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改变(2 / 2)

大明孤狼 流浪诗人 3087 字 2019-09-07

新的政策鼓励农耕,不少荒山都被开辟出了当土地,不过开垦得得到了官府的认可,这环境问题还是不能乱来。由于百姓的耕作积极性的提高,第一年,由于减少了赋税,所以百姓的家里渐渐有了些余粮,而第二年,有了第一年的经验,所以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虽说还算不上富裕,但是百姓要保证自己的肚子不挨饿已经并不算得上太难的事情,而且对于那些贫穷的地方,赋税更低,按照江狼的话,大明百姓人人有白米饭吃。

同时,江狼也没有忘记用自己原来记忆里面的知识,专门派人去了美洲等地方,因为在后来的玉米,红薯,土豆等等,都是因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然后才陆陆续续被引到其余的国家,而江狼排船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抢哥伦布后世的功劳,而是希望引进这些农作物来解决大明百姓的粮食作物。

而派出去的舰队也没有辜负江狼的厚望,用带去的丝绸,瓷器等等东西,换回来了大量的玉米,土豆还有红薯,毕竟在当地,这些都是些普遍的东西,而来自遥远东方的瓷器,丝绸则是非常奢侈,或者叫非常精美的东西,这种交易对于他们而言完全算得上非常的合算。

在出发的时候江狼就给他们说了这次他们的目的的重要性,因此他们还专门请教了当地人如此保存这些东西,干的玉米倒没有什么关系,只要没有水便可以长期保存,唯一麻烦点的就是土豆和红薯,有了大明的丝绸和精美的瓷器,当地人对于这些东方客人也非常的热情,虽然言语不通,不过还是通过打手势等等方式告诉了他们如此种植这些农作物,同时也请他们品尝了这些东西做成的点心和食物。

在几个月之后,舰队回到了大明,带回了接近十多船的玉米,土豆和红薯,而在朝廷的那些大臣们亲口品尝了这些做成的食物之后,这些农作物推广的唯一阻碍也被没有了,于是在京城附近还是推广土豆,玉米,而红薯则在南方开始推广,而种植的地方主要为了旱地,毕竟水田必须保证稻谷和小麦的种植。

为了打消百姓的疑虑,凡是种植这些农作物的百姓都免去了当年的赋税,同时承诺到时候回收所有的农作物,毕竟对于这些新品种的农作物没有多人敢冒险。第一年丰收之后,朝廷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收回了大部分的玉米,土豆,然后在其余地方开始推广,红薯也是一样。而对于这三种东西,百姓也慢慢有了认识,不但能吃,而且产量也不低,煮饭的时候加些,不但可以节约米,而且饭也更加的可口。这一传十,十传百,在加上朝廷的免赋税的政策。种植的面积顿时开始增加,而朝廷见此,在第三年也取消了种这三种农作物免赋税的政策,不过百姓并不为之反感,现在农业上的赋税已经很低了。

对于商人,朝廷大力的鼓励经商,两年的时间,大明的商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赋税的降低,商人们也情愿把生意做大做强,带来的好处自然是国家税收的增加,除此之外,这对外贸易的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大明赚回来大笔的银子,同时也刺激了国内作坊的生产,虽然仅仅是非常短暂的两年,但是对于商人而言,则是翻天覆地的两年。

而军队,国家有钱了,军饷也增加了,而且在军队里面表现好了,家里还可以免赋税,于是这些士兵一个个都苦练。

对于整个大明而言,现在正在逐渐走上一条富国强兵的道路。

远在高丽的江狼,现在也正在接见小泉和松下库代子,两年之后,随着他们的到来,江狼当初的计划也慢慢的浮现出来,富强的大明是苏醒的野兽,自然也会开始扩张自己的领地,而倭寇无疑是第一个目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