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王八之气(下)(2 / 2)

兴唐 午后方晴 0 字 2021-07-14

让他们自己讨论。结果可想而知的,象安国与火寻国,最好唐朝军队马上入驻,那怕不惜任何代价,至少比大食人一次又一次贪得无厌的烧杀抢掠好。但还有一些国家不情愿的。</p>

但几天后,唐军再次让他们感到了王八之气。</p>

李谨行率领五千军队,连夜兼程,他原来不习惯夜战或者夜行军,但与黑齿常之混在一起,多少受了一些影响。行了三更时分,草草地扎了营,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又是急行军。正常是两天路程,但为了达到奇袭的效果,此次行军,李谨行仅带了两三天的干粮,以及一些简易的帐蓬。真正做到轻装疾行。速度十分快,到了傍晚时分,就达到了乌质勒的牙帐。</p>

乌质勒的使者认为还有一天,至少半天时间准备。没有。乌质勒得到消息,仅有一个来时辰,唐军就到了。结果与李遮匐一样,束手无策,窘极之下,亲自迎了出来。</p>

然后李谨行热情的邀请,不但请了乌质勒,还请了几乎所有的贵族。</p>

李威前来,最着重的就是这个突骑施。他们没有直接参预叛乱,可属下各部大多数都参加了暴动。包括他的重要别部车鼻施部(看到有人说车鼻施是突骑施官职名,不对的,可以看《请缓令王惠充使往车鼻施奏》。上面就清楚地记载了它是一个部族名字)。也因为它是突骑施的别部,所以李威挑选攻击目标时,主动放过了。</p>

这也造成了突骑施使者看到大胜了,还在慢务丝理地与他讨价还价的原因。</p>

没有与突骑施交战,然而斥候却打听了许多突骑施的情报,包括这个部族的重要贵族。</p>

做了人家的俘虏,也听过这个新皇帝的种种传言与手段,知道不好忽悠,更不想到长安去养老,老老实实地伏下说道:“臣错了。”</p>

李威冷笑:“仅是一句错了,我就会原谅你?”</p>

“臣以后一定老实地听从唐朝的调遣。”</p>

“你们再三的反复,我怎么相信?”</p>

“臣愿派子入京。”</p>

也就是做人质,可做了人质,就不叛乱了?契丹也派了人质,可结果呢?若不是唐休璟将他们打得心寒,会不会俯首听命?李威不语。</p>

“臣交纳万头牛羊,进贡给天朝。”</p>

李威有些心动,这正是他所缺少的,强烈的将心中的**压下去,喝道:“你将我们唐朝当作了什么?当成了大食人?”</p>

乌质勒有些傻眼,你们不是大食人,为什么一批批地将咽面所有粮食、牛马羊掳回来,往碎叶城押运?不敢辨驳,只好说道:“臣还愿意迁往咽面州。”</p>

这才是李威需要的,嗯了一声,问道:“还有呢?”</p>

“还有什么?”乌质勒有些不明白,我都派了质子,也愿意交纳牛羊恕罪,还主动配合你迁移,还要我做什么?</p>

“为什么你们西突厥时叛时复,正是朝廷为你们选派了大汗,却不听从他的命令。”</p>

明白了,道:“臣愿意听从大汗的命令,但朝廷授命谁为大汗?”</p>

“步真之子触瑟罗。”</p>

“以后我一定服从他的指挥。”</p>

李威这才满意地让他下去,但没有释放,让他自己劝解其他四姓使者,什么时候碎叶川挪出来,什么时候才能释放乌质勒回去。但心中还是不放心,将王方翼喊过来。</p>

王方翼一直追到咽面老巢,且将阿史那绰尔从一个山洞里活捉出来。本来是想按照李威意思,将他弄死的。长安养了太多吃白饭的胡人,李威不想再养下去了。但这个家伙很机灵,看到外面箭象下雨一样往山洞里钻,自己身边的侍卫一个个倒下去,在里面大声喊叫:“我是阿史那绰尔,投降,投降。”</p>

自报家门,要投降,这就不好杀了,否则就成了第二个阿史那伏念。以后对治理突厥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将他抓了出来,与一些重要的首领一道送往长安。</p>

但在奏折上,李威低调地将此次战事禀报。又说了种种的困难,反正一时半会,我从西域脱不了身。</p>

然后又将咽面所有财富洗掠一空,剩下的交给阿史那触瑟罗率领各部瓜分去了。</p>

与王方翼走出来,李威看着远处苍黄无际的戈壁滩,说道:“突骑施部族很强大,我很担心哪。若是将乌质勒父子送到京城,诸族民定下来不服。若是让他返回,以后还会继续阳奉阴违。王都护,你有没有什么方法,将突骑施肢解?”</p>

“陛下,不可,突骑施为五姓翘首,一旦采取与咽面部一样的措施,西突厥会产生更大的***。”</p>

“王都护,你误会我意思了,我是说想办法让他们这个部族产生分裂,而不是采取对待咽面的措施,来对待他们。”</p>

“这就有点难办了。”王方翼不由低下头沉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