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御驾亲征 2(2 / 2)

大明孤狼 流浪诗人 3330 字 2019-09-07

江成志挥挥手,呵呵一笑,道:“于大人也无须介怀,其实今天我是奉王爷的命令过来找大人您的,王爷请大人去将军府一叙,王爷有事情和于大人商议!”

说完之后,江成志嘿嘿一笑,然后靠近于谦了,带着一丝神秘,低声道:“于大人,想必实在为皇上御驾亲征的事情烦心吧?”

“什么?”

于谦不由的一惊,有些诧异的看着江成志,这英宗打算御驾亲征的事情那金额刚刚在朝廷上发生的,到目前为止时间也不过才半个时辰,这江成志就知道了,那速度也太快了些吧。

见江成志脸上露出了一丝诧异的神色,江成志微微一笑,接着道:“其实王爷对于皇上亲征早就知道了,这次叫大人过去,不过是想和大人商

在皇上离开这段日子朝中的事情罢了。不知道大人知道?”

就算是于谦,这时也忍不住好奇起来,不由得想起了前段时间这三王爷一直再说这瓦刺要进攻大明,而更有甚者在前段时间江狼部队神秘的消失,而现在听江成志这么说,仿佛这一切都在三王爷的掌握之中一样

心中一转,于谦立即微微鞠躬道:“那有请江大人带路了。”

江成志微微一笑,这情景早就在他预料之中,当下拍拍手,一辆马车立即追了上来,然后带着于谦,朝江狼的将军府驶去。

没有花多少的时间,二人就抵达了将军府,跟在江成志的后面,于谦来到了后院,在一棵大树的下面,三王爷正坐在书前,他的手里还拿着一本书,正聚精会神的看着。

“王爷!”

江成志先行了一个礼,然后恭敬道:“于大人来了!”

“嗯!”

三王爷点点头,把书倒扣在了书桌上,然后才道:“于大人,请坐!”

于谦立即行礼,恭恭敬敬道:“写王爷!”而趁着这当头,他不由的瞟了一眼三王爷看的书,书名是《三国志》。

这本书于谦也知道,作者是西晋的陈寿,不过对于三王爷看这本书多少有些奇怪。

于谦的表情三王爷都看在眼里,当下也不点破,而是问道:“不知道于大人看过这本书没有?”

“闲来无事也曾经看过!”

于谦当下也隐瞒,道:“不过仅仅看了一部分,却也没有看完!”

“哦?”

三王爷脸上露出了一丝兴奋的神色,道:“不知于大人看得是那一本?”

于谦立即道:“《魏书》。”

然后看看三王爷放在桌子上的那本,道:“要事下官没有看错的花,王爷看的这本便是《魏书》吧,在下很奇怪,为什么王爷会看这一本?”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

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事纬,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陈寿这样处理,是附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三国志》总起来说记事比较简略,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陈寿是三国时人,蜀国灭亡时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和修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魏、蜀、吴三书比较来看,《蜀书》仅得十五卷,较魏、吴两书更简。这大概是魏、吴两国的史料多于蜀的原故。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陈寿费了很大气力,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十五卷之数。《蜀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的事迹,记载都十分简略,可见蜀汉的史料是相当缺乏的。另外,因为政治上的原因,陈寿也可能舍弃了一些材料,如牵涉到司马懿的一些不光彩的事,不便写,只好舍弃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