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打过边境线(1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第三十章打过边境线</p>

十月六日傍晚,天色暗下来后,第一八八装甲旅撤出了代尔塞赖斯。</p>

为了阻止叙军乘胜追击,巴拉姆出动了数十架武装直升机,对叙军第三装甲师与第七装甲师进行了一次猛烈的低空打击。虽然这轮打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迫使叙军放弃了继续推进的想法,但是以军也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总共有十三架ah64d被叙军的野战防空系统击落。</p>

从战后公布的一些资料来看,以军的这轮空中反击基本上没有意义。</p>

原因很简单,在击退第一八八装甲旅,攻占了代尔塞赖斯的时候,叙军第三装甲师与第七装甲师也离残废不远了。</p>

当时,叙军至少在代尔塞赖斯附近损失了三百七十辆主战坦克。</p>

此外,在阻击第七装甲旅的战斗中,第三装甲师还损失了大约八十辆主战坦克。</p>

根据叙军的作战编制,这两个师总共也就只有六百多辆主战坦克,除掉突击时损失的十多辆,在攻占代尔塞赖斯之后,只剩下了不到一百五十辆主战坦克,而且激烈的战斗,耗光了弹药与燃油。</p>

也就是说,即便叙军的后勤保障能力不受影响,也需要大概一天,第三装甲师与第七装甲师才能在仅剩下四分之一装甲力量的情况下再次发动进攻。如果要补充作战力量,则需要更多的时间。</p>

事实上,这也正是戚凯威面临的最大问题。</p>

如果就此停下来,以军将获得足够多的时间巩固最后一道防线,甚至有可能赶在叙军之前发动进攻。如果继续进攻,第三装甲师与第七装甲师将得不到补充与休整,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被以军击溃。</p>

要知道,打到这个时候,以军只动用了三个王牌旅。</p>

在第三装甲师与第七装甲师前方,还至少有一个常备旅与四个预备役旅。如果进攻速度慢下来,以军还会继续增兵。</p>

如果可以,戚凯威当然希望第三装甲师与第七装甲师继续向前挺进。</p>

前线反馈回来的消息让戚凯威非常沮丧,万幸的是叙军的抢修部队已经赶到,大约能够修复三分之二的受损坦克。只是,需要有足够多的时间,而且一部分受损较为严重的主战坦克必须送回后方的修理厂。</p>

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戚凯威只能让步兵师顶上去,继续向以军施加压力,消耗以军的作战能力。</p>

当然,这不仅仅指以军的有生力量。</p>

持续的高强度战斗,最受考验的是官兵的忍耐能力,或者说是精力。只要不放松进攻力度,以军就得在前线拼命,也就得时刻保持战斗状态。持续上几天,以军就算还守在阵地上,也不见得能够守住。</p>

戚凯威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事情:联系牧浩洋,提出让埃及军队协同作战。</p>

当时,巴拉姆也调整了部署:一是让第一八八装甲旅撤到后方补充兵力,特别是损失严重的装甲力量;二是向第七装甲旅与第一步兵旅增派兵力,稳住侧翼防线;三是把预备役部队顶上去,守住战线。</p>

更重要的是,巴拉姆也需要预备队,充足的预备队</p>

当天晚上,巴拉姆就联系了以军总参谋长,提出至少增派四个步兵旅,补充五百辆主战坦克。</p>

补充主战坦克的要求立即得到了满足。</p>

打到这个时候,以色列国防军还没有拼光库存,大量库存的梅卡瓦4与梅卡瓦3型主战坦克,甚至是一些马加奇7型主战坦克都在翻修之后,提供给战时组建的预备役部队。</p>

可惜的是,在增派预备役部队的问题是,以军总参谋长没有满足巴拉姆的要求。</p>

原因很简单,在六日下午,西奈半岛前沿阵地上的埃及军队就进入了进攻阵地,埃及空军还轰炸了边境线上的以军阵地。</p>

所有迹象都表明,埃及军队即将越过边境线。</p>

虽然戈兰高地上的战况非常凶险,但是与南方边境防线相比,就算不了什么了。不管怎么说,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巴拉姆成功顶住了叙利亚军队的猛攻,还使两个叙利亚王牌装甲师遭到重创。可是在南面,埃及军队已经休整了一个星期,三个主力集团军都得到补充,恢复了作战能力。更重要的是,南部边境线基本上无险可守,如果让埃及军队取得突破,哪怕只是攻占了埃拉特港,以色列也要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结果就是,以军不得不在大批部队留在南部防线上。</p>

</p>

以当时的情况,以军根本无法增援戈兰高地。</p>

只是,以色列国防部给了巴拉姆特权,即在北方战区范围内,他可以自行征召所有适合参战的人员。</p>

对以色列来说,这是最高级别的战争动员行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