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方来还有英杰(四)(1 / 2)

兴唐 午后方晴 0 字 2021-07-14

 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p>

风也变成了东南风,chun天来临,到了西北迟了些,终是来了,大地复苏,小草欣欣然地从地平线上拨出,可终没有江南的暖和,带着西北本来就有的肃杀之气。</p>

马未必是瘦的,但成了拉车的马,不是在战场上奔腾,也失去了英雄豪情。</p>

古道却是古道,一直通到天涯。</p>

断肠人不是断肠人,但肠子也在冒着后悔的泡泡。</p>

刘仁轨嘶哑的声音问道:四伯,到了哪儿</p>

前方就是叠州城。</p>

叠州这么快</p>

阿郎,不算快的,若要急赶,早到了秦州。</p>

不用急,就这样慢慢赶,不是某病了吗</p>

那个管家不作声了,知道自家主子的想,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几乎百战百胜,有着自己的矜持,因为李敬玄的所bi,作为这种事情,心情恶劣可想而知的。</p>

阿郎,仆只担心鄯州。自家主人离开,将一堆烂摊子jiāo给李谨行处理,在李敬玄没有到达之前,出了任何差池,自家主子也逃不了这个责任的。</p>

你想错了,李将军一人可堪当一万雄兵。刘仁轨说完这句话,眼睛闭上,心力憔悴,竟然靠在马车上睡着了。</p>

这是一次成的奇袭,论赞婆为此做了很多的布置,前锋是两万jg骑,迅速来到湟中城下,然而立即勒住了战马,说道:停</p>

两万大军一起停下。</p>

其实不只是论赞婆,其他吐蕃将士也感到不解。</p>

太怪异了,如若城中兵力少,此时吐蕃大军突然袭击,唐人城mén应当立即紧闭,然后发烽火,请援兵到来相助。可不是,十分反常,没有看到烽火,这不算的,而且城mén大开,那意思分明是说,进吧,敞开大mén让你们进来。</p>

城头上还chā着数面旗帜,旗帜下面坐着十几个将领,在喝酒言欢,就象这两万黑压压到来的吐蕃jg骑,是一团空气。</p>

论赞婆想不明白,虽然了解得不多,可也知道李谨行不是一个蠢材,断然不会做出如此不合理的事。问身边的属将:你们看唐人为什么这么做</p>

不知道一个个摇头,眼前这一切太不合理,皆想不明白,因此不敢说。</p>

有鲁莽的将领说道:大将军,管他什么,杀进去再说。</p>

且慢,论赞婆摇了摇手。</p>

为什么</p>

我感到那个刘仁轨并没有离开,这是有意设下一个圈套。论赞婆说这句话时,想到了他与二哥jiāo谈的一段情形,论钦陵对他说过一句话:唐人不可轻敌。国家疆域辽阔,百姓众多,能人异士辈出,我们吐蕃能守的就是地高,唐人不适应。所以南诏才能一败。就在青海,也不能轻敌,唐人诡计多端,特别又有一些犀利的武器,于城战不是我吐蕃之长,只能将他们想方设you出效野,才是我们吐蕃人的天下。</p>

难道这是唐朝人的诡计论赞婆眼睛眯缝起来,城mén大开,连吊桥也放了下来,能看到城里的情问,湟中城不大,眼睛力,顺着主街看去,能看到东城mén。奇怪的是西城mén大开,youhuo他率军进去,可是东城mén却紧紧关闭着,大街上也看不到一个行人,十分安静,因为没有人打扰,一群麻雀在飞来飞去,有的落在长街上,东张西望。但这时候瞳孔突然放大,因为他看到了一缕尘土从南边的民舍中扬起,接着又看到了街道上的地面有许多地方隆起。</p>

有埋伏</p>

那个李谨行出身也是一个野蛮人,想不出什么诡计,这一定是刘仁轨的计策,故意将计就计,放出风声回中原,实际上想youhuo他们大意前来侵犯。不然,想不出第二个解释。</p>

心中暗叹一声,还是求一个稳吧,等大哥回来再商议,说道:撤军</p>

撤军</p>

看到没有,地面上有一些新掘的痕迹,唐朝有轰天雷,它不仅能在天上炸,在地下也能炸。还有南边有尘埃扬起,是有伏兵,东南风将尘埃吹了过来。撤,立即撤</p>

</p>

说着一拨马头,立即向赤岭撤去。</p>

此时李谨行在城头也是惊出一身冷汗,城中此时只剩下几百名士兵,休说只是一些火yào,就给他们大炮,也守不下湟中城。于是想出这个冒险的办。</p>

看到吐蕃消失在地平线上,李谨行如释重负地说:还是多看书好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