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突然遭遇(1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第四十五章突然遭遇</p>

遭到炮击后,岛上的驻军立即发出警报。</p>

问题是,此时太阳还没落山,粒子风暴的干扰非常严重,陆战队的通信电台功率又不是很足。</p>

直到六点四十五分,杨禹方才收到消息。</p>

毫无疑问,杨禹方当场就呆住了。</p>

硫黄岛遭到炮击,表明日本战舰就在方圆三百公里以内,即便联合舰队分兵行动,专门派遣战舰去炮击硫黄岛,其主力也不会太远,肯定离硫黄岛非常近,而且肯定在傍晚派出了侦察机。</p>

此时,第一舰队就在硫黄岛西南大约四百公里处。</p>

也就是说,第一舰队已经进入了联合舰队的攻击范围,却没有发现联合舰队</p>

杨禹方没有时间后悔,因为他不可能把第一舰队弄到几百公里之外去,而他能做的只是立即出动侦察机。</p>

当然,杨禹方没有做傻事,即没有立即打破无线电静默。</p>

如果联合舰队离得足够近,肯定能截获第一舰队发出的电报,至少能够判断出第一舰队所在方位。</p>

在遭遇战中,判断出对方的方位就足够了。</p>

为了保持无线电静默,杨禹方首先部署了侦察方案,才让侦察机起飞,而不是首先让侦察机升空。</p>

七点十五分,第一架侦察机从昆仑山号上起飞。</p>

能在半个小时内调整侦察部署,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要知道,在此之前,杨禹方已经对夜间的侦察行动做了安排。</p>

在这一系列的战术安排中,最关键的只有一点:保持无线电静默。</p>

虽然战后,很多人在评论这次战役时,认为杨禹方保持无线电静默延误了战机,为正在积极寻找决战机会的牧浩洋制造了很多麻烦,还差点导致战役行动彻底失败,但是以当时的情况,如果杨禹方在不知道第二舰队行踪的情况下打破无线电静默,后果肯定会更糟糕,结果也难以预料。</p>

要知道,六点四十五分时,第一舰队与联合舰队在直线距离不会超过六百公里。</p>

如果杨禹方在这个时候打破无线电静默,联络第二舰队,肯定会被联合舰队发现,东乡祖望很有可能在七点半之前派出攻击机群,第一舰队将在八点半之前遭到攻击,而杨禹方在这个时候,根本不可能知道联合舰队在哪。</p>

可以说,杨禹方一贯的谨慎,正是海军将领的特点。</p>

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任何一名海军将领处在杨禹方的位置上,都会这么做。在书写交战报告的时候,牧浩洋就明确提到,如果是他指挥第一舰队作战,也会在硫黄岛遭到轰炸之后保持无线电静默。</p>

很快,杨禹方的行动就被证明是非常正确的。</p>

八点刚过,一架从天山号上起飞的侦察机发现了炮击硫黄岛的日本巡洋舰,随即遭到日本战舰发射的防空导弹拦截。在避开防空导弹之后,这架侦察机在八点十分左右用雷达探测到了联合舰队。</p>

万分可惜的是,在规避防空导弹的时候,侦察机上的无线电台出了故障</p>

跟踪联合舰队五分钟后,侦察机遭到了日本战斗机拦截,随即转向规避。为了避免把敌机带到第一舰队上空,侦察机没有直接返回舰队,而是向硫黄岛方向返航。只是日本巡洋舰还在炮击硫黄岛,侦察机没有及时降落。</p>

摆脱日本战斗机之后,侦察机在八点四十五分左右转向。</p>

直到九点左右,侦察机才靠近了舰队上空的预警机,用定向通信设备,发出了联合舰队的情报。</p>

这个时候,联合舰队的行踪已经不是秘密了。</p>

在对付中国海军侦察机的时候,联合舰队没有及时发现出现在后方的攻击核潜艇,也就没能阻止核潜艇发出电报。</p>

大概八点四十左右,那艘一直尾随联合舰队的潜艇再次浮上水面,发出了电报。</p>

这次,电报没有受到影响。</p>

五分钟后,杨禹方与牧浩洋几乎同时收到了由海军司令部转发的电文。随后,侦察机联系上了舰载预警机。</p>

问题是,这个时候,联合舰队指挥官东乡祖望也意识到了危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