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一战定乾坤(2 / 2)

王牌大间谍 过街鼠 6466 字 2019-09-16

但是,来自这个方向的巴基斯坦军队,除了组织必要的救援行动外,并没有什么异动。.他们的几次进攻,全部被印度军队粉碎了。

看来,这一次,被围困在巴尼伯德城里的巴基斯坦士兵,这一次,真的成了瓮中之鳖了。

巴尼伯德城内的巴基斯坦军队,苦苦支撑着。上司的命令,只是让他们坚守,至于坚守到什么时候,没有人告诉他们。

也许,这是一场毫无意义的坚守。有些中低层官兵,开始产生了动摇。只有负责指挥的巴基斯坦守军的最高指挥官,心中还在坚守着一个信念:有他在,无论是什么时候,都会有奇迹发生。

巴基斯坦方面军司令部内,徐福已经在这里呆了整整两个日夜。他一直关注着整个战场的每一个变化。印度人,为了阻止卢迪亚那方向的巴基斯坦军队的救援行动,已经开始向进攻的巴基斯坦军队的侧翼移动了。

看来,印度人的胃口不小啊。他们也想把巴尼伯德城里的巴基斯坦守军,作为诱饵,通过运动战,对整个巴基斯坦军队,实施大包围,并围而歼之。可惜,他们的胃口不小,但是消化能力实在是太差了。他们也不怕自己被撑坏了!

印度人动了。我也该出手了。徐福迅速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并通过阿里汉.桑兰将军,一一将命令下达出去。.随着一条条指令的下达。徐福的战略意图,一下子清晰的展现在阿里汉.桑兰将军面前。

阿里汉.桑兰将军惊呆了。他不得不叹服,也只有徐福这样说我战术奇才,才能完成如此宏大的战略布局!也只有他这样的大胃口的家伙,才能有这样的勇气,一下子将印度人的几十万军队,一口气收入囊中!!

相比于一城一地的得失,战术大师们,更看重的是大场面的战术布局。完整而慎密的战术布局。

阿里汉.桑兰将军一直以来,认为和徐福相处的这一段时间里,已经学到了徐福战争指挥艺术的十之八九,今天看来,还早着呢!原来,自己只是站在了战术大师的家门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登堂入室!

行动吧,我的巴基斯坦军队中的好儿男们。能在这样的军事大家的指挥下,由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那是你们的福气,也是整个巴基斯坦国民的运气!!

就在印度军队,还在对卢迪亚那地区的巴基斯坦军队,实施反包围时。他们的后院,起火了。

一夜之间,罗塔克、密特拉、和德里三个城市的印度守军,同时受到了巴基斯坦军队的攻击。.在一轮空中打击之后。数万人的巴基斯坦军队,仿佛是从地底下冒出来一样,对三个城市,发动了地面攻击。

在巴基斯坦空降部队,在对三个城市的重要的军事和民用目标,实施突降,完成占领之后。随即跟进的巴基斯坦部队,在一天一夜之间,对驻守在三个城市的印度守军,实施了毁灭性地面打击。

驻守在密特拉的两个印度国防师,罗塔克的一个国防师以及一个国民警备师,遭到了巴基斯坦攻城部队的围歼。巴基斯坦部队,之所以如此迅速的实施并达到自己的战略意图,一方面,是由于前线为了加强进攻力量,抽调了绝大多数的守城部队,兵力不足。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巴基斯坦进攻部队实施进攻的突然性,隐蔽性和超强的打击能力。

三个城市中,唯一没有被第一时间拿下的,就剩下德里了。

就在德里守军苦苦支撑,等候来自新德里方向的印度军队的支援时,猛烈攻击了一天一夜的巴基斯坦部队,突然在一阵猛烈地炮火急袭之后,消失了踪影。

惊魂未定的印度士兵,根本无暇顾及,这支神出鬼没的部队,又跑到哪里去了。.能捡回一条小命,就已经是印度诸神的佑护了。

随着密特拉和罗塔克的同时失守。整个战场态势,瞬间发生了逆转。被切断了后路和供给线的几十万印度军队,顷刻之间,发现自己,居然陷入了巴基斯坦人更大的一个包围圈之内。

就在这一万分紧急的时刻。印度军部做出了一个相对正确的决策,立即命令对卢迪亚那地区,实施进攻的印度军队的两翼,调转方向,向密特拉和罗塔克两个方向,实施反突击。并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夺回这两个战略要地,哪怕只能夺回一个也行。

夺回一个,就等于说夺回了一条逃生的通道!!

