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问鼎(六)(2 / 2)

兴唐 午后方晴 0 字 2021-07-14

“陛下,是要回京城。国家为重。”</p>

“嗯,联问你,对于联在北方的做法,你有什么法?”</p>

“陛下,臣也是大唐宗室的后裔,请对臣放心。”简单的话音道真还是能听出来的,皇是害怕他不满意对突厥人的做法。因此我是大唐宗室后裔,不是指他父亲阿史那社尔,而是指他母亲南阳公主。</p>

“你能这样想就好,职将会委托你一个重要的任务。”</p>

“嗤下请吩咐。”</p>

“联这次手段有些暴虐,然而迫于无奈工多次反叛,使联失去了耐心。可是大草原联也不想它成为荒漠。联想你率领忠于朝廷的突厥各部,从朔方等地,迁向草原。并且联将授于你单于大都护之职,独乐王。”</p>

“陛下,臣不敢”,道真伏下去,诚惶诚恐的。</p>

独乐王是用独乐参授王的,等于是亲王。</p>

唐朝爵位,皇兄弟、皇子皆封国为亲王。皇太子之子,为郡王。亲王之子,嫡者为嗣王,诸子为郡公,有大功者进封郡王。</p>

对功臣赏赐最高者莫过于国公。</p>

异姓王只有吉利与处罗等四五个突厥可汗,才得到了这一爵位。也是目前为止,唐朝罕见的几个异姓王。</p>

独乐王没有指国,但也等于是指国,突厥国!</p>

所以阿史那道真吓着了。</p>

自己是什么身份,有什么能力,还是很清楚的。</p>

“联知道赏赐过重,然而你身份不重,诸部不服。联给你独乐王的爵位,不仅给你管理诸部的资格权利,也是安抚人心。不然忠于我们唐朝的诸部见到联的举措止,内心会很不安,有可能导致不好的事发生。同时,你将各部迁往北方,任务艰巨,受此爵不过。并且联也将贯彻以前唐朝的政策,若是遇到灾年,国家继续对各部进行一些赈济。联会指导你们一些方针,比如大设关市,进行交易,储备一些粮食与物资,以防不测之年。当然,你也要在北方给联执行一些政策,让百姓学着中原的语言与文字,加强与中原的亲和力。以后联将会派出专人,培育一些耐寒性的粮食,你也指导百姓在独乐水与瞌仑水耕和。从生活方式,向中原百姓靠近。否则文化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始终有离心力。反反叛叛,对他们不利,对中原不利。”</p>

此次打龘压得很狠,突厥百姓数量几乎缩水了三分之二。再将他们迁往阴山以北,不给一些优惠的政策,百姓心中会不满,尽管授了道真独乐王之爵。</p>

过了阴山,地域广大,又挪出大量真空地带,足以塞下许多百姓了突厥人这些年在关外始终没有改变生活习惯,也能适应。但最怕的就是凶年,一场大寒,牲畜多半会冻死,掣肘着北方百姓数量的繁衍。回纯等部一直不是突厥人的对手,原因也在此工数量跟不去,而突厥人背借着阴山之南的优势,恢复得快。所以铁勒各部一直生活在突厥人的阴影响下。</p>

契丹人的强大,也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幽州的北方。若是将阴山以南与幽州到营州这一块地方腾出来,意义非同可的。</p>

“可是南河套、云朔……”</p>

“联会有计较。”</p>

“喏。”</p>

两人又商量了迁移时需要注意的事项。</p>

这一点很重要,若是百姓反感,甚至有可能将道真杀死,重新叛乱。接着,又召见了各部族的酋长,进行了磋商,同样给了不少优慧的政策,比如挤出一些庄园与田产,供他们敛财,再赏赐一些官爵,在长安腾出一些府邸,若是在大漠呆厌烦了,可以回长安享受。进行拉拢,让这些首领成为大漠与中原的纽带,配合道真的工作。</p>

这才下了诏书,大军陆续的从大漠,从阴山向回撤退。</p>

李威也率领几万军队,返回雁门关,不过陆续的遣返回家,到洛阳时,只剩下六万多军队。除了几万军队是从洛阳本地带出来的外,还有两万是从青海带过来的将士。</p>

渡过了黄河,行了没有多远,就可以到洛阳城了。</p>

望着洛阳城墙,在地平线越来越清晰,李威感慨万千,经过了几年的折腾,这一刻,一颗悬着的石头,才落了地。</p>

心中有感慨,有期盼,还有一种陌生。</p>

越来越近,大军驶过,腾起了一片尘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