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暗涌滚滚(1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我非常信任你,但是这些证据我们暂且称之为证据吧,能说明什么刘俊实面色严峻的打量了莫珲聪一番,说道,宋英杰已经死了,即便他是被cia派来的刺客杀害的,也没法证明。</p>

莫珲聪没有开口,因为总统说的是事实。</p>

你手上还有别的线索吗</p>

唯一的线索就是魏泰贤,可是他已经死了。</p>

很明显,这是杀人灭口的伎俩。</p>

莫珲聪叹了口气,说道:以现在掌握的线索,就算我们都知道是cia干的,也无法证明什么。</p>

这就是最大的问题。</p>

可是副总统不能死得不明不白,不然</p>

我明白你的意思。刘俊实压了压手,说道,宋英杰在你们的保护下遇刺身亡,特勤处的声誉受到严重损害,你肯定想查清真相逮住凶手。我相信,如果我阻止你调查,你会用别的方式继续下去。</p>

莫珲聪笑了笑,没说什么。</p>

我不会阻止你,因为我也想查清真相。刘俊实敲了敲桌子,说道,去新竹前,宋英杰找我单独谈过。</p>

什么莫珲聪的眉头跳了几下。</p>

我也不知道,当时我们正要出发,他又有点犹豫。</p>

什么都没说</p>

他只说,集会结束后,与我坐一辆车回去,在路上跟我说。</p>

副总统当时的行为很反常吗</p>

算不上反常,你也知道,他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遇事很难拿定主意。</p>

难道宋英杰知道cia密谋刺杀刘俊实莫珲聪在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种可能不是不存在,而是肯定存在,因为刘俊实遇刺身亡的话,宋英杰是最大的受益者,卷入阴谋的可能性非常大。</p>

如果我们找不到证据,就只能想办法证明cia有行刺的动机。</p>

动机</p>

刘俊实点了点头,说道:如果中枪的是我,而不是宋英杰,cia能从中获得好处,那么cia就有刺杀我的动机。</p>

可是,这也说不通,因为</p>

去查查宋英杰在过去一两年间的行程安排,也许会有意外收获。</p>

这个简单,特勤处有相关记录。</p>

查到后,一定要告诉我。</p>

莫珲聪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我们的猜测没有错,副总统有嫌疑,那么</p>

我相信,宋英杰不会做这种对不起国家与民族的蠢事,更不会背叛我。即便他做错了什么,也只是一时糊涂。刘俊实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针对副总统的调查,必须严格保密,不能让其他人知道,包括特勤处的特工。</p>

我亲自去调阅档案。</p>

非常好,记得告诉我。</p>

莫珲聪点头答应了下来,随即起身告辞。</p>

刘俊实的话让他相信,总统也在怀疑副总统,只是出于某种原因,总统不想大肆张扬。这也很好理解,宋英杰是刘俊实亲自挑选的搭档,当初遭到很多人反对。如果宋英杰出了问题,刘俊实也会受到连累。</p>

让莫珲聪无法理解的是,刘俊实回避了最关键的问题:为什么中枪的是宋英杰</p>

如果中枪的是刘俊实,前面的所有推测都说得通。除非存在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然宋英杰中枪身亡的事实就能推翻所有推测。</p>

什么才是合理解释</p>

莫珲聪没有胡思乱想,因为刘俊实提出了唯一可行的调查方法:查清楚宋英杰与cia的关系,证明cia有行刺动机。</p>

调查的难度非常大。</p>

存放在特勤处的出行记录肯定没问题,不然早被发现了。要想查清真相,就得逐一核实宋英杰当选副总统之后的行程安排,即他有没有按备案出行,是否在出行时见过不该见的人做过不该做的事。</p>

与cia遇到的麻烦相比,莫珲聪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p>

得知台湾副总统在新竹县参加集会时遇刺,钱德勒立即把亨特叫了过去,询问了详细情况。</p>

因为罗伊-林奇已经失踪,所以亨特也不清楚具体情况。</p>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林奇的刺杀目标不是宋英杰,而是刘俊实。</p>

随着台湾警方声称在离集会现场一千八百多米外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击毙两名涉嫌刺杀宋英杰的比利时人,钱德勒第二次找亨特询问情况。</p>

这次亨特给出了肯定答复:那两个来自特别空勤旅的特种兵正是林奇雇佣的杀手。</p>

至于发生了什么事,亨特仍然说不清楚。</p>

按照他的推测,在三叉戟号货轮遇袭沉没之前,林奇给两个杀手下达了命令,刺杀行动没有受到影响。中枪的是宋英杰不是刘俊实,证明林奇已被中国情报机构捕获,交代了刺杀行动的详细情况。</p>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不用亨特解释,钱德勒也想得到。</p>

为了防止cia再次派人刺杀刘俊实,中国情报机构展开行动,除掉了那两名特别空勤旅的狙击手,然后用他们的武器击毙了宋英杰。因为没有合适的代言人,所以cia暂时不会把枪口对准刘俊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