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问鼎(二)中(2 / 2)

兴明 我是羔羊 3648 字 2019-10-06

朱震笑道:“爱妃说的是,孤王受教了。。不过这皇宫真有够破烂的,以前听说皇帝议事都在承天殿举行,就弄不懂先帝为何都在武英殿,前些天我跑去承天殿一瞧,你破烂样,比起当初王永吉送我那三间破房子还烂。”

郑心兰道:“君震,我发现你蛮记仇的,这点小事你还记在心里,王永吉都被你给整死了啊!人家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这皇帝的肚子里,怎么也得容下几座山吧。。”

朱震有点抓狂的说道:“这是事实,我哪里有记仇了,你看到我因为私事去整过别人么?”

郑心兰道:“你让次不是让那些官员们自己写悔过书么?现在人家都写了,也没看见你录用他们,不是记着他们曾经从过贼么?这北京城中,谁没从过贼!河南、山西、陕西、湖广等地官员士绅又有谁没从过贼?你若不录用他们,他们心中定然有怨气,对于将来统一天下,会造成很大的阻力。”

朱震鼻子里哼了哼,说道:“我也没说不录用他们,只是先晾他们几天,若是这么容易就放过他们,将来若是李自成又打了回来,他们不又得远远的就跑去投降了。。甚至,让那些忠臣烈士的家属和不增从过贼军的人赶到不平,下次说不定连他们都一起降了。”

郑心兰道:“你再怎么着,若是让李自成打进北京城来,他们还是会投降的,想要他们死心塌地的跟着你,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他们绝对你够强大,觉得背叛了你肯定也没活路,还不如轰轰烈烈的为你尽忠而死,还能惠及家属后人,又能博个美名。至于那些忠臣烈士,你可以赏他啊,这些忠臣烈士,之所以不降,多半认为投降了也没好日子过,还不如死了,所不定也能像文天祥、陆秀夫那样留下个美名,你就把他们的事迹宣传一下,给他们盖个忠烈祠什么的,再重赏他们的家属,不就解决了么!”

朱震突然想到r国那个靖国神社来,猛地一拍额头,说道:“妙啊!这个主意好,咱要给他们盖个大大的忠烈祠,不仅是那些忠臣烈士,还有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们,全都供奉进去,而且要像太庙一般,一代一代的祭拜下去。。额,我说心兰,你主意怎么这么多?好像论起治国之道,比我还在行啊。”朱震前世也就以特种兵,带兵打仗还过得去,说道治国么,那时一窍不通的。

郑心兰得意的说道:“那当然,我从小就熟读经史子集,对于历朝历代的政治、文化都了如指掌,现在天下快要定下来了,以后有时间啊,你就多读点书。嗯,我来做你老师,怎么样!”

朱震不屑的说道:“你就吹吧,当初我第一次看到某人时,她正带着一帮小屁孩在放风筝呢!”

郑心兰小脸一红,说道:“我那是故意在等你的,爷爷说要给我说门亲事,我就想看看你是什么模样,得知你会在那天来拜访爷爷,就特地跑去看看。”

朱震摩拳擦掌,恨恨的说道:“又被那老狐狸摆了一道,订婚之前,我可是连你是高是矮,是胖是瘦都不知道,甚至连年龄都不知道,你倒好,就先悄悄的把我给瞧了。”

郑心兰道:“还说不记仇,你看,我爷爷就这点事你还记在心里,我可和你说,你以后不许找我爷爷麻烦。哼,说起治国之道,你不怎么样,若说起王者之道,可没人及你。”

朱震诧异道:“王者之道不就是治国之道么?哈哈,没想到我还有王者之气啊,难怪难怪,怎么那些将领都怕我,原来是我虎躯一震,散发的王者之气给吓的。”

郑心兰道:“治国之道是才学,要后天学习的,王者之道是天性,先天就有的,因为王者之道,归结起来,就是坑蒙拐骗、阴损毒诈,这些东西,是善良人一辈子都学不来的。”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