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快马加鞭(1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第五十六章快马加鞭</p>

九日夜间,特遣舰队开始轰炸日本本土。</p>

此时,牧浩洋手里有三艘航母。虽然天山号的条件好得多,但是牧浩洋仍然在黄河号上指挥战斗。三个舰载航空兵联队总共有二百九十四架战斗机,按照晏鹰搏制订的轰炸计划,每架战斗机在夜间出动一次。因为日本已经丧失空中反击能力,所以牧浩洋抽调了六艘巡洋舰与九艘驱逐舰,组成炮击编队,在卓誉铭的指挥下北上逼近日本本土,从十日上午开始炮击。留下来的一艘巡洋舰三艘驱逐舰十二艘护卫舰与八艘攻击核潜艇足以掩护三艘航母。</p>

牧浩洋没有插手轰炸行动,因为舰载战斗机得配合空军作战,打击空军难以对付的一些敏感性目标。这样的工作,晏鹰搏完全有能力应付,没有必要让舰队司令官操心,牧浩洋也没这个心思。</p>

这个晚上,牧浩洋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觉。</p>

粒子风暴爆发以来,牧浩洋还是第一次在夜间睡觉。过去二十多天里,他一直是昼伏夜出,生物钟完全颠倒了过来。</p>

要是在二十年前,这不是什么问题。</p>

可是对于年近五十的海军大将来说,像年轻人那样拼命,而且持续二十多天,确实是个大问题。</p>

同样的,周渝生马明涛与章玉廷也在这个晚上卸下了肩上的重担。</p>

天亮前,牧浩洋就醒了过来,去军官餐厅吃了早饭。等他来到指挥中心时,通信参谋已经整理好了夜间收到的情报与战报,还为他泡好了咖啡,桌上还放着两条运输机在夜间送来的香烟。</p>

有什么重大消息吗</p>

没有,主要是各部队的战报,以及二部提供的情报。</p>

行,你去休息吧。</p>

通信参谋没多罗嗦,他已经忙了一个晚上,换班的搭档也已赶到。</p>

点上香烟,牧浩洋才开始处理战报与情报。</p>

战报没什么好说的,都是一些常规性的东西,主要是由空军司令部发来的,也有一些舰队的报告。</p>

等他抽完一根烟,喝完咖啡,才翻开了二部送来的情报。</p>

大部分都是常规性情报,主要是对轰炸效果的分析与判断结果,只有一条情报引起了牧浩洋的注意。</p>

这条情报明确提到,日本的战争物资严重匮乏,轰炸与封锁效果已经显现出来。</p>

显然,这与牧浩洋最出的判断不大一致。</p>

在战争爆发前,牧浩洋估计需要三个月,才能彻底摧毁日本的战争基础,即耗光日本的战略储备。</p>

到目前,战争仅持续了一个月而已。</p>

当然,李明阳没有信口雌黄,而是提出了许多直接与间接证据。</p>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战略轰炸摧毁了日本百分之八十的战略储备,以及战略封锁使日本的进口总量降低了百分之九十五。</p>

相对而言,前者更加重要。</p>

在轰炸日本的战略储备仓库时,空军大量使用了燃烧弹子母炸弹以及一些非常特殊的弹药。比如日本总共有三十八处战略粮食仓库,储备了足够一亿多日本人消耗一年的六千多万吨粮食,在轰炸这些目标的时候,空军最先使用燃烧弹,希望烧光所有粮食,后来又使用了装填有强腐蚀剂的特种炸弹。根据空军提供的作战报告以及二部获得的情报,轰炸效果非常明显,日本储备的粮食已经锐减到一千万吨左右,仅能维持两个月。因为剩下的粮食分散在各地,所以很难通过轰炸摧毁。</p>

相对而言,日本最缺的是燃料与金属。</p>

经过一个月的高强度轰炸,日本储存的燃油降到了一千五百万吨以内,仅够维持一个月左右。如果限制民用,这些燃油最多供军队与军工厂消耗两个月。即便把日本本土开采的煤炭等矿物能源算上,也最多只能坚持三个月。</p>

金属上,问题更加突出。</p>

根据二部获得的情报,日本储备的铜已经全部耗光,包括矿石在内的钢铁储备不会超过三千万吨。</p>

这会有什么影响</p>

按照李明阳的分析,日本的军事工业将在一个月内停产。</p>

到时候,别说制造坦克战车,恐怕连枪弹都生产不了。原因很简单,枪弹的主要原料是铅与铜。虽然日本还有较多的铅储备,但是铜储备已经耗光。为次,日本很有可能用钢铁取代铜,生产钢质枪弹。</p>

显然,日本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p>

根据这些,李明阳明确提到,战略轰炸与战略封锁就能打垮日本,因此有必要考虑是否登陆日本本土。</p>

也就是说,李明阳反对登陆日本本土。</p>

除了前面提到的依据,他还在情报中提到,日本已经完成全面战争动员,军事力量剧增到一千万以上,基本上所有年龄在十八岁到四十五岁之间的成年男性都被征召,登陆日本本土必然是一场恶仗。</p>

按照李明阳的说法,攻占日本本土,很有可能导致十万官兵伤亡。</p>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无法接受的代价。</p>

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中队在历场战争中的总伤亡也不到十万,而且牧浩洋早就在战争计划中提到,对日战争的伤亡量将在五万以下。</p>

果真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