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同的骑兵(2 / 2)

一八六一 玉葬沉烟 0 字 2021-10-04

李潜龙提起黄浦军校的学习生涯,脸上泛起一种悦然的笑,很显对他来说,那是一段美好的回忆。</p>

“当时五千蒙古骑兵以迅雷之势向英法联军发起正面冲击,但几分钟之内便被英法军的密集火力击溃,他们以死伤不足百人的代价便轻松的全歼了蒙古骑兵。而死伤的那些人,还是清军拼死迫近英法军阵,乱放弓箭所射死的。班奈特先生当时总结说,这一战揭开了骑兵退出军事舞台的序幕,但他同时也说了,在人类还没能发明机器驱动的陆上运工具时,骑兵的冲击能力尽管受到热武器的绝对压制,但它的机动能力却仍然十分重要,而我们的枪骑兵师,正是根据他的这一理论才组建。”</p>

李潜龙能在这样大战在即之时洋洋洒洒讲这一番理论,可见其对此战已是志在必胜。</p>

毕清正虽没上过军校,但骑兵师的训练却是完全在洋教习的指导下进行的,他听李潜龙此言,猛然间想起了训练时的各种战法,顿时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咱们跟蒙古骑兵的最大区别,便是那些野蛮人拿着的是刀枪,而咱们却是拿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步枪。”</p>

李潜龙得意一笑:“这一战,就让世人见识一下咱们枪骑兵师的厉害吧。”</p>

战鼓擂动,五百多米外,太平军停止了前进,做出了射击的姿势,很显然,他们相当然的认为对面的骑兵将要发起传统的冲锋。</p>

李潜龙号令发出,一团两个营的人马由左翼出,向敌军右翼迂迥,二团两个营人马向敌军右翼迂迥。骑兵师自归德府之战后,尚有一个团的人马在赶来途中,故而李潜龙本部只有两个营的兵力。</p>

骑兵迂迥到侧翼进攻,也算是一种传统的作战方式。对面这一万多太平军乃是蔡元隆东进军团的先锋,指挥官是参加过天京之战的胜王黄天佑,经验丰富的他,立刻命令左右两翼变阵,护住侧翼。与此同时,前军三千人马继续向明军阵地逼近。</p>

“撤退。”在这样一个两军交锋的关键时刻,李潜龙竟然不可思议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p>

戏文中讲三国之时,常有什么大军后撤,敌军中计追击,两翼伏兵出,大军再回头反击。但实际上,在战争中,不到万不得已,任何主帅都不敢轻易的做出这样危险的决定。</p>

军队打仗为何要摆阵,所仗的无非一个“势”字,大军稍一后撤,小兵们哪里有心思体会主将的用意,多半立时就慌了神。敌军追杀而来,士兵们只顾得逃,主帅想激励他们回头反击,岂又是一件易事。</p>

冷兵器的战争是如此,热武器战争同样如此,撤退的命令一下,两千骑兵掉转而头,争先恐后的便往后退去。</p>

黄天佑见明军乱了阵形,当机立断,前军发起冲锋,三千多手持洋枪的太平军如潮水般冲出。</p>

然而,明军并未如黄天佑料想的那样一路溃散,追出了七百多米后,两千明军纷纷下马,竟是钻入了早先就已挖好的一条战壕中。</p>

冲过了头的太平军立刻陷入了明军的枪林弹雨中,而面对有战壕掩护的敌军,尽管太平军装备了性能不输于明军的洋枪,但却无法发挥其威力。</p>

而在这时,徘徊于两翼已久的明军游击骑兵也发起了冲击,而当数千明军以较少的伤亡冲入双方火力射程之时,令太平军惊骇的事又发生了。明军纷纷跃下马来,由骑兵变成步兵,他们匍匐于地,成分散队伍,借着战马的掩护,四面八方的向太平军迫近。</p>

原以为是一场以逸待劳的阻击战,到现在却变成了一场在旷野上的对射,尽管太平军在人数上战优势,但在明军新式战法之下,却是破绽百出,双方的死伤比很快超过了一比五之多。</p>

在这样莫名其妙的陷入了劣势的情况下,黄天佑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先冲垮兵力薄弱的明军正面阵地。于是三千本部精兵也杀向了明军阵地,五千多英勇的战士,奋不顾射的冲向敌人的壕沟防线。</p>

而这些持洋枪的太平军冲击自然不是清军的大刀长矛冲锋所能比拟,五千条枪,每人开一枪也足以压得明军抬不起头来。</p>

似乎,胜利在望了。</p>

便在这时,三台笨重的铁家伙被明军抬了出来,李潜龙嘴角露出了一丝狰狞的笑,他一把推开了旁边的士兵,亲手站在了一台铁家伙之后:“**的发匪,尝一尝爷爷我机枪的厉害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p>

首发</p>

(全本小说网 )</p>