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何抉择。(2 / 2)

即便是以十万兵马,去攻高句丽五十万大军守着的平壤城,伍建章依然有着五成的把握。</p>

按理说,有五成的把握在一般喜欢冒险的将领手中那已经能打了。但是偏偏伍建章属于那种十分稳健之人,仅仅只有五成把握的情况下,他显然是不想打这一仗的。</p>

“我意暂且退兵,不知诸位以为如何?”伍建章沉吟一番之后,对着作战室内一众的副将偏将,还有自己的两个先锋官说道。</p>

伍建章毕竟是老将了,这人越老,越是谨慎,伍建章的作战风格难免就是以稳为主。所以,在这个时候伍建章选择了退兵。</p>

伍建章想要退兵,可是有人却是不想,甚至可以说,这作战室内的大多数将领都不想退兵。</p>

这个时候退兵,那他们岂不是白白打下来这丹阳城?</p>

作战室中,一时间那是各种声音,百般说辞。虽然是说什么的都有,但是大多数的人都是抱着不想撤兵的想法的。</p>

这其中,嚷嚷的最大声的,正是忠孝王伍建章的侄儿伍天锡。伍天锡乃是隋唐十三杰当中的第六条好汉,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是却没什么智谋。属于是冲锋陷阵的将才,但是却不是什么帅才。</p>

“伯父,咱们怎么能这么走呢?”</p>

“你给我三万兵马,我取平壤如同探囊取物一般。”伍天锡嚷嚷道。</p>

这一路打了过来,高句丽的这些个将官,那就没有人能是伍天锡一合之敌的。因此,伍天锡在心底里对于高句丽的这些将士有着一种轻视。</p>

当然,高句丽的将士虽然战力实在是不堪一提,但是伍天锡说领三万兵马就能取平壤城,这也是胡吹大气。</p>

三万人马攻打三十万大军守着的城池,这无疑是痴人说梦。想要打下平壤城,至少也得伍建章的这十万大军尽出。</p>

“王爷,末将愿意与二公子一同前往。”</p>

“末将愿往。”</p>

“末将愿往。”</p>

伍天锡这一站出来,一时间伍建章麾下这些个主战的将官“噗通”跪倒了一片。</p>

这个时候,实际上伍建章心里也是很纠结的。伍建章是想求稳撤兵不假,但是就这么撤了,伍建章这个心里,多多少少的有着些许的不甘心。</p>

这个时候,伍建章看了看一旁的儿子伍云召问道:“云召,这件事你怎么看?”</p>

伍云召之勇还在伍天锡之上,他是隋唐十三杰当中排行第五的好汉。而且,伍云召可不仅仅是勇,他还继承了父亲伍建章在行军打仗上的天赋,可以说是颇有谋略。</p>

伍云召思量片刻之后,说道:“爹,我也觉得咱们不能就这么撤了。虽说这个时候若是强攻平壤城有些不稳,但是却也不能说是没有一丝的把握。”</p>

“哦!”</p>

“云召,你说说看?”伍建章一听伍云召有主意,赶忙开口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