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虽然臣民众多,但内部分裂成十几个部落,互相不服气。我吐火罗国得大唐册封,自是不同的。”
吴子仪还是不能相信,咱们的正当名义再强大,国与国之间也得看实力,四百万人投靠四十万人的国家,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儿。
“康都尉啊,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没说啊?”
“某正要向陛下禀报。实际上,大夏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那里的民众和昭武九姓同气连理,都是吐火罗人。
本来昭武九姓这里,人口千万,是西域的中心。之所以现在变得这么少,是因为地处波斯和突厥人战争的中心,反复拉锯,人口流失,都跑到大夏去了。
实际上,大夏的诸部落,就是咱们这里的各个小国的臣民,跑到那里,躲避大国战争形成的。”
当初突厥人和波斯人交战,我们吐火罗人本来想全体移民大夏,躲避战争。但是大夏地处偏僻,只能耕田放牧,没有商贾之利,国大而民贫,实在不是个好地方。
最后我们的先祖决定,吐火罗人一分两半,多数人到大夏避祸,成为波斯人的藩属。留少数人在这里,与突厥占领者周旋。
留下来的都是商贾里的精英,在丝路上赚钱,其实大部分都反哺到了大夏,我们之间的联系,从未断绝。
陛下一统昭武九姓,大夏本来早就该相投。但那边的翕侯们都在观望,不知道陛下能不能在昭武九姓站住脚,能不能庇护我们吐火罗人,是不是和突厥人一样对我们课以重税。
如今半年多过去,陛下您治国有方,昭武九姓商业兴隆、人民爱戴。
而且我身为军方内部人士,对咱们的武力知之甚深。咱们无论装备、士气、战斗力,都足以庇护所有吐火罗人。
而且我们现在有了大唐的册封,吐火罗人可都对龟兹、焉耆、高昌、疏勒的同族非常羡慕呢,都愿意归到大唐的治下。
加之最近大食人频繁骚扰大夏,马上就要攻打过来的样子。
大夏人寝食不安,不愿意在那个危险、贫瘠的地方再呆,那里已经不安全了。都想迁回丰饶的昭武九姓地区,在陛下的庇护下,过上安稳、富足的日子。”
小帅和白斯文、吴子仪互相看了看,都是目瞪口呆。原来吐火罗人中间,竟然隐藏着这样一个天大的秘密。
大夏、昭武九姓竟然是一家人。他们武力孱弱,无力抗拒大国的侵略,竟然想出了留商人在昭武九姓赚钱,大批人民到大夏躲避的奇怪决策。
好在小帅坚决地在昭武九姓执行了唐律,轻徭薄赋,给了臣民极大的好处,不然哪里会有大夏来投的事情?
这就是仁政的好处啊,骆公子在这里居功至伟。要是依着吴子仪的意见,多收赋税,快速扩大武力,四处征伐,恐怕大夏人不能来投,治下的臣民倒是都要跑了。
小帅和白斯文看向骆公子的目光都不同了。骆公子去了趟长安,一副被大唐收买的样子,两人心内多有不满。如今看来,大唐的招牌真的弃不得,大唐的仁政,更是收服西域的不二法门。
吴子仪站起来,对骆公子一揖到地,“骆公子,某当初和你争执,是某短视了,这里给你赔礼了。”
康拂不知道高层关于国策还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争论,反正看他们现在的样子,倒是很团结的,这也不是自己能干预的,当下看向了小帅。
“是不是接受大夏的请求,还请陛下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