徐福看到印度人的行动方式,有些不解?他不明白,为什么印度人不将两翼部队合二为一,选择密特拉或者罗塔克的任意一个方向,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利用自己的绝对优势兵力,杀开一条血路,确保整个印度被围部队的安全。

如果说,他们担心进攻其中的一方,会受到来自另外城市的攻击的话,印度人派驻德里的守军,完全可以充当阻击者的角色,把密特拉和罗塔克两个城市的巴基斯坦部队之间的联系,就此掐断。.

他们是不是担心,那支攻击德里的部队,会再对他们袒露的腹部,再来上一刀?

其实,即便是这支部队能够拿下德里,并且对新德里构成威胁,那又能怎样。试想一下,一个隐蔽出击的部队,能有多少兵力。即便是这支部队能够对新德里构成威胁,甚至是侥幸拿下新德里,他们能够守得住吗?只要印度军队,突破巴基斯坦军队的合围,即便是巴基斯坦军队,攻陷了新德里,也只能是昙花一现的短暂的占领。对于整个战局,没有丝毫的意义。

看来,印度人,还是太要面子了。他们不会轻易的把德里和新德里的部队拉出去,配合突围的部队,杀出一条逃生之路。

印度人可以犯错,自己却不能。徐福对整个军队的部署,再次进行了调整。他将自己手中的唯一一只机动部队,派往了密特拉和罗塔克。他知道,只要这两个方向的巴基斯坦阻击部队,能够坚持到十天以上,甚至是要不了十天,自己的后手,将会将所有的被围困的印度军队,实施毁灭性打击。

阿里汉.桑兰将军已经开始按照徐福的意思,向伊斯兰堡方面,请求支援了。说实话,徐福手里的部队,确实人数有限,难以一口吃掉这整整一锅的夹生饭。他需要支援。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这也是徐福第一次向伊斯兰堡提出增兵的要求。

巴基斯坦北方方面军,从徐福接手时的四十多万,经过几次大的战役之后,已经不足这个数了。巴基斯坦国内的兵员补充,难以跟上战场变化的节奏。

这是一场印度人输不起的决战。同样,巴基斯坦人也输不起。

从战争开始到现在,印度军队,已经损失了接近五十万。如果加上被围困的接近六十万的精锐部队,整个印度方面,也将面临无兵可用的境地。毕竟,印度人的军队总兵力,也就是一百三十多万人,加上后来零时扩充的五十多万,分散防守的各个战略要地,能够分拨出来的军队,没有多少了。

伊斯兰堡方面,当然知道这场战略决战的重要性。在阿里汉.桑兰将军将军发出请求的第一时间,他们就从自己手中的战略预备队,抽调了七万人,调拨给了阿里汉.桑兰将军。现在困扰他们的唯一问题,就是如何完成这支部队的运输问题。在这种关键时刻,他们很自然的将目光,投向了北方那个伟大的邻国。

当一架架涂装了巴基斯坦军方徽标的大型运输机,降落到巴基斯坦各个军用机场时。巴基斯坦人感动得几乎哭了。那个兄长一样的北方大国,居然把自己最新研制的大型运输机,以最低的出厂价格,卖给了他们。而且是采用无息贷款的方式,卖给他们的。他们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延长他们在瓜达尔港的租用年限。

对于老大哥的要求,巴基斯坦人很是理解,老大哥太需要一个永久性的出海口,维护他们的海洋权益了。伊斯兰堡在第一时间,答应了老大哥的请求。

当第一架满载着士兵和武器装备的巴基斯坦后续部队,降落到在印度国土上临时修建的几个军用机场后,徐福感觉到自己已经感触到,胜利果实那诱人的芳香!

什么是战略决战,那就是一战定乾坤!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六九中文地址:\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