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的根在哪里(2 / 2)

王牌大间谍 过街鼠 4175 字 2019-09-16

之所以在所经过的寺院,没有多做停留,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历史不够久远。最长的也不过1500年,与自己索要搜寻的源头,时间跨度上,相差太远。

自己所要找寻的东西,不可能在它们那里出现。

徐福并不能确定,自己具体要找什么,如果非要给寻找的目标,加一个定义,那,应该是一种感应,一种冥冥中,飘忽不定而又确实存在的相互呼应。.

在卡若遗址,心灵深处的感应,只是被轻轻触动了一下,而后又消失了。这里不是自己要来的地方。

继续前行。

一路走走停停,不觉一个多月过去。徐福和郭纯,带着阿央,横穿了整个x藏,几乎所有的寺庙,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最著名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雍仲拉康、扎什伦布寺等,都一一参谒。然而,依然一无所获,徐福没有找着,自己想要的东西。

它会在哪呢?

不对,不对,错了,错了,是自己错了。

自己真的错的很远!

一直以为,龙吸功和藏传佛教有关,因此,自己不加思索的将注意力放在这一座座寺院上,却从没有想过,这些寺院的兴建年代基本上都处于藏传佛教兴盛时期,和自己龙吸功的发源,中间有很长的时间断代!

当历史跨入公元七世纪的时候,它强大的车轮在青藏高原上辗轧出了两个杰出的印记:一是吐蕃王朝的突起;一是来自异域他邦的佛教开始植根在了雪域。.

其实,雪域在更早的时候,就有佛教传播的痕迹。

相传公元四世纪吐蕃拉妥妥日聂赞时佛经就已传到x藏,但当时藏族没有文字,没有人懂得其意,也只好把佛经供了起来。

佛教大规模传入却是从松赞干布提倡佛教开始的。

当时的吐蕃王朝,它的国家体制事实上还处在各部落的联盟阶段。.

王朝内部不仅权力分散,而且秉教巫师还常常假借神的旨意控制王室,左右朝政。

在这种情况下,怀有雄才大略的松赞干布在建国之初,便将目光转向了中原和邻邦,选择佛教作为巩固国家集权,统一大业的思想基础。

首先,藏王松赞干布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而后又与唐王室联姻,迎娶了文成公主。等信佛教的两位公主进藏时,分别携来一尊释迦牟尼的八岁等身像和一尊释迦牟尼的十二岁等身像以及大量的经卷。

为了供奉诸圣像,便于人民修福礼拜,尼泊尔公主修建了大昭寺,唐文成公主建筑了小昭寺。.

当时松赞干布在信仰上采取兼容佛秉的政策,同时大力引进先进文化。他曾派在大臣吞米桑布扎等十六人去印度学习梵文及佛法。吞米桑布扎返回后,创制了藏文,翻译大批梵文经典,输入印度佛法。这是佛教在雪域传播的开始。

公元八世纪时,藏王赤松德赞与他的曾祖父松赞干布一样,积极倡导佛教,以保障权力的集中。

赤松德赞与主张佛教的大臣秘密策划,清除了“禁佛”运动的主谋者,并迎请长安汉僧和大乘佛教显宗的著名大师——静命(寂护)到吐蕃传教,静命大师到藏后,在龙塘宫中安居四月,为藏王等传经讲法。

就在此时,瘟疫突然流行。

不信佛教的人认为是弘扬佛教之过,请藏王停止弘法,民间喧扰不断。藏王问请静命大师。静命说须请佛教密宗莲花生大师来才能止息灾害,他自己也就暂回印度去了。

藏王又派人去印度迎请莲花生大师。

莲花生到吐蕃后,发现以深奥的文字为教义的佛教显宗,在当时的雪域尚无发展条件。

于是采取依附当地本土宗教——秉教的方法,开始传播容易被具有秉教文化传统的藏族民众所接受的,带有强烈神秘色彩和原始气息的佛教密宗。莲花生大师把秉教众神祗,都收归为佛教的护法神,当广大藏族群众对在佛教寺庙中的秉教神祗不再感到陌生时,当他们看到佛教的仪式中,已宽容地揉进了一些秉教仪式的内容时,佛教便在秉教神祗的护法下,传入了吐蕃。

这就是说,佛教入藏,最早也是公元四世纪的事。

而徐福东渡之前,龙吸功就已经存在。徐福东渡,也是公元前200多年的事。

自己所要追寻的源头,应该比这更久远!

原来一个多月的白忙活,皆是因为自己当初的方向性选择错误!!徐福不只是该喜还是该哭……

<div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六九中文急速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