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经典战役(2 / 2)

“是公孙瓒的白马从义!……”</p>

乌桓士兵早就被这些白马从义吓破了胆子,想当年公孙瓒紧紧凭借着三千白马从义,竟然与十几万乌桓精兵相抗衡,而且乌桓人竟然没讨到半分好处,这公孙瓒的确可以称之为“将才!”</p>

尤其是他手下的这三千精兵,均是骑**明之辈,在草原上有着“恶魔之军”的称号,足足可以令乌桓人想起来都头疼。</p>

现在倒好,三千白马从义从天而降,顿时打乱了苏仆延的章程,而且,由于自己的将旗太显眼,他们竟然直接朝着自己的中军冲来,“我滴天啊!撤!快撤!”</p>

苏仆延本来就是胆小之人,如果不是丘力居从中作梗,自己岂能派兵前来征讨渔阳?本来自己这次就没打算带兵冲锋,为的就是保存实力,但现在倒好,自己竟然成了白马从义的靶子,他根本就顾不得丘力居了,立即下达了撤退的命令。</p>

见到敌人开始鸣金撤兵,趁此机会,赵云大吼一声:“弟兄们,敌军撤退了,大家随我冲,全歼敌军、活捉苏仆延!”</p>

赵云的话音一落,身后的白马从义们,立即齐声狂吼道:“活捉苏仆延!”</p>

顷刻之间,“活捉苏仆延!”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山林。</p>

见到白马从义突然而至,大批的乌桓士兵都吓得转身而逃,但是,还有的根本就辨不清方向,所以造成了近万大军堵在一起走也走不了、跑也跑不掉的情况。</p>

“放下兵器!否则杀无赦!”赵云见到眼前的道路已经被敌军堵塞住,不由心中大急,大声吼道。</p>

顿时,他身后的几百白马从义跟着立即齐声喊了起来:“放下兵器!否则杀无赦!……”</p>

乱哄哄的乌桓士兵终于都听清楚了,他们再转身看去,自己的首领早就跑得没有了踪影,于是干脆把手中的兵器一抛,各自下马,跪在了地上。</p>

“闪开!闪开!”赵云见到敌人已经投降,立即命令几名士兵回城搬兵前来收编俘虏、收缴兵器、收集他们的粮草辎重,一面留下了一千人在现场看管这些降兵。自己则率领两千白马从义呼啸着朝苏仆延撤退的方向追去。</p>

此时此刻,赵云丝毫不关注那些降兵,在他的眼中只有苏仆延一人。不过,这厮也算是戎马一生、狡猾万分,一看情况不对立刻调转马头,在亲兵的护送下飞奔而去。他这一跑,乌桓阵内彻底崩溃了,几乎全部掉头乱窜。</p>

辽东乌桓人虽然逃跑了,但赵云并不怕迷失了方向,因为一路上都是他们丢弃的盔甲、兵器,但最让赵云生气的是,这些鸟人怕死就怕死吧,可还要装什么“壮士!”经常留下几百士兵阻挡自己的追击,但是这些“断后”的乌桓士兵,一看到白马从义追来,立即下马投降,一路上由于敌军投降的数量太多,倒是阻挡了赵云的最佳追击时机。</p>

“娘滴!”赵云气得差点下令将那些投降的乌桓人全都杀死,但是,稍微一想,又改变了做法!</p>

“来人!收编俘虏!”在白马从义的监督下,那些投降的乌桓人都撕掉了他们身上的袖子,将袖子捆在自己的脖子上,由于他们的服饰都是灰色的,这样一来,就像人人都佩戴着灰色的围巾一样。</p>

“把他们的弓箭都收起来,每人一匹马、每人一天一顿饭!立即出发,追击苏仆延!”赵云命令道。</p>

“是!……”</p>

顿时,一支规模颇大的杂牌军形成了,也幸亏是白马从义的名声大,否则这一路下来,赵云身边也剩不了几个人了,现在倒好,队伍竟然像滚雪球似地,越来越大,一天下来,收编的俘虏就达到了四千人,再加上渔阳城外收编的近一万人,那苏仆延的身边最多也就剩了一万多人。</p>

“穷寇莫追!”赵云见到苏仆延已经彻底消失了,这才下令收兵,这一场下来,自己凭借着手中的三千精兵,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竟然大胜了苏仆延的三万大军,的确可以称之为是一场经典战役了!此时,赵云真的有点佩服起徐庶来了。</p>

对于投降的乌桓士兵,赵云还是非常宽厚的,一率给予粮食。但是,一天只给一份饭,为的就是让他们吃不饱而不敢造反。</p>

而且,他还“发明”了一种“连坐”的监控方法,那就是每百名降兵分成一队,凡有一人逃跑或者惹事造反的,一队人都要斩杀。命令一下,这些原本就是惊弓之鸟的降兵人人自危,再不敢兴起过河拆桥的念头。</p>

经过了这一个下午一个晚上的厮杀,再加上一个白天一个晚上的追击,赵云手下的白马从义也是筋疲力尽,于是,赵云吩咐立即回城。</p>

就这样六千大军开始缓缓朝着渔阳城而去,一路上竟然还收编了不少的乌桓逃兵。</p>

而那边,太史慈、徐庶也是大获全胜,不仅斩杀了两万多乌桓精兵,还一直追击出了二百里,收编了近万俘虏。</p>

那些可怜的乌桓俘虏已经被太史慈手下的士兵吓破了胆,他们每人腰间都绑着一个布袋,而布袋中还有血水滴滴答答地往下流,一个个都仿佛是魔鬼一般,而且人人都盯着这些俘虏,好像是要期盼着他们造反,也好上前杀敌立功似地。</p>

俘虏们看着地上那些少了鼻子的战友们,一个个都使劲地捂着自己的鼻子,生怕一不小心被幽州军给割去。</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