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狙杀(1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上了公路,马明涛在前面带路,牧浩洋跟在他身后二十米外,庞跃龙在后方大约三十米处断后。</p>

见到马明涛停下脚步举起拳头,牧浩洋立即收住步伐,朝庞跃龙挥了挥手。</p>

过了几秒钟,等马明涛放下拳头,牧浩洋跑上去。</p>

怎么回事</p>

就在这里。马明涛蹲下,摸了摸地上的车轮印,还是湿的,我开始看到的车队刚刚从这里过去。</p>

这条路通到哪牧浩洋朝道路两端看了看,都是六十度以上的弯角,直道长度不到两百米,够几辆车同时进入。</p>

板门店,肯定是韩源和派去接朴正德的人。马明涛起身朝四周看了眼,然后指了下北面的山坡,在那边设置狙击阵地,我们在公路两段安放炸药,先炸掉前车与尾车,再趁乱发起袭击。你是狙击手</p>

对,我是狙击手,老庞的枪法不比我差。</p>

你去狙击点,我跟老庞埋伏在公路南面。马明涛又仔细观察了四周的情况,注意我们头盔上的荧光标志,别打偏了。</p>

从板门店到开城只有一条路牧浩洋说这话的时候,看着北面的山坡。</p>

有三条公路,不过这条公路最短。马明涛朝还在后面张望的庞跃龙招了招手,天快亮了,美韩联军很快就会发动进攻,朴正德必须赶在战争爆发前说服韩源和。要是第四军团与美韩联军打起来,什么都晚了。</p>

我们不会白忙活吧</p>

什么意思</p>

几个小时过去了,说不定朴正德已经到达开城,正在做韩源和的思想工作。</p>

马明涛笑了笑,说道: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就太背时了。只是你也看到了,第四军团的作战部队没有返回营地。要是朴正德到了开城说服了韩源和,现在这条公路上肯定到处都是人民军的车辆。</p>

也许,韩源和还没做出决定。庞跃龙说了一句。</p>

不管怎么说,白忙活总比错过机会好得多。马明涛看了眼手表,凌晨五点半,天快亮了。赶紧布置伏击阵地,别把时间花在空谈上。</p>

牧浩洋与庞跃龙没再多说,赶紧着手布置。</p>

对两名特种兵来说,制作与安放遥控炸弹是小菜一碟。为了增强炸弹的威力,牧浩洋用匕首锹出几百颗步枪子弹的弹头,把弹头镶在塑胶炸药上。庞跃龙负责安装,因为没有带导线,所以只能无线引爆。</p>

马明涛没来帮忙,而是跑到前面放哨。</p>

十五分钟后,牧浩洋帮助庞跃龙安放好十二枚遥控炸弹,才提着svd,到北面山坡上选择了一处视野开阔的狙击阵地。</p>

距离不是太远,也就两百米左右。</p>

虽然svd的精确性比不上西方国家的高精度狙击步枪,特别是m24与m40这种栓动式狙击步枪,但是在这个距离上,svd的精度并不差,由训练有素的狙击手使用,能够轻易命中人头大小的目标。</p>

牧浩洋选择的狙击阵地不够隐蔽,也没有必要把隐蔽放在首要位置上。</p>

战斗打响后,十二枚遥控炸弹能干掉大部分敌人,让剩下的敌人手忙脚乱。等到庞跃龙与马明涛在南面发起攻击,大部分敌人都会忽视北面山坡上的狙击手。牧浩洋的任务不是射杀人民军官兵,而是干掉朴正德。</p>

埋伏好后,牧浩洋首先检查了svd,随后取出微光夜视仪。</p>

看到东方的天空已经放亮,他把夜视仪收了起来,拿出激光测距仪,开始逐一测量遥控炸弹的准确距离。</p>

这么做,不是为了搞清楚遥控炸弹埋在哪,而是在开火时更方便一些。</p>

通过观察爆炸点就能算出距离,用不着临时估算。</p>

其实这么做没有多少意义,因为用svd射击两百米内的人员,用不着精确测距,牧浩洋只是养成了习惯。</p>

做完这件事,牧浩洋动手检查了akm。</p>

只要天亮,用akm都能精确射击两百米内的人员。</p>

在激烈的战斗中,牧浩洋不会花时间为svd更换弹匣,最好的选择是换一把装满子弹的步枪。</p>

见到马明涛跑回来,朝庞跃龙挥手,牧浩洋立即放下akm,端起svd。</p>

车队就在两公里之外,还亮着车灯。</p>

朝公路上的两人吹了声口哨,牧浩洋比划着说明车队情况,总共有五台车辆,打头两台是军用越野车。</p>

看到马明涛与庞跃龙爬到草丛里,牧浩洋扯下两片草野,卷在一根枯枝上,做了个简易风向标。</p>

理想选择是风向仪,只是没有带在身边。</p>

虽然没到台风季节,但是朝鲜半岛西部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非常大,风速与风向变化非常频繁。</p>

与距离相比,强风对弹道产生的影响更加明显。</p>

把建议风向仪插在左前方,牧浩洋把svd架在前面的土包上,尽量让身体放松,成自然俯卧姿势。</p>

汽车灯光闪过后,公路转角处传来轮胎从碎石路面上碾过时产生的噪声。</p>

更加明显的,则是汽车引擎发出的声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