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动作(2 / 2)

这让李焕荣很吃惊,要知道,loen公司背后站着的,并不是lg财团,而是sk财团。

这里面很显然有着李焕荣所不知道的某种交易。

这就不是什么小事儿了,毕竟,收购loen这种企业,肯定比收购金刚娱乐部分股份的事儿,要重要的多。

当然,如果仅仅是如此的话,李焕荣也不会被李世英给急的从剧组拎回来,毕竟以李世英的能力,再加上帅哥秘书的配合,洽谈这种带着某种交易的项目,并不是多么麻烦的事儿。

可除了loen外,李世英还想收购一个idol经纪公司,完整收购的那种这里面的事儿就更加麻烦了。

一开始李焕荣还以为,李世英是想收购部分jyp的股份,但一听说完整收购,李焕荣就知道不可能是酱油瓶家,毕竟那个大猩猩才不可能把酱油瓶卖了呢,他还要留着打酱油的说。

而且这事儿吧,也不是李焕荣想当然的以为那样,是李世英自己做的决定,这次的这个收购案,里面还有天朝公司的影子。

kk集团第一次融资的时候,天朝那边的企鹅公司收购了kk集团的一部分股份,目前是kk集团的第三大股东。

而企鹅公司在韩国也有投资其他的娱乐行业,主要是跟星船在合作为了保持在韩国的利益一致化,企鹅集团希望推动这次对星船的收购,还是整体收购。

这里面的条条道道,李焕荣是琢磨不明白的,只是大概的能感觉的出来,这是一笔双赢的合作。

企鹅集团没打算在韩国掌控什么公司,获得什么话语权,一切只是为了利益。

而kk集团本身也希望扩大kk的影响力,再加上kk这两年的发展势头确实不错,所以企鹅集团推动这个事儿,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利益,也能兼顾kk集团的发展,两者一拍即合。

至于星船怎么想的嗯,这个就不在两大财阀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而且星船也不见得就不想被收购,毕竟旗下的sistar再能挣钱,idol的保质期就这么长,上层的人要考虑的从来不是旗下艺人的出路,而是自己持有的股份能不能换取更高的收益。

总之吧,两个大型收购案,李世英一个人忙不过来了,李焕荣虽然是条咸鱼,但起码这货这些年也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不抓着拿来用,还要自己一个人拼死拼活的干,凭啥哈。

就这样哈,李焕荣被李世英安排了活,别的不用他干,让他去当个代表和吉祥物,跟星船和loen对接一下,这事儿总该他这个代表理事出面哈。

所谓的对接,其实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简单是因为李焕荣只要负责带队,去对方公司拜访一下。

这活,任何一个人顶着kk代表理事的头衔去晃一圈就可以了,真正的考察工作可以由李焕荣带去的人做。

说难的,是因为李焕荣回来后需要审核手下人写的考察报告,需要对报告做出评估和分析,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跟李世英商量这很重要。

像loen这种背后有着某种交易的收购可以不用管什么评估报告,只要走个过场就可以了,但星船那边真不行。

三方寻求的都是利益,而三方虽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利益方向并不见得都是一致的,所以这次收购星船,怎么做才是对kk集团最有利,这就需要李焕荣带队考察后才能得出结论。

当然,李焕荣也可以继续当咸鱼,就过去装模作样的晃一圈,手下的报告也可以不审核就交给李世英但估计李世文先生会找自己好好谈谈的。

想想,小亚荣今年才十一岁嗯,算了,还是当哥哥的再替她辛苦个十年吧。

所以,不管是loen还是星船,李焕荣两次带队考察,都还算尽心尽责。

loen那边跟星船还不太一样,这个公司主要是音源发行商,所以需要考察的重点也是音源发行渠道。

旗下的idol们呢,这公司也就一个iu拿得上台面,另外的一个五人组女团已经扑街的快解算了,实在没啥好看的。

至于iu嘛嗯,这是一个财源,需要安抚,但并不需要李焕荣去操心,比起loen的音源发行渠道的价值来说,多少有点可有可无。

而星船这边嘛,这是一家主业idol经纪运营的公司,最重要的资产,自然是旗下idolsistar当然是旗下最优质,也最挣钱的资产,唯一可惜的是,这个女团的合约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就要到期了。

换句话说,一旦收购这个公司,首先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sistar续约的问题这个好像在李焕荣的印象中,这个女团最后是选择“解约不解散”的方式和平分手的。

好像有点亏哈。

至于这个公司即将在明年推出的那个新女团,号称天朝和韩国联手打造的女团嗯,其实也没翻起多大的浪花出来。

先前还好点,多少还在一起活动,可到了后来,直接就是天朝成员在天朝活动,韩国成员在韩国活动,说是一个整体,但基本都是各玩各的。

总感觉收购这么一个公司,有点亏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