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剑南三川 (十六)(2 / 2)

唐风 淡墨青衫 0 字 2021-07-29

“哼,不知道有心还是无意,罢了。”</p>

九妹冷哼一声,起身而去。李忱俯身弯腰,只觉鼻间一阵香风掠过,抬头一看,九妹的裙角在地上飘然而逝。</p>

他直起身来,只见宁知远似笑非笑,看向自己,心中不觉大窘。</p>

“知远不必误会……”</p>

宁知远亦是起身,向李忱道:“臣知道殿下是无意。不过适才看九妹的神情,却是欢喜大过恼怒。殿下若是有意,九妹虽然大了几岁,却是诚为佳偶。”</p>

李枕先是一惊,然后正色道:“知远,此话不可乱说。我一向敬她如姐,哪有冒犯的念头。”</p>

他神情一阵黯然,又向宁知远道:“况且,郭氏虽然与我同床异梦,妇德上却从未有亏,每想起她,我心中便很觉得愧疚。九妹不可为侍妾,难道叫我休妻么。此事决不可再提,切记。”</p>

宁知远长叹一声,倒是果真不再言说此事。两人将行程商定,他就此辞出,自去安歇。</p>

第二天天色微明,李忱带同宁知远,在数十名中护军的护卫下,巡行汉州各地。</p>

汉州虽然是成都平原的一部分,号称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其实境内仍有不少小山,虽然不是绵延千里令行人视为畏途的大山,却也是星罗密布,点缀在州域各处。与真正的江准原平相比,却又别有一番景致。</p>

风景虽好,李忱却是视若不见。他一马当先,一路奔行,直出汉州城西四十里许,方才止住马力。</p>

看着四周若隐若现的山景,李忱回转头来,向各人笑道:“这里算是汉州境内小山最多的地方,也是全汉州最穷困的地界。这里的百姓田宅多建在半山,劈山砍树,烧山垦田,在老天嘴里夺了点饭食。风调雨顺还可糊口,稍遇灾荒,那可就只有挨饿。”</p>

以前李忱若是说起这些,势必是语气沉重,此时向众人娓娓道来,竟然很是得意。</p>

“殿下,您是千金之躯,怎能爬山涉水的。不如让派史目们入内,宣扬殿下德意,也就是了。”</p>

李忱扭头一看,却原是汉州司田参军。还不待他发声,宁知远已经沉声斥道:“昏聩!你跟随殿下多日,还说这种惫懒奉迎的话。不用你再跟随,现在就罢你的官,回去!”</p>

那司田参军被他训斥的面无人色,转头去看李忱,却见他满脸的激赏,却显然不是对着自己。</p>

他先是害怕,此时却觉愤然,不觉开口道:“从五品上的官员,由中书省任命罢黜,从五品下,则由吏部。长史现下就说罢我的官,太有权了吧?”</p>

“罢你一个小小的参军,不过例行呈文,吏部有不准的道理吗?”</p>

那参军原本还想再争辩几句,却觉得李忱的眼神越来越冷。他没由的打了一个冷战,将一肚皮的话憋回肚里,向李忱慌忙行了一礼,便策马而回。</p>

眼见他绝尘而去,李忱忍不住大笑。他扬起马鞭,指着宁知远道:“真是能弄鬼!今天的事,不过是要撵一批人下去,换上下面的士子。一来他们不是咱们心腹,吏目可以收为己用,正式的官员却总有那么几分傲气;二来,也可收陇人心,还搭建咱们自己的文官班底。嘿,知远,我竟不知,你也有做狮子叫吼的时候。你事前不和我说,适才竟吓了我一跳。”</p>

宁知远淡然一笑,答道:“到也不是臣早有预谋。不过汉州的官员太不成话,自从殿下令我多与州内的世家和士子们多加交结,臣到也很认识了一些能员干吏,可以延用,不把这些他们赶下去,等着他们七十致仕么。”</p>

李忱大赞道:“此事知远做的很是妥当,我很喜欢。”</p>

两人一边商讨汉州官员的升黜,一面直往道旁的村落深处行去。开始时,路道还算平坦,满眼看去,村落的房屋和树木稀稀落落遍于一小块一小块的平源之上,越往内里,道路越发崎岖,村落亦是半天方见一个,李忱的护军眼见两旁的道路越发的险窄,奔马驰过,不住有尘土石块落向两边的山沟。各人心里都是大急,不知道光王放着平坝子的里正不巡,偏往这小山沟里跑。</p>

正惶恐间,却见前头的李忱突然住马,指着前方一个山头一个怪模怪样的物什,向叶知远道:“知远,你看!”(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