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海蛇之吻(1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第六十章海蛇之wěn</p>

哈尔西号遭到潜艇攻击,被两条鱼雷击中,惊醒了威斯特霍芬。</p>

反潜直升机发来的信息非常详细,鱼雷来自东南方向,总共有四条,哈尔西号施放的鱼雷you饵只引爆了其中两条。</p>

被两条鱼雷击中,哈尔西号的结局肯定非常悲惨。</p>

从紧急起飞还在哈尔西号上空的那架直升机发来的战场图像来看,第一条鱼雷击中驱逐舰舰尾部,爆炸点在舰尾正下方两根推进轴之间,不但炸飞了两具螺旋桨炸断推进轴,还切掉整个舰尾,半个飞行甲板被炸上了天,舰尾数个舱室顷刻间被海水吞没,数十名官兵灰飞烟灭。</p>

第一条鱼雷只是让哈尔西号丧失航行能力,在两个轮机舱下方爆炸的第二条鱼雷则葬送了这艘驱逐舰。</p>

爆炸发生后,驱逐舰被抬离水面十多米,落下时已经拦腰折断。</p>

这个场景,让威斯特霍芬想到了澳大利亚海军用一艘退役驱逐舰做的测试。只是那艘二战期间建造的驱逐舰只有两千多吨,哈尔西号的满载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爆炸释放的巨大威力让威斯特霍芬相信,击中哈尔西号的不是普通重型鱼雷,而是威力更大的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p>

俄罗斯鱼雷</p>

威斯特霍芬不大相信,因为中国海军在引进636型潜艇时,想办法搞到几条俄罗斯的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而俄罗斯一直拒绝向中国出售这种鱼雷,所以中国海军自行开发了xg能相似的鱼雷。</p>

依靠先进的电子技术,中国海军的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肯定青出于蓝。</p>

断成两截的哈尔西号迅速沉没,在海面上呆的时间不到三分钟,只有三十多名官兵逃了出来。</p>

第二架直升机放弃反潜任务,转而营救落水官兵。</p>

情况非常糟糕,首先起飞的那架反潜直升机没能在第一目标区域发现攻击哈尔西号的潜艇,正在飞往东南方向的第二目标区域。此时,最近的反潜巡逻机在海峡东端,最近的反潜快艇在二十海里之外。</p>

如果反潜直升机在第二目标区域也没有收获,找到那艘潜艇的希望将变得非常渺茫。</p>

哈尔西号已经沉没,威斯特霍芬为阵亡官兵悲痛时,更得考虑潜在的威胁。虽然直觉告诉他,袭击哈尔西号的就是向船队发shè鱼雷的那艘潜艇,但是理智告诉他,海峡里很有可能还有潜艇。</p>

</p>

怎么办</p>

回到近岸浅水海域,还是继续驶往釜山</p>

威斯特霍芬有点犹豫,因为釜山就在前面,半个xiǎo时后,快速运输船将进入港口,战略预置舰也能在四十五分钟内入港。</p>

回到近岸浅水海域,不但航程会延长,航速也得降低。</p>

反复权衡后,威斯特霍芬决定不改变航道。</p>

袭击全都发生在海峡西端,表明中国潜艇在那边设伏。如果海峡里面也有潜艇,袭击早就发生了。</p>

其他的潜艇,肯定在对马岛北面。</p>

有两艘韩国护卫舰,还有四架反潜巡逻机,加上紧急出动的四架反潜直升机,足以震慑住那些潜艇。</p>

威斯特霍芬没有改变航线,却让格里德利号减慢速度,靠近船队。</p>

已经现身的四艘潜艇中,只有一艘被反潜直升机击沉,还有三艘在逃。如果这些潜艇上还有反舰导弹,而且利用这个机会发起攻击,呆在船队前方的格里德利号就无法掩护运输船。</p>

威斯特霍芬并不知道,他最担心的事情马上就要变成现实。</p>

格里德利号突然减速靠近船队,没有让汪誉涵改变攻击决定,只是给他制造了一个不大不xiǎo的麻烦。</p>

先攻击驱逐舰,还是先攻击运输船</p>

要是格里德利号没减速,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当时,海蛇号已经锁定了格里德利号,按照汪誉涵的安排,先用两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攻击驱逐舰,再发shè四条五百三十三毫米鱼雷攻击运输船。动作够快的话,还能在反潜直升机赶到之前,发shè第二批鱼雷。</p>

现在的问题是,攻击了驱逐舰,还有时间发shè第二批鱼雷吗</p>

按照两条鱼雷攻击一个目标计算,四条鱼雷只能攻击两艘运输船,而汪誉涵面前摆着十几艘运输船,后面还有五艘战略预置舰。</p>

这么多的猎物,不多干掉几个,确实太可惜了。</p>

片刻迟疑后,汪誉涵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启动推进器,让海蛇号以四节的极慢航速bi近美军驱逐舰。</p>

这么做,看上去很冒险,但是汪誉涵有非常大的把握。</p>

随着格里德利号靠近船队,运输船发出的巨大声响足以掩盖潜艇的噪声。也许驱逐舰会在恰当的时候让球首声纳以主动方式工作,探测周围海域,可是立即发现海蛇号的可能xg并不大。</p>

只要把握好时机,就能在暴lu之前shè出鱼雷。</p>

随着潜艇靠近船队,不但能够大大缩短攻击驱逐舰的时间,还能用鱼雷的爆炸声与运输船的噪声做掩护,避开反潜直升机,获得再次攻击机会。如果位置比较理想,还能用反舰导弹攻击后面的战略预置舰。</p>

真要一举击沉美军驱逐舰与多艘运输船,就算海蛇号被击沉,也够本了。</p>

汪誉涵的判断非常准确,格里德利号没有马上调整球首声纳的工作模式,直到运输船的噪声大到不可能忍耐,才以主动方式工作。</p>

主动声纳能够探测到坐底与悬停的潜艇,但是探测范围非常有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