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甲越和与(2 / 2)

上杉谦信听闻足利义昭的使者亲至,十分惊讶。</p>

上杉谦信与前任幕府将军足利义辉关系十分好,而往昔他上洛时,亦多次出入将军御所,形同自家小院。</p>

上杉谦信本人的名讳上杉辉虎中的辉字,正是一字拜领自足利义辉。</p>

但是上杉谦信与这位新上任,未满一年新任将军足利义昭实在没有什么来往。</p>

不过上杉谦信仍对这位将军的使者表示了尊敬,以高规格的武家礼仪来接待。</p>

上杉谦信与众家臣们皆穿上最正式的狩衣,于营门之前迎接将军的使者。</p>

这位将军家使者是京都公卿出身,但对于关东管领上杉谦信,亦是不敢抬高架子,谦让一番后,向谦信越后家臣团们,宣读了足利义昭的御内书。</p>

上杉谦信与上杉家家臣听闻完毕足利义昭的御内书内容后,皆是震惊。</p>

不过上杉谦信的反应,是当场愣在原地,而他的家臣们皆是暗中舒了一口气。</p>

待送走将军使者之后,上杉谦信回身看向家臣们,手中奉着有着足利义昭亲自花押,署判文书,忍不住仰天长叹言道:看来武运在于李晓。</p>

永禄十二年,十月。</p>

上杉谦信与李晓大战于越中之时。</p>

远在京都的足利义昭,亲自下御内书,希望武田上杉两家罢兵和睦。</p>

上杉谦信接到御内书,当下无话可说,作为关东管领,又最重名分大义的他,就必须服从武家栋梁,足利将军家的号令。</p>

所以足利义昭自身出面作为仲介,为武田上杉两家说和,上杉谦信只能卖将军的面子,下令与当前武田军李晓媾和停战。</p>

闻之上杉谦信同意议和之条件。</p>

无论是上杉还是武田两军将士,皆生出绝处逢生之感,齐声欢呼。</p>

上杉谦信听闻军营之中欢呼声一片,亦只能摇头,生出遗憾之感,对他而言,就差一点,就可以击垮李晓了。</p>

同样身为武田军总大将李晓亦暗呼侥幸,不过又埋怨起,为何信玄的动作如此之慢。</p>

他之前写信给信玄的计谋正在于此。</p>

谁都知道自年初信长给足利义昭定下殿中御掟之后,足利义昭实际上已失去将军一切权力,形同信长手中的橡皮图章的作用。</p>

堂堂幕府将军,甚至不得不在书信中称呼信长本人为,御父织田弹正忠殿。</p>

所以织田信长很容易利用的足利义昭身份,可以借他的名义,向天下大名发号施令,等于过去的假天子之命以令诸侯。</p>

信长之地位就等于权臣曹操。</p>

武田与织田两家现在亦是同盟关系,织田武田眼前是各取所需,没有利益冲突,所以两家关系正是处于蜜月期。</p>

信玄就以此名义,让信长替自己搬出足利义昭这尊大神来,出面仲介,让上杉武田两家议和罢兵。</p>

而对于信长而言,这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就是拿起足利义昭的图章啪啪盖几个印的功夫而已。</p>

所以信长很容易就卖了武田信玄这个面子。</p>

而这件事情,亦出现在原先的历史上,武田信玄出兵小田原时,为避免与北条上杉两线作战,就是让信长通过足利义昭出面,为武田上杉两家说和。</p>

这一历史事件,称为甲越和与。</p>

不过眼下却为李晓提前利用,作为避免自己与上杉谦信在越中决战的挡箭牌。</p>

可以足利将军家的那使者,路上还是走得慢了一点,累得李晓与上杉谦信不得不血拼一场,两家眼下是两败俱伤,损失惨重。</p>

不过总算还是侥幸,李晓与上杉谦信的这短暂同盟协定,还是达成。</p>

上杉谦信罢兵返回越后,而李晓亦返回富山城,至于椎名家则保全了大多数领地,不过必须向武田,上杉皆表示臣属服从,向两家各献上人质。</p>

李晓放归上衫景胜,两家各自将俘虏,割取首级,进行交还。</p>

随即上杉谦信率军返回越后,只留下河田长亲为城代,驻守越中前线的鱼津城。</p>

上杉谦信此举显然亦是为将来卷土重来越中,埋下伏笔。</p>

至此这场越中大战落下帷幕。</p>

对于李晓而言,尽管付出不小代价,但是他成功地守住了越中国,在此站稳了脚跟。</p>

就在越中战事偃旗息鼓之时。</p>

永禄十二年,十月。</p>

武田信玄亲率本家两万大军,将北条家本城小田原城围困,开始攻城。</p>

第三百三十八章甲越和与</p>

第三百三十八章甲越和与,到网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