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没有妥协(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如果辅以其他手段,比如帮助美国进行战后重建为美国民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就能让美国民众相信,中国的目的不是占领美国也不是侵吞美国更不是消灭美国,而是要把他们从战争野心家的魔掌里解救出来,让美国民众免于遭到战火荼毒,或者让美国民众尽快摆脱战争的深渊。</p>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正面的积极的效果。</p>

如此一来,黄瀚林肯定不会放过战犯了。</p>

当然,如果在这个时候接受美国开出的停战条件,还存在一个法理的问题,即战败了的不是美国这个国家,而是领导美国的政f。说白了,与美国政f签署停战条约,就是承认美国政f战败了。</p>

那么,美国战败了吗</p>

显然,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也是一个容易产生误解的问题,而所产生的误解必然是负面的。</p>

如果美国没有战败,那就表明美国有可能取胜,也就有能力在下一场大战中取胜。</p>

接下来就是,既然美国没有战败,那么美国为了停战所承受的苦难,就是中国等战胜国强加在美国身的。</p>

毫无疑问,黄瀚林肯定不希望出现这样的结局。</p>

要知道,只要美国民众没有从根本认识到战败的是美国,那么中国在付出了数百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之后,取得的只是一个不完全的胜利,而且在取胜的同时,就为下一场战祸埋下了祸根。</p>

由此可见,黄瀚林肯定不会接受美国的停战请求。</p>

事实,就算卢卡斯打算牺牲自己,在战犯问题做出让步,黄瀚林也会以其他的方式回绝。</p>

说到底,黄瀚林追求的,就是让美国无条件投降。</p>

可以说,黄瀚林有极为清楚的认识,也知道以何种方式结束这场战争对中国最有利,哪怕这种方式得让战火继续燃烧得付出更大的代价得牺牲更多的官兵,为了更加长远与稳固的和平,那也值得。</p>

停战不可能,那就只有继续打下去。</p>

在去横滨参加第九次东方同盟集团首脑会议之前,黄瀚林下达了一条指示,即暂时不要让地面部队越过洛基山脉。</p>

显然,这是一道政治命令。</p>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黄瀚林限制地面部队的作战范围,主要是想在集团首脑峰会给皮诺一个合理的解释,即中国并没有打算攻占美国全境。这样,就能带出更重要的话题,即中国的目的是让美国无条件投降。</p>

地面部队不能越过洛基山脉,战略轰炸却不会停止。</p>

黄瀚林没有限制战略轰炸,等于在鼓励军队进行战略轰炸。要知道,这也是当时打击美国的主要手段。</p>

结果就是,牧浩洋让母祁铁扩大了轰炸范围。</p>

到六月底的时候,中国空军已经把轰炸机部署到了美国西海岸地区,不但利用了美国的空军基地,还修建了大量野战机场,而且大多建在港口附近,以便顺利获得弹药等物资,提高轰炸效率。</p>

六月二十二日与二十三日,轰炸范围扩大到了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整个中部地区。</p>

得益于前线机场数量增加,空军投入的轰炸机超过了八千架,而且还首次动用了由大型电动运输机改装而成的电动轰炸机。只是,当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被称为大型电动弹药运载与投掷平台。</p>

不管是谁取的这个名字,都准确表达出了这种飞机的性质与用途。</p>

说白了,大型电动弹药运载与投掷平台根本就不是作战飞机,因为这种速度慢到可以被高射炮打下来的飞机根本不适合在战场执行作战任务,只能在一些敌人的防空系统已经被彻底摧毁了的地点,执行一些根本没有技术含量的轰炸任务,比如在万米高空一口气把几百吨炸弹扔向城市与工业区。</p>

真要打击得到防空系统保护的目标或者去有敌机活动的战场,还得使用轰炸机。</p>

当然,大型电动弹药运载与投掷平台绝对是一种非常恐怖的轰炸平台,一次投下的炸弹就相当于十架轰炸机的满载投弹量。后来,中国空军实验过一种极端战术,即让大型电动弹药运载与投掷平台在国内装弹药之后,跟充电飞机伴飞,横跨太平洋,在美国空投下炸弹之后,再直接返回本土离兵工厂最近的机场,补充弹药之后,再次出发,执行跨大洋的轰炸任务。</p>

结果,这两天,美国本土遭到了开战之后,规模最大的几次战略轰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