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七章 为上位铺路(2 / 2)

不过李晓对武田胜赖的担心,亦表示理解,确实这次武田义信叛乱较之历史上,扩大了数倍,事实证明,在没有举报的前提下,连武田信玄都差一点着了武田义信的道。</p>

若是自己采取另一种途径,确实有办法提醒武田信玄,让他提早察觉,将武田义信谋反这一事件的影响,控制最小之内,但是他只是不愿意如此罢了。</p>

李晓正色解释言道:殿下,你认为若是此次谋反,义信殿下,尚未起事,就被扑灭在萌芽之中,确实危害减免到最低。但是如此义信殿下被废除嫡位,主公要重新选后继之人,执掌武田家,殿下认为自己的机会有几成呢</p>

武田胜赖想了想言道:李晓,你的意思,我明白。诹访家是本家之敌国,后才降伏本家,又是神社家,并非源氏一族。若是我继承宗家家督之位,本家上下肯定会反对的。所以父亲大人,当初让我过继诹访家的苗字时,确实毫无让我继承本家家督之想法。当时我元服时,父亲未将本家通字信字传给我的时候,我就应该早有觉悟了,可惜当时我一直自欺欺人,自己骗着自己,实际上则是缺乏接受这一事实的勇气。</p>

听武田胜赖如此说,李晓想起在川中岛时,初与武田胜赖见面时,那时候的武田胜赖就是他说的这么一个愣头青,不过这几年来他执掌大军之后,变化确实很大。</p>

顿了顿武田胜赖长叹口气言道:所以即使兄长被废除嫡位,我贸然之间也并无执掌武田家家督之资格,这一点上,甚至穴山玄蕃头大人都比我更有可能。即使即位又怎么样,本家家臣武士多是源氏出身,怎么会服我一个外姓,来执掌甲斐源氏的宗家武田,到时候,就是继承了家督,多半自身位置也坐不稳吧。</p>

李晓点了点头言道:殿下,有如此之觉悟,我十分欣慰,家名确实限制了殿下执掌本家。但是这并非不可以弥补,这与谋反不同。殿下,义信殿下此次谋反如此势大,危及主公以及本家上下之安危,若是殿下,可以在这个危难时刻平定叛乱,匡扶武田家,那么就为殿下即位加上了重重一块筹码。</p>

功劳再大,也比不上平定叛乱,稳定家族之安危,只要殿下有这份平叛大功在,穴山之流又凭什么跟殿下去争呢,之后只要殿下,再攻下西上野,如此主公也会顺理成章,将殿下确定本家家督继承者。如此将来殿下上位时,本家之中,即使有些人对殿下身份有所非议,但因为平定叛乱,攻取西上野,这两份战功和威望在,反对之声音也会大大减少。</p>

听李晓如此说,武田胜赖顿时精神为之一震,点了点头言道:李晓,你说的对。是我太过于忧心兄长这次叛乱,而对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形势,差一点不能振作。确实只要按照原先我们之安排,能够平定兄长,所发起的这一次叛乱,凭着这份大功,父亲大人肯定会将我立为本家家督继承者的。</p>

李晓听到这里,点了点头,武田胜赖能这么说,自己的这一番劝说就没有白费。</p>

如此这次义信谋反事件的影响,尽管超出历史上的范畴,给与武田家内部带来了,比历史上更大的伤害,但是却是给武田胜赖将来上位,成功铺路。</p>

毕竟眼下难关这对于武田胜赖,武田家来说,只是重重难关中之一,真正的大难关,决定家族存亡断续的,却是在十年之后的长筱合战上。</p>

到时候,如果武田胜赖能没有能力,统合武田家上下,竖立绝对的威信,让那一班家臣归心,那么这场合战的结果,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到时李晓仍只有按照原来的打算,自备小木舟,划船溜回大明。</p>

不过这一切的一切,就是在于武田胜赖能够平定武田义信谋反的前提下,否则若让武田义信谋反成功了,就什么都不用说了,一切的雄心壮志都只是一句笑话而已。</p>

次日上午,饭富乡的嘹望橹上看见,远处大股的扬尘飘起。</p>

辨认了一番对方是敌是友后,结果大失所望,饭富虎昌的援兵到了。</p>

援军兵力有五百军势之多,而看到对方的旗指物后,武田胜赖,李晓都是大惊失色。</p>

对方旗印上飘扬的,居然是是赤鸟纹。</p>

历史扭转了一百八十度,今川家竟然介入了这场武田家的萧墙之乱中。</p>

因为顾忌到对方的援军,山县昌景不可能再像昨日一样,守卫偌大个饭富乡。</p>

所以山县昌景集结了两百多人,退往了饭富乡后的一个小型的山城上。</p>

这个山城本就是饭富家前家督,担心战争爆发,在敌众我寡的前提,可以退守才修建的。</p>

山县昌景正是打算凭借着山城这样的坚固地形,进行防守。</p>

反正饭富虎昌与山县昌景一样都是饭富一族,饭富虎昌就绝不可能会为难饭富同族的,所以山县昌景果断放弃了外围防守,将所有人都集中到山城之中。</p>

饭富虎昌丝毫没有犹豫,接管了饭富乡之后,就立即催动今川家的援军,上去攻城。</p>

这一次的战事就十分激烈了。</p>

双方打的都没有留手,战场上充斥满了血腥味。</p>

更多到,地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