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一网打尽(1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无弹窗网,万名书迷同时在线被电磁武器瘫痪后,第三护卫群的十艘战舰只能坐以待毙。</p>

根据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作战记录,六点十八分,足炳号被第一枚反舰导弹击中,在接下来的半分钟内,又被二十三枚反舰导弹击中。这艘满载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大型战舰在坚持了不到十分钟后翻覆沉没,仅有三名冲上露天甲板的水兵幸存,包括舰队司令官长野知男少将在内的三百三十八名官兵阵亡。</p>

足炳号首先遭到攻击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它是舰队旗舰。</p>

作为爱宕级的二号舰,足炳号是第三护卫群里排水量最大的战舰,因此雷达反射信号最为突出。更重要的是,在防空作战中,足炳号是指挥中枢,一直在为其他战舰分配防空任务,电磁辐射非常明显,简直就是一台大功率微波发射器06具有多种引导模式,在选择攻击目标的时候,肯定使用了被动雷达,并且由此确定足炳号是最有价值的攻击目标。</p>

结果就是,首先突破舰队防空网的反舰导弹全部奔向了足炳号。</p>

被二十多枚反舰导弹击中,别说是一艘排水量只有一万吨的驱逐舰,即便是排水量超过十万吨的超级航母也很难幸免。</p>

战后,日本对足炳号的遗骸进行了勘测,发现二十四枚反舰导弹均击中左舷,且命中点都在水线附近。对于这艘长一百六十五米的战舰来说,这绝对是天大的灾难。以c806使用半穿甲战斗部的威力计算,一枚反舰导弹能在舰体上撕开一条长约十米的大窟窿,平均十六枚反舰导弹就能彻底炸掉足炳号的左舷,二十四枚反舰导弹肯定会重复命中,对舰体结构造成致命损伤。</p>

正是如此,足炳号才迅速翻覆沉没。</p>

两分钟后,妙高号驱逐舰也被导弹击中了。</p>

以当时的情况,首先击中妙高号的两枚c806肯定是在攻击足炳号时脱靶,没能命中,随后转为攻击次要目标,即第三护卫群里的另外一艘防空驱逐舰,而没有绕回来攻击足炳号。</p>

没什么好奇怪的,几乎所有性能先进的反舰导弹都有再搜索与再攻击能力。</p>

因为c806的初始技术来自俄罗斯的俱乐部反舰导弹,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加上了目标信息储存能力。说得简单一点,进入攻击阶段之前,c806会储存几个目标信息,然后攻击首要目标,脱靶后自动攻击次要目标。只要导弹的弹头还在飞行,就会依次攻击之前锁定的几个目标。</p>

作为金刚级驱逐舰的三号舰,妙高号显然排在第二位。</p>

从排水量上看,妙高号仅比足炳号轻了几百吨,舰长只短了四米,两者的雷达反射信号基本没有区别。</p>

如果只被两枚导弹击中,妙高号还不至于沉没。</p>

以c806的威力,特别是仅有二百五十公斤重的战斗部,至少需要四枚才能彻底瘫痪万吨级驱逐舰。</p>

击沉的话,则需要六枚以上。</p>

被导弹击中后,妙高号立即减速脱离编队,同时开始损管作业,第一批损管人员在一分钟后就冲上了露天甲板,开始灭火。与此同时,战舰上的官兵关闭了水密门,防止海水从破损处涌入,也为了防止火势蔓延。</p>

殊不知,在这个时候关闭水密门,等于锁死了逃生通道。</p>

最明智的决策是立即弃舰,让官兵跳海逃生,甚至不要放下救生艇。</p>

因为,数百枚反舰导弹就在数十公里之外,五分钟后就将到达。</p>

妙高号的舰长没有下达弃舰命令,因为战舰还没有沉没的危险,而按照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作战守则,舰长必须尽一切可能保住战舰。</p>

为了防止火势蔓延,妙高号关闭了主推进器,速度迅速降低。</p>

也许,这是最明智的决策。</p>

减速后,妙高号脱离编队,伴随行动的两艘高波级驱逐舰冲到前方,附近还有两艘村雨级驱逐舰为其充当挡箭牌。</p>

结果是,在大批反舰导弹到达时,首先倒霉的就是这四艘驱逐舰。</p>

此外,伴随爱宕号活动的四艘多用途驱逐舰也遭到了导弹攻击,而且均在六点三十五分之前沉没。</p>

大概在六点三十分左右,妙高号才再次被反舰导弹击中。</p>

如果舰长在六点二十分下令弃舰,战舰上的官兵肯定有足够的时间跳海逃生,说不定还能放下几条救生艇。这样一来,在搜救力量赶到之前,这些官兵都有可能幸免,也许还能救援其他战舰上的落海官兵。</p>

可惜的是,直到再次被反舰导弹击中,妙高号的舰长都没有下达弃舰令。</p>

妙高号上的三百名官兵中,有不少是被舰长迂腐的执行条例害死的。</p>

要知道,当时足炳号已经沉没,其他八艘驱逐舰也被导弹命中,最多的一艘被超过三十枚反舰导弹炸成了碎片。即便如此,仍然有超过一百枚反舰导弹没有找到目标,结果全都盯上了妙高号。</p>

被一百多枚反舰导弹击中是什么后果</p>

显然,没人知道,因为妙高号上的官兵无一幸免,而当时跳海逃生的官兵中离得最近的也在十几公里之外。</p>

根据战后对妙高号残骸的考察,这艘战舰在沉没前就被反舰导弹腰斩。</p>

不是纵向腰斩,而是沿着战舰的水平面腰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