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古人也不好欺负(1 / 2)

 被穆阿维叶摆了一道,小帅异常地郁闷。</p>

战场真的是变幻无常。大月氏武器先进,装备精良,士兵训练有素,士气高昂,又有裴行俭这样的无敌名将指挥。这么多的优势,竟然还是被穆阿维叶钻了空子,勒索了一把。</p>

其实小帅被勒索的并不冤。穆阿维叶可是倭马亚王朝的开国君主,什么文武全才,英明果断,沉稳机智之类的形容词,用在穆阿维叶身上,只是一种如实描述,他是真正担得起的。</p>

单论打仗,裴行俭几乎天下无敌。但他是纯粹的军人,单纯地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而已。</p>

穆阿维叶则不然,他带兵打仗是一把好手,同时考虑事情更主要地是在战略层面。</p>

从得到了奥斯曼被捉,阿里上位的消息开始,他就已经从多角度琢磨事情,考虑的是自己的叙利亚总督府何去何从,出发的角度就不一样。</p>

单纯从军事角度来看,穆阿维叶几千里奔袭,增援奥斯曼还来晚了。</p>

一箭未放就跑了回去,还把波斯高原西部拱手奉上,马上要得手的亚美尼亚也煮熟的鸭子飞走了,可谓损失惨重。</p>

他三千里奔袭而来,士兵疲惫,若是就此撤回,难免士气低落,将士们以后可能就会置疑他的能力,离心离德。</p>

若是回程再被大月氏人一路追击,损兵折将,仓皇逃回叙利亚,他可就威风尽失,没脸再当什么哈里发了。</p>

如今他面对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大月氏军队,没有望风撤退,而是捕捉到了战机,遏制住了大月氏的粮道,可谓深得兵法之要诀。</p>

大月氏虽然武力强大,面对他的威胁,也只能奉上粮草,将他礼送回叙利亚。</p>

在强敌面前全师而退,从容而归,还占了便宜,手下士气立刻高涨。同时还叫大月氏人看到了他的厉害,以后不敢轻易起衅。</p>

政治、经济、军事手段结合,玩儿得炉火纯青。这在当前的形势下,几乎已经做到了极致。</p>

没有落地的靴子、发射架上的核弹,才是最有威慑力的。他要真的烧了伊斯法罕,回程一路烧杀,肯定会遭至大月氏人强力的报复。</p>

大月氏固然在得了波斯故地后,一时半会儿无法恢复生产,损失惨重。他也难免被打得头破血流,能不能回叙利亚都两说,可谓两败俱伤。</p>

而且果断舍弃无法维持且粮秣不足的波斯高原西部,放弃快要到手的亚美尼亚,此非明快决断之才无法下决心。</p>

高人做事,做成了,你看着也没啥了不起。</p>

但换一个人,舍不得到手的地盘,跟大月氏在波斯高原西部拉锯,搞得一片焦土,最后的结局大致是丧师失地,败退回叙利亚,哪有今天风光全师而退的局面?</p>

这就是政治家和单纯军人的区别。全师回到叙利亚,以后只要守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叙利亚山口,控制住号称“中东粮仓”的小麦产区,就可以以此为基业,建立自己的王朝。</p>

小帅两次击破大食人的军队,反而成了野心家穆阿维叶趁机独立的催化剂。</p>

小帅唯一聊以慰藉自己的,就是最终也没有和穆阿维叶结盟,让他的筹划未竟全功,还需要在叙利亚山口布下重兵,防守北部边境,这算是给四哥减轻了点儿压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