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遗忘的势力(2 / 2)

兴明 我是羔羊 2609 字 2019-10-06

说道这里,李超辉脸上再一次涌现出自豪的神色:“当时豪门士族有很多家,但真算的上门阀的,也就那么十几家。其中山东便有崔、卢、李、郑四大家族可称得上是门阀势力的了。这清河崔家随晋南迁,显赫一时,到了唐朝是开始衰落,正巧又碰上了黄巢大起义的,满族被杀得一个不剩。卢家、李家和郑家在李唐皇朝势力的打击下下,也开始衰落了下来。。但是百足支虫,死而不僵,三大门阀虽然解体,但三大家族却有依然保存了很大的一股势力,毕竟几百年的积累的人脉和财富不是一朝一夕之间便能消耗完毕的。漫漫的历史长河里,他们也曾试图重新崛起,甚至还发生过武装起义,也用财富和人脉去支持了许多武装叛乱,但是一次一次的失败让三大家族越来越弱。经过元末山东之乱后,三大家族竟然各只剩下一支了。在太祖皇帝绝对的中央集权下,他们也知道复兴无望了。。所以我们三家都选择了向朱明皇朝投诚,希望能获得一个勋贵的地位。

那是朱明皇朝刚刚立国,根基不稳,国库空虚,能得到我们的支持自然很高兴,答应让我们享受开国功臣的待遇,获得一个世袭的爵位,却偏偏在这个时候,不识好歹的卢家与汉王朱高煦相互勾结,发动武装叛乱,最后又以失败告终,惹得朱明皇家以此为借口,要彻底诛灭我们三大家族。。

我们李家和郑家把剩余的一点点人脉都发动起来,跑人情,连家族最后剩下来的一点财富也捐献了出来,如果不是那时侯大明国库空虚,急需要大量金钱,我们两家也跟着灭族了,尽管朝廷应许放过李、郑二大家族,但是也让我们迁离根深蒂固的山东。我们李家迁往了洛阳,他们郑家迁往了开封,两家也一直保持的来往。我们两家秉承了家族传下来的优良传统,从事治学、育人,期间也出现过不少人才,但是朱明皇朝留下了训示,不可让李、郑二家人入朝为官,所以我们两家虽然人才辈出,但却一直未有长足发展。。然而这个潜规则在大明万历朝时,被郑家一位天资聪颖的年轻人打破了,他不仅入朝做了官,而且还做到礼部尚书一职!告老还乡后,郑尚书蒙神宗陛下恩典,特许搬回山东。我们李家也在郑家搬回山东后,失去了来往。

“今天我去拜访的郑尚书,便是想探探他的口风,是否能支持大人你了。毕竟大人的底子太薄,大人请观之,历朝农民起义几乎都会失败,便是缺乏根基和底蕴了,太祖皇帝成功的特例,也是因为中原在蒙古的统治后,士族大家大都灭亡或者濒临灭亡。现在经过三百年的发展,中原的士族勋贵势力不可小觑。”李超辉正色的说道。

朱震一直很认真的听着这段秘史,一段延续了千年的传奇。他可以从李超辉的只言片语中,想像得出当年门阀势力全盛的时候,是多么的风光。然而,朱震也不是傻子,他以前就很怀疑李超辉这家伙的动机,现在想起了,肯定是和他们家族的地位有关了,毕竟一个不能出仕的家族,在这个时代很难兴盛起来。

不过,这天下本来就是一桩买卖,大家相互利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自己也不是要利用他们来争霸天下么?现在,自己手里有数万大军,有山东之地,他们才来和自己做买卖,如果自己只是路边的乞丐,他才懒得理你。李超辉所说的‘成亲’朱震也已然明白,政治婚姻虽然也不牢靠,但是也找不出比这更好的结盟方式了。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