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那更寒虫四壁(一)(2 / 2)

兴唐 午后方晴 0 字 2021-07-14

叙了叙,同是天涯沦落人,又只是一个参军,不是司马长史,官职多尊贵,一会儿熟悉起来,坐下来一边吃酒一边攀谈才知道这两个人一个叫几卜乙,一个叫刘德子,是陈州人北方呆得少,也听不出北方口音的区别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渐渐喝高了一些,言语就有些对李明不敬了刘德子与双小乙背着梅子平挤了一个眼色,刘德子说道:梅参军,我们是平民百姓,想报仇很难可是你是司垩法参军,想报这个耻辱还不容易,刘德子,你不懂,曹王不是一般宗室弟子,他地位尊贵,这个耻辱没有办法报了</p>

此言错矣,他就是一个曹王,难道还有当年许敬宗尊贵,梅子平酒一下子惊醒,看着他们问道:你们倒底是什么人,梅参军,我们是什么人你不要管,但我们家使君允诺替阁下将过个耻辱报回这是我们家使君给你的信</p>

说着从怀中拿出一封信,是秋仁杰写给梅子平的,但也不能直接找上垩门,要摸清梅子平的实际想法,于是有了先前的一出戏信上条件很简单,无论以前他犯下什么过错,秋仁杰前来苏州时,都可以替他隐饰,只要想办法保护好梁金柱性命又隐隐地在信中含蓄写了一件事,皇上既然授予他此职,可见皇上的愤恕,这一次苏州整个官场有可能彻底清洗这个不是威胁的,秋仁杰主要是查这件案子,可他身上的官职,也可以让他查问苏州官场的情况</p>

即使没有牵连进梁金柱一案,也能也有资格找到把柄而且也好理解,太子为了梁金柱居然将两渠停工,苏州官员也许没有参预,可这种默视,也让太子不满作为太子的首要幕僚,秋仁杰既然到了苏州,也肯定顺带着整理一下苏州的官场要求不高,苏州的刑狱正是梅子平掌管的当然,他没有断案权,可是能在关健时拖一拖梅子平想了一下,道:那么最后朝廷会怎么样处鼻王这个不是我们能知道的,但两位圣上此次大恕,</p>

双小乙又含蓄地说了一句话外之音梅子平明白的,又想了一下说道:我答应了,这是此案最关健的一步天就黑了下来,京城中李威还在与裴行俭交谈裴行俭转移了一个话题,说道:殿下,若臣没有猜错,殿下将两渠停下来,真正原因是丹水渠施工不便,正是也许能瞒过许多人,但少数人瞒不过去的裴行俭呵呵一乐,这个弯子他绕子很久才想清楚又说道:而且神门河施工也不宜,臣又看了一下地图,当然,神门河越宽广越好,可是神门岛面积小,拘束了河的宽度工程量不急于其在神门岛上柘宽,不如在鬼门岛上将河流开宽一些水流之处不仅是三门,经过鬼门半岛阻挡,三门河水会合一处,下游百步之内才是水最急的地方,因此鬼门半岛河才是重点</p>

所以殿下才顺便将神门河工程在腊月到来之即停掉,先,裴行俭又呵呵一乐,说开了不稀奇,但当时确实将朝中所有大臣惊得目瞪口呆再次将话锋一转,道:臣自幼失去了父兄,承蒙朝廷垂爱,大力载培,臣一直感谢不尽</p>

裴行俭的父亲与大哥皆有名气,可是隋朝的官员,帮助过瓦岗军,没有帮助过唐朝但作为名门遗孤,唐朝一直在照顾与培养,先是以荫生进入弘文棺,这可不容易的李威对徐俪的许诺,也不过让徐坚进入国子监,弘文棺还是不敢答应</p>

这样一步步走上仕途从某种意义上,他第一感谢的是李世民,不但培养,还替他报了家门之仇,第二是李渊但将这句话说出来,不是提及过去的事,有深的意思,朝廷对我有恩,所以我对朝廷尽忠这个尽忠的是唐朝,不是李治,所以看到那个对唐朝有利,我就支持谁</p>

会是支持谁裴行俭不可能抱着李威大腿说:殿下,我以后效忠你了是朝廷的重臣,又是名门之后,话点到此,什么都点明李威感谢地说:孤谢过了,不用谢,臣不是帮助你,是尽忠朝廷,是,李威无可奈何</p>

这何必区分得那么清楚裴行俭忽然将话锋再次一转,问道:殿下,若有机会,殿下将来愿意做守成之主,还是雄主这反复地绕,李威越发糊涂,慎垂地问道:何谓守成之主,何谓雄主,守成之主,就是祖辈打下了江山,认真处理国事,仁爱节俭谦虚勤奋知人善用纳谏如流,而且处政不死板,学会因时制宜地变通</p>

李威抹了一把汗,嚅嚅道:裴侍郎,就是这样的人君,恐怕也不多,哼,上古两汉皆有,东晋南北朝也有几个人主勉强算得上,自秦以后,做得最好的是汉文景宣三帝,陛下也可,</p>

有些迟疑,因为皇上这些年一年比一年差,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那么雄主呢,雄主很少了,不但兼有守成之主的资质,而且在乱世能混一宇宙,一统八荒,定国后能开疆柘土,安定百姓因此不仅仁爱节俭,还要胸襟开阔,抱负远大,文武双全,智勇过人,善于识人驭人,</p>

先,又抹了一把汗,这个少,迟疑了一下问道:秦始皇算不算,不算,他武有余,定国后以郡县制代替诸候制,结束了春秋战国之争,又统一度量衡文字,可是以暴得天下,又以暴治天下,失去了仁爱之心因此秦不长远,不能算雄主,只能算霸君</p>

,秦始皇不算了,还能有几人,又冉道:汉高祖如何,汉高祖以布衣得天下,不易哉口然而文治有余,武功不足,因此自感不能驾驭一些功臣,于是韩信等人立即遭到杀害随着又遭到匈奴之侮,因此只能算是开国之君,离雄主尚有一段距离,</p>

汉武帝呢汉武帝扫平北漠,匈奴人几百年不为中原所害,可是太过暴厉,不能算光武大帝如何,虽然他因为西汉外戚之乱,没有戒子孙注意外戚,然后外戚专政,为了平衡,又用宦官为之,终于使东汉后几十年国不象国,家不象家,但勉强算一个,</p>

这个评价嘛,不想抬杠,又问道:晋武帝肯定不能算的,治国松驰,居然晋惠帝如此昏庸而不察灭蜀是父辈作为,灭吴是因为别皓残暴北魏太武帝也不算,没有混一天下那么隋文帝呢,隋文帝虽然为炀帝所蒙混,但能算上,</p>

太宗如何,裴行俭眼睛亮起来:他肯定算的,秦治以后千古第一帝也,裴行俭受了李世民的恩,所以推崇如此</p>

还有一个问题,他没有问出来,这都是开国之君,不过中兴之君不是没有,夏周商皆有,不好考证,但后来也有,比如明成祖,康熙大帝,皆符合裴行俭的雄主条件只是苦笑:裴侍郎,守成之主都不易,孤那敢做雄主,错也,殿下低估了自己</p>

人君都想做雄主,可是资质欠缺但殿下条件都是符合了,只要殿下想做,以后未必不是一代雄主,毗也就是自己将来是李世民朱棣康熙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