他马上响应:“这个,涟水军方面,我也不能确定……我屋里还有一人要去夷州岛,不如你跟他一起动